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论:基于身体-动觉智能的小学古诗学习活动
2020-06-01尹逊才
尹逊才
身体-动觉智能,指运用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主要指能够很好地控制身体行动,身体反应敏捷,肢体语言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人类的语言在形成过程中,往往都有肢体活动参与其中,比如“内与外”就是以人的身体为参照物的;再如“整体与部分”,就是阐述身体与各个肢体的关系。诗歌的创作,大多为人类身体及心理活动的反映,因而学习古诗,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肢体,模拟诗人的感受。同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发展和促进学生身体 — 动觉智能的发展。
一、框架建构
基于身体-动觉智能的学习活动在小学古诗教学中的具体形式为体态语言的运用与角色扮演活动。
1.体态语言运用
体态语言的运用,是指用面部表情或者肢体动作对古诗中人物的动作、情感等进行演示。这种无声语言的使用,有利于抽象思维不够发达的小学生将语言不易描绘的动作以及情感外显出来,以利于教师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古诗。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思想与心灵的外延,直接、直观、快速地展现人的喜怒哀乐。古诗学习中,使用面部表情对诗歌内涵进行表达,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学生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让学生的面部表情与诗歌的情感一致,或悲或喜,或愁或忧,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与诗人形成“共情”,从而达到对诗歌情感深入理解的目的。
(2)肢体动作。
文字符号是对人类活动的一种记载,它指向的是人类的活动和认知自身。但是有些动作、行为、认知变成文字符号之后,对学生来说,就抽象了很多。因而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肢体,让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动作、心理活动进行还原。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对古诗描写的情境有深入的理解。此外,学生的肢体动作也是其内部思维的外现,教师可以依此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尤其是那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场景,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如果学生能用手势表示水流从很高的地方很快地流下,我们就能判断学生对这句话描写的内容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模拟文本中人物或事物的活动而进行的表演。角色扮演是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应用。学生在进行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模拟或创作中,不是机械地进行,而是结合诗中特定的角色或诗人的特殊处境。这样的角色扮演,更加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整体理解诗歌。这种角色表演,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设计的;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可以扮演人物,也可以扮演事物,比如其中的植物、动物等。
二、框架操作
依据上述框架审视古诗是否需要运用体态语言或角色扮演活动。
1.体态语言核查
核检古诗中是否有需要肢体表现的动作词、心理词、情感词等,比如“偷采白莲回”,这里的“偷”具体情形是怎么样的?这个“偷”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呢?还是“窃取”的意思呢?如果想看到学生真实的理解,就可以让学生用动作表演,如果他们像小偷一样,蹑手蹑脚地,那就说明他们对这个词语根本不理解,教师就需要针对性地引导,创设相应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再如“采”,这个“采”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可能会说是“采摘”的意思,但是你让学生用动作展示一下,学生可能会做出“薅”的动作,这说明学生对“采”这个词语并未真正理解,采摘是用手指掇取果实的意思。肢体动作,可以展现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还可以核查学生对词语是否真正明白。
2.角色扮演核查
审视古诗内容,核检古诗中是否有需要扮演的角色或者全盘设计的角色扮演活动。统编本教材所选的古诗中,有很多涉及人物角色,像这样的诗歌,教师就可以考虑是否让学生体验其中的人物角色,进行随机的或是精心设计的表演,比如《江南可采莲》,教师就可以事先设计一些荷叶、小鱼的头饰,选择一些学生扮演荷叶,一些学生扮演小鱼,让他们到讲台上表演“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情形。
当然,诗歌的角色表演,不仅仅是各种角色才能够表演,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就是“作者角色”设计。一首诗学完了,那么,就让学生进入作者的角色,想一想,诗人为何看到这些景色?为何记下这个事件?为何描写自己的这种情感?这种角色表演不同于简单的角色表演,它要求学生先对作者的情感有通透的把握,然后才能借助一定的形式表演出来。比如学习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可以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贾岛为何来寻找这个隐者呢?把贾岛的生平经历及故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贾岛的角色来谈谈。这样的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再设计活动:如果你就是诗人,你会怎样朗读你的诗呢?
三、操作示例
1.体态语言运用示例
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通过“歌”“浮”“拨”等字表现出了鹅的动态美。“浮”字说明鹅在水中悠然自得;“拨”字则说明鹅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产生了水波。结合诗歌对鹅的外在形态动作的描写,设计模仿“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二句中的“浮”与“拨”的动作。 首先模仿“浮”字,表演鹅浮在水面的部分,是一种静态的悠闲状态;而后模仿“红掌拨清波”中“拨”的动作,鹅掌在水底下划水,设计手向两侧拨水的模仿动作,感受水面下鹅掌的动态。如此,通过动作模仿就感受到了诗歌意象的动静相生之美。
2.角色扮演活動示例
如在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的学习活动设计中,结合对诗歌内容的整体分析,确定角色扮演活动的目标是感受诗中小童的形象。
首先基于教学目标,先对诗歌的情境进行分析。“侧坐莓苔草映身”中的“莓苔”是一种生长在阴暗潮湿之处的地面植物,证明小童所在的地方是个无阳光暴晒且安静的适合钓鱼的地方,“草映身”表明小童在绿草的掩映下露出了他小小的身影,整个画面于宁静中透出活力。教师基于此句进行情境描述,让学生走入小童垂钓的情境,为之后的活动作铺垫。
而后确定扮演的主要人物为诗人和钓鱼的小童,将扮演任务分为两项,一项是扮演诗人,对小童的形象进行直观的感知;另一项是扮演小童,揣摩小童的心理。两个方面的扮演活动共同促使学生感受诗中小童的鲜明形象。然后结合诗中的人物描写设置人物角色情境:小童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诗人在向小童问路。结合诗歌对动作的描写设计角色扮演的细节任务,如模仿钓鱼、摇手与诗人的反应等,并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对诗歌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等进行表演。
最后进行角色分配,有的学生的身体-动觉智能突出,可以分配扮演主要角色,其他的学生通过观察他的表现也会有所思考。角色扮演活动结束后,需及时反馈以保持学生投入活动的积极性,结合学生角色扮演的具体细节进行适当的评价。这里,教师可设置具体的标准使学生顺利进行互评与自评的活动,如问:“你觉得刚才同学表演出小童的紧张了吗?是从他的哪些动作看出来的?”细化学生评价的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小童形象的理解。
用身体-动觉智能来指导古诗学习活动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教师注意学生的肢体动作在建构语言中的重要作用,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而是全身心参与其中。当然,让学生肢体动作参与其中,并不是说所有的动作、心理、情感都需要这种形式的活动设计,只是在那些学生难以理解之处建议使用。这个要靠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充分把握。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