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道路景观设计研究

2020-06-01刘雪利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7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设计

摘    要:道路景观设计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人们对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道路景观设计已不能局限于增加道路绿化这一基本物质功能,应提升到追求心理舒适度的精神层面。近年来,环境心理学作为应用型社会心理学,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出发,结合目前道路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环境心理学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道路景观;公共空间;设计

1  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顾名思义,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们从很早就开始研究环境,可追溯到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甚至更早,而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基本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者是统一的,都对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然环境包含植物、水、山、石等自然形成的环境,如森林给人生意盎然的感受,大海给人波澜壮阔的感受,高山使人倍感敬畏,溶洞使人心怀向往。社会环境主要包括人为创造的物质环境、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社会关系环境。

环境心理学包含许多理论观点,如环境心理学家凯文林指出,都市的认知图有五个特点:道路、边缘、交点、地标及区域。[1]这里道路即路径,用于连接区域、交点及其他需要到达的地点,如主干路、次干路、步行街等。边缘指边界、界线、边缘区域,如河岸线、山脚线、城市边缘地带等。交点为道路聚集点、区域交叉点等,如客运站、火车站、道路环岛等。地标顾名思义就是标志物,具有地域特点或特殊功能的显著标志,如上海东方明珠、北京天安门等。区域即有各自功能的分区,如商业区、居住区等。在城市规划及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划分区域、组织道路规划、设置城市标识等措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舒适的环境心理感受。

个人空间理论,主要是个人与他人交往中的距离感。相关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交往存在4种距离关系:亲密距离,人与人之间距离约50cm,如家人、伴侣之间交流,正常关系交流距离小于50cm即会产生不适感;个人距离,人与人之间距离约在50mm~120cm,如朋友、同学、同事等关系之间交流,大于此距离会产生疏离感;社会距离,人与人之间距离约在120cm~360cm,如会议、商务洽谈等社会关系之间的交流;公共距离,人与人之间距离在360cm以上,如街上行人这种陌生关系。[2]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尤其是旧城道路及公共空间改造设计中,合理利用个人空间理论,可以更好地塑造人际交往空间,营造舒适的公共环境。

2  道路景观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道路不仅仅需要承担交通功能,还应承担互动交流、公共活动等社会功能,由以车为服务主体转变为以人为服务主体。就目前来看,许多道路景观设计存在为了设计而设计的问题,并未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以及所设计的环境所带来的心理影响。

2.1  道路绿化设计中的问题

目前很多道路绿化设计所用品种同化现象严重,北方南方品种无差异,城市之间品种无差异,片区内部道路之间无差异。如香樟,因其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及景观性,被广泛应用于道路绿化设计,因此造成了全国各地随处可见香樟,道路缺乏辨识度。尤其是新城区建设,因香樟可以快速见绿,加之种植形式千篇一律,导致人们身处其间容易迷失方向,仅靠路名牌来辨别方位,这种设计环境必然带来不良的心理感受。

另外,许多城市次干路两侧绿化带长度较长,中间未预留过街通道,而次干路一般为服务型道路,周边人流量较大,导致横穿马路现象严重,为安全起见,在建设过程中会在绿化带内设置隔离护栏,或者种植绿篱强行隔离快慢行空间。这种设计手法首先没有从人的行为习惯及活动范围出发,仅仅考虑车行空间,造成绿化带长度较长,从而引发乱穿马路现象;其次,没有在现状调查人们活动路径的基础上灵活调整设计,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隔离空间,最终导致设计环境功能单一、缺乏互动、街道无活力、形象不美观。

2.2  道路改造设计中的问题

目前常规道路改造项目只针对道路自身病害问题进行改造,且仅限于红线内改造,往往忽略与道路周边环境的联系。这种只针对表象的改造,在新城区道路两侧用地未开发阶段并不会产生突出问题,然而放在周边已形成完整居住、商业等人类聚居区的旧城区,问题就比较明显。

首先,仅仅局限在红线内的改造,尤其是在旧城区,容易出现红线内焕然一新,红线外破败依旧的情况,就像城市中打了各种“补丁”,景观感受极差。另外,仅做道路改造,不结合已建城区周边的交通量、人流量、社会活动轨迹等社会化的因素,只能短期改善片区的道路景观环境,长此下去仍会出现各种涉及道路的诸如安全、交通混乱等社会问题。再者,在道路改造中会涉及到建筑退界等公共空间,很多道路改造设计往往忽略道路与建筑退界之间的联系,各自为政,带来突兀的视觉冲击。这几种形式的设计环境所带来的心理感受自然是不美好的。

3  环境心理学对道路景观设计的指导作用

为避免上述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问题,营造美好舒适的道路环境,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灵活应用于道路景观设计中,充分发挥环境心理学对道路景观设计的指导作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增加道路辨識度

利用凯文林的相关理论,合理运用道路、交点、区域、地标等元素,营造主次分明、井然有序的道路景观环境。如在片区道路系统中运用不同品种植物、不同风格标识系统等手段,打造一路一景,增加道路自身特色。道路交叉口、道路环岛等节点区域,利用景观小品、植物软景等手段精细化设计。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区域之间根据各自特点,采用不同形式的设计方法,商业区整洁通透、居住区自然怡人、工业区规整抗污。另外,在核心地段或节点区域利用特色标志物,形成地标。通过这些方法都可以增加道路辨识度,使人们更易辨别方向,同时也可以提升环境舒适度,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高要求。

3.2  合理引导交通视线

人们的视线存在盲区,看不到的地方会使人产生不安全感,在道路设计中引导交通视线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规范中对行车视距、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等都有要求,如绿化和景观设施不得进入道路建筑限界,不得进入交叉口视距三角形,不得有碍交通安全和畅通。[3]另外在道路弯道景观设计中,转弯内径区域应尽量保持通透,转弯外径区域可设置树阵或阵列式景观构筑物,引导交通视线。再者,高架桥匝道转弯区域应结合匝道走势及行车视线,合理进行植物造景,或形成渐变式景观,或形成阵列式景观引导视线。这几种形式既能保证道路的安全功能,又能形成良好的空间环境。

3.3  营造舒适公共空间

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受众群体对道路环境的心理需求,研究人的活动轨迹,打造舒适的公共空间。道路的使用者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前两者的活动轨迹较为固定,而行人的活动轨迹较为灵活,在次干路两侧绿化带设计中,应结合周边地块的人流量及行人活动轨迹,合理预留开口,避免较多使用隔离护栏及绿篱来隔离空间,满足行人路侧乘车及过街的心理需求。

另外在旧城区道路改造中,不能仅仅局限在道路红线内,应与建筑退界等公共空间统筹设计,利用个人空间理论,并结合受众群体的环境心理需求,营造或公共、或私密的空间。[4]同时,应考虑全要素设计,将道路空间涉及的全专业联系起来,从人的需求出发,解决道路空间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 林玉莲,胡正凡编著.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李道增.孙尚香.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作者简介:

刘雪利(1986—)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陈国兴设计作品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