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一点也不难
2020-06-01刘墉
刘墉
今天给你上中文课时,我指着窗前的芭蕉树,叫你以“芭蕉”为题,做个“短讲”。
你说了几句就停住,说“想不出什么好说的”,使我觉得有必要教教你说话和作文的“思想方法与重點”。
这方法不是由我发明,而是我在做电视记者时学到的,也就是掌握“人地事时物”的重点。 好比今天《芭蕉》这个题目:
“人”是你和爸爸。“地”是窗前。“事”是种芭蕉。“时”是种的时间和不同的季节。“物”是芭蕉。
于是,你可以说:
今年春天,爸爸在窗前种了一棵芭蕉,没几个月,就长得高过了窗子。大大的芭蕉叶,逆光看去,绿得像是翠玉。下雨的时候,雨水打在叶子上,滴滴答答,那节奏真美得像音乐。但是秋天,才冷几天,芭蕉的叶子就变黄,先是黄得艳,接着则成了焦黑的颜色。爸爸说“一叶生,一叶焦”,因为那枯了的叶子像烧焦的,所以称为“蕉”。
我说芭蕉枯了怎么办呢,眼看这芭蕉就要死了。爸爸则指着树根说:“别操心!你瞧,这下面不是已经有小苗长出来了吗?老的还没走,小的已经出生了,这芭蕉就像人哪……”
回头看看这篇“短讲”,不是把“人地事时物”全放进去了吗?再加上色彩和声音,画面就一下子生动起来。
再让我们以“大雁”为对象,把“人地事时物”和“声音”放进去,做个短文——
“人”是我。“地”是湖上。“事”是大雁来了。“时”是季节的变化。“物”是大雁。
你几乎只要按照顺序,就能组合出一句话——
我看到湖上飞来许多大雁,就知道冬天要来了。
如果再加上一些想象和色彩,则能变得更丰富——
夜里,我听见窗外传来嘎嘎嘎嘎的叫声。早上推开窗,发现原先空空荡荡的湖面,一下子多了许多大雁。它们都是脸颊上有一块黑的加拿大雁,春天的时候飞到北方繁殖;夏天过去,小雁长大了,天也变寒冷了,就一起再飞往南方过冬。
这里的湖,是它们过境的地方,只会待上两三个礼拜,它们就要再一次远行。所以,每年我只要看到湖面上有大雁来来去去,就知道春天来了,或是秋天到了……
不是简简单单,无论你用写的、用说的,都能引人入胜吗?
为什么?因为首先你没有忽略“人地事时物”,又用大雁的叫声、振翅、滑翔、波光和晚霞,使画面变得生动。 所以写文章不难,人家叫你即席致辞也不难,只要你依照那个路线思考下去,就能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