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虚为实返实为虚
2020-06-01陈德兵
陈德兵
上一期,我们着重谈了诗歌学习中的“化虚为实”,这一期我们接着谈一谈“返实为虚”。
我在《童年的水墨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水墨画的特点,给他们讲了一个收藏家买画的故事(故事见《小学语文教学》会刊版2019年第9期),将抽象的水墨画的特点(其实也就是诗歌的特点)具体化了。学生明白了那幅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没有那根绳子,能激发观赏者展开自己的想象,从而让观赏者主动“走到画作之中”,感受到画作所表现的情趣。而一旦有了这根绳子,画面便索然无味了。诗歌欣赏亦然。把画中原本没有的绳子画出来,那是“化虚为实”,帮助不具备相关欣赏能力的观画者“读懂”画作,而要真正领悟画作的精妙,最终还是要把绳子去掉,回到画作原本的形态上去。这就是“返实为虚”,诗歌教学亦然。
一、对比诵读,感受音韵之美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一书中说:“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诗的音律起于情感的自然需要。”朱先生所说的“音律”既针对古诗,也针对现代诗。当然,很多现代诗受西方诗歌的影响,在音韵方面降低了要求,甚至不作要求。但是,让自己的诗歌具备音韵美仍是大多数诗人的自觉追求。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中说:“诗是最有音乐性的艺术,因为诗是以抒情为特征的,而音乐性这个因素,是有助于抒情的。”郭小川所说的“音乐性”与朱先生笔下的“音律”是相通的。郭小川还进一步指出:“音乐性在相当的程度上表现为诗的‘押韵。”在小学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非常直观的对比诵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比如,一年级上册《雪地里的小画家》就是一首讲究押韵的儿童诗。我们将诗中的第三行和第四行略加调整,改为:
小狗画梅花,小鸡画竹叶,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让学生读一读,学生立即就发现问题了:读起来没有那么顺口,没有那么好听。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原来两行诗结尾的“花”“牙”是押韵的,与整首诗的韵脚相同。
如果想就这个问题继续探究一下,可以让学生把这四句诗重新排一排,看看怎样排也是可以的,怎样排就绝对不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押韵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后再读诗歌就会对诗歌的韵脚格外敏感。
诗歌教学,通过对比诵读引导学生去发现押韵、感受音韵之美,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
二、反复诵读,体会节奏之美
诗歌的音韵美,除了表现在押韵上,还体现在节奏上。诗人艾青在《诗的形式问题》里说:“诗必须有韵律,这种韵律,在自由诗里,偏重于整首诗内在的旋律和节奏。”朱光潜先生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诗、乐、舞诸时间艺术则为高低、长短、疾徐相呼应”。诗歌里的节奏,表现为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快慢的和谐一致。
比如,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一诗中第二小节就是节奏鲜明的代表。如果我们把这四句诗合并成一句:“我们追寻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和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感觉怎么样?意思还在,但是诗的节奏感没有了,诗的味道也没有了。合并成两句呢:“我们追寻延河叮咚的流水和枣园梨花的清香,我们追寻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和杨家岭讲话的会场。”句式冗长拖沓,节奏感很弱。就算同样是四句,我们把中间的“你”和逗号去掉,效果也不一样:节奏感是有了,但是仍然不够鲜明、不够铿锵。而加入一个“你”和一个逗号,便是截然不同的一种感觉:“追寻你”,直抒胸臆,同时化长句为短句;中间停顿,铿锵有力,再接一个短语,干净利落,与诗人急切的心情高度吻合。再加上语调高低的变化,这节诗这样读起来,真是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进一步思考,我们如果将“南泥湾”和“杨家岭”也换成双音节词,让诗句更加整齐,大家感觉怎么样?更好了吗?不!这样一改,不仅缺少了变化,而且显得过于平淡。大家看,诗歌的节奏就是这么神奇!
有的诗歌追求欢快的节奏,那么,诗句中就会尽量不用虚词。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四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如果诗人在“画”字后面各加一个“了”字,或在“画”字前面各加一个“在”字,效果如何?无疑,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当然意思上也有了些许变化,更重要的是小动物们在雪地上活泼俏皮的样子看不到了。
有的诗歌追求舒缓的节奏,那么,诗句中就会尽量加上一些虚词。比如《繁星(七一)》,如果把诗中的“的”全部去掉,我们再读起来,那是一番什么滋味呢?是不是觉得节奏快了很多?是不是觉得特别生硬?而原诗就像妈妈推动着摇篮,一边摇啊摇,一边唱啊唱,那是一种多么舒服和惬意的感觉!
正如艾青先生在他的《诗论》中所说:“音乐性必须和感情结合在一起。因此,各种不同的情绪,应该由各种不同的声调来表现。只有和情绪相结合的韵律,才是活的韵律。”
三、咀嚼揣摩,品析字词之美
诗歌的语言讲究形象,追求凝练。自古以来,我国诗人就有“炼字”的传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是最生动的写照。用最简短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是诗人的共同追求。法国文学家勒尔韦迪在《关于诗的思考》中说:“一个词(运用得不好)就足以把一首最美的诗给葬送了。”在教学中,我们正好反其道而行之,抓住这些精练的字词,引导学生咀嚼揣摩,便可以欣赏到诗歌的语言之美,进而触摸到诗人情感之弦。
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第2节中的“骑”字用得多妙啊!把那些欺压人民、盘剥人民、侮辱人民的坏蛋们丑恶的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第5节写道:“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这个“摔”字多么有力!多么解恨!坏蛋们施加在人民头上的一切,人民现在如数“奉还”,而且最终会把他们粉碎!“骑”“摔”二字,实在是无可替代!
四年级上册《秋晚的江上》一诗中“驮”用得特别形象!鸟儿能“驮”太阳吗?“驮”得动太阳吗?那只不过是鸟儿从天空飞过时,正好和夕阳叠加在一起罢了,但是,诗人大胆地想象为鸟儿背上“驮着”斜阳。鸟儿为什么要“驮着”斜阳呢?不能不激起我们无限的猜想……读完第2小节,我们才明白,鸟儿是想借斜阳的鲜红把芦苇装扮得更加漂亮呀!所以它们才“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因为一个“驮”字,将秋晚江上一幅静止的画卷变得如此富有生机、如此富有趣味、如此富有人情味……
诗歌的语言为诗歌的情感服务,诗歌的情感决定了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我们抓住诗歌中“特别”的字词,加以咀嚼揣摩,既欣赏到了诗歌语言之妙,又可收获诗歌情感之美。
四、放飞想象,领悟修辞之美
诗歌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源于“距离”。这个“距离”,指的是诗歌的表达与我们常见的表达之间存在的差异,有时候甚至相去甚远,这就造成了我们感知、理解、接受的“距离”。正是这种差异,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陌生感”“新鲜感”,也就是诗歌欣赏带来的“美感”。诗人用来“制造距离”的方式较多,除了前面说到的精妙的用词,还有出人意料的修辞手法。学习诗歌时,扣住这些独特的修辞方式,从而缩短我们与诗句之间的距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四年级下册《绿》中的一组排比,无可辩驳地告诉大家:诗人目之所及的一切、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绿的。刮的风当然不可能是绿的,下的雨不可能是绿的,流的水也不可能是绿的,阳光就更不可能是绿的。但是,诗人偏偏把自己的感觉赋予在所有事物身上,因为,绿就是青春、就是力量、就是希望。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出来:这一切都是绿的。但是诗人偏不!偏偏要把“这一切”拆开,把“绿”分别赋予四样根本不可能是绿色的事物,形成一组排比句,那么给读者一种什么样的冲击呢?我们分明感觉到詩人的激情喷涌而出。是啊,在诗人心中,既然风是绿的,雨是绿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都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那还有什么不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呢?
四年级下册《繁星(一三一)》运用三个反问,有力地告诉大家:“没有哪一颗星没有光,没有哪一朵花没有香,没有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大海波涛的清响!”前两者都是铺垫,意在告诉大家:我对大海的思念就像星星有光、花朵有香一样必然。如果没有这样的反问,诗人传递出来的情感必然大打折扣。《有的人》极为成功地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两类人的表现和结局分别拿出来进行一一对比,谁可恨、谁可敬,泾渭分明!
诗歌离不开修辞,修辞在诗歌中几乎被发挥到了极致。我们紧紧贴着诗歌中的修辞,大胆展开想象,岂能不获得诗歌精髓?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深圳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