APP下载

农村小学校长管理策略分析

2020-06-01黄宁

教育界·A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校长管理策略农村小学

黄宁

【摘要】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点板块,在中国教育不断发展的当下,农村学校的管理人才选拔愈发受到外界的重视。农村小学因受环境的限制,规模较小,发展有限。因此,若要寻求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学校校长必须担当重责,必须有判断教育发展方向的能力,拥有主动决策权,以及有推进学校发展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校长;管理策略;农村小学

一、引言

教育一直是人们议论不断的话题,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人们开始追求高质量的教育。但因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发展始终较为缓慢。作为国家教育的重点改革对象,农村教育的发展不仅与师资力量有关,而且与校长的管理策略有关。校长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中枢力量,本文将依据农村小学的现状,探究农村小学校长可实行的管理策略。

二、做好农村小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1.排除危险,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国民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更要关注学生本身的成长,教育始终要“以学生为本”。学校、学生周边暗藏着许多不可预知的危险:曾经有学校因管理上的疏忽,使得外来人员进校伤害到孩子们的安全;也有学校在自然灾害到来时发生严重的学生踩踏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最根本原因,都源于校长或学校在管理方面出现漏洞。尤其是在农村和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校长只有带头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将管理理论落实到实际才能有效保护学生,只有不懈怠、高效地进行管理,才能让学生更加茁壮地成长。

2.突破限制,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事业在中国教育事业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想要使农村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必须要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在地理位置、师资力量、学习资源等方面,农村往往比不上城市。因此,农村学校的校长必须要做好团队的管理工作,提出可行的管理方案,让整个学校一条心,随时根据新的农村教育方案来改善自己的管理策略。只有做好了学校管理,才能在之后的教育教学中取得突破,实现更稳定、更长远的发展。

3.吸引师资,组建教育中的专业团队

常言道:“跟着怎样的人就决定着你走怎样的路。”校长不仅要具有专业的业务素养与良好的工作作风,而且要以身作则,引领整个队伍的发展。教师会选择好的学校,一方面看学校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看学校整体的发展进程。而优秀的学校必须具备优秀的管理方式。因此,农村小学若能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必然会吸引优秀的教师。只有做好了人才管理与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才能井然有序地运转,教育教学才能稳步发展;只有在做好了管理的基础之上,学校团队才能万众一心,共同创新,组建专业教育团队。

三、农村小学校长在管理方面面临的现状

1.管理人员不足

农村地区大多地处偏僻位置,大多数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都不愿前往农村学校,导致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较弱。在学校管理方面,面临人员缺少等众多情况。比如农村学校会出现在教育教学、行政工作、安保、保洁等众多方面无人可以安排的情况。在人才储备上,农村学校也面临一定的压力,比如招進来的行政人员或教学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在管理方面无法胜任,导致学校整体的工作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学校内部的不稳定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2.管理思想太过迂腐

时代在进步,教育事业在不断地发展,校长的管理理念也必须随之改变。在当下的许多农村小学中,许多校长仍旧坚持着以往保守的管理理念,这样的管理方法在当今不仅费时费力,更无效率可言。只有真正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断接纳与吸收新时代下的新型管理理念,才能让学校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缺少与下级的沟通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领路人,但学校管理要求学校校长、教师和其他岗位人员都要参与。在一些学校,校长独断专行,不愿聆听和接纳下级提出的建议,在学校管理上往往只按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这样不仅导致团队一盘散沙,使教师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反而会使学校管理上下分层,人人遇事而不敢言。因此,校长要善于和下级沟通,认真聆听下级的建议,让整个学校团队一条心。

四、农村小学校长的高效管理策略探究

1.学习专业技能,以身作则

作为学校的最大管理者,校长不仅要拥有最丰富的管理理论或管理经验,而且要有可付诸实践的管理技能。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整个国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农村小学校长的聘任要求必定十分严苛。作为农村小学校长,应当不断地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认清教育形势,不断丰富自身的管理理论,提升自我素养,更要在教学中与所有教学教师一起,将学校的教育工作做到完美。

(1)自身素养的提升。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校长,要有较高的工作技能,更要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风范。作为农村小学教育的先行者,校长必须有高尚的人格品性、良好的道德修养,规范谨慎的言行举止,能给予学生关爱,也能尊重和理解下级教师和学校员工。校长更要有洞察时机、不断创新的能力,懂得如何审视并解决学校各项问题,这样才能带领整个学校团体前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专业管理与教学技能。校长担任着施行学校管理方案的责任,因此校长的管理经验与管理理念都对学校发展影响颇深。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校长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管理理念,借鉴优秀的学校管理方法,在不断地学习和领悟中,依据自身学校的特点将管理方案付诸实践。其次,校长应参与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起到带头作用,给予员工前行的动力。校长只有真正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才能与教师联结起来,齐心协力完成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2.贯彻落实相关教育部门的思想与指示

教育部门会依据国家经济与教育的新形势,制定现代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目标等重大工作内容。作为农村地区小学校长,更应深入学习教育部门的重要指示。例如,在国家教育部门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校长就应及时做好学校工作调整,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在国家教育部门发出提升教育质量指示后,校长更应将提升教育质量落实到学校工作中,从教师教学入手,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探索高质量的教学方法。

3.体恤下级,做好日常教学管理

虽然校长是学校管理的决策者,但学校管理的落实要靠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只有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让农村教职人员体会到温暖,教职员工才会与校长一条心,为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而共同努力。

(1)注重对下级的教学管理。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学校管理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学管理是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完成的。因此,校长应该把日常的教学管理作为重点内容。

对于教学工作,学校要规范教学秩序,并要求教师严格遵守;对于校规,要做到详细公告,并公平公正地执行;对于教学程序,要依据相关教育部门的教育方针以及学校的实际教育条件,在保障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管理,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

(2)尊重下级,做好鼓励与支持工作。要想做好学校的师资建设,校长就必须尊重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要给予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锻炼机会,多多聆听他们的想法,出错时不要一味地指责,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不足,在工作上予以鼓励与肯定;对于年长的教师,更应注重他们对新的教育理念的吸收,在尊重个人教学风格的基础上支持创新。

4.落实学校内部的奖惩制度

在农村学校,校长要完善学校内部的奖惩制度,有功者要给予奖励、表扬,有过者要公正公开地给予相应的处罚。惩罚制度是约束教师个人行为的一种有效方法,惩罚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规范个人行为,让教师更有自觉性與自律性;奖励制度则是一种激励,能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创新。

5.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农村学校具有地方特色,因此农村学校的管理应符合地方教育的发展特点。在管理制度上,要不断地推进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推陈出新,有意识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在教育管理体制漏洞处及时加以修补,发扬管理体制的闪光点,这样才能建立完整规范的教学管理体系,让农村学校得到全面发展。

6.知人善用,组建专业管理团队

学校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最终的办学成果。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做好学校教学管理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校长必须不断招揽人才,对师资队伍结构进行不断优化,知人善用,挖掘每一位教职人员的长处,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五、结语

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头人、管理者与事务决策者,校长的领导与管理从根本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走向。虽然农村小学受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教育发展较为缓慢,但农村小学校长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恪尽职守,始终以学生为本,不断优化教育教学,必能影响和带领着教师做好工作,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志敏.浅谈农村小学教学管理 [J].小学教学参考,2014(18):85.

[2] 王怀逾,崔慧.农村小学校长的管理策略 [J].宁夏教育,2017(09):26-27.

猜你喜欢

小学校长管理策略农村小学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小学校长4年与学生击掌16万次
优化小学校长德育工作的方式研究
乡镇小学校长管理策略浅析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