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选择理论及其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2020-06-01赵思栋岳泉雷晶

现代情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

赵思栋 岳泉 雷晶

摘 要:[目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界了解理性选择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并为后续对该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总结了现阶段研究的侧重点,并针对应用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理性选择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RCT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采纳研究中的应用、RCT在组织内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研究的应用、RCT在信息/知识共享行為研究的应用这3个方面;研究存在“对行动者的个体差异研究不够全面”“缺少对选择行为产生的结果进行效用的度量与评估”等不足之处;用户选择意向及行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动态变化、行动者的预期风险收益评估与实际选择行为发生后产生的事实结果的差异比较及其对后续选择行为的影响等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理性选择理论;信息系统;选择行为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help scholars underst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system,provided guida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Method/Process]This study conducted a detailed literature review of researches based on rational choice theory,summarized the research focus of current stage,existing problem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orthy of attention.[Result/Conclusion]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es mainl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The application of RC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system adoption research,the application of RCT in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management research within organizations,and the application of RCT in information/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research.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existing researches,such as“few literatures analyze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actors”,“lack of utilit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nsequences of selection”and so on.Dynamic changes in user choice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over time,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ctors expected risk-benefit assessments and factual results after actual selec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subsequent choices etc.were the directions worthy of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rational choice theory;information system;choice behavior

1990年,美国社会科学家科尔曼(Coleman J S)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正式提出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简称“RCT”)[1]。RCT的核心思想是个体行动者在面临选择时会理性的考虑自己的价值偏好和结构的制约,最终选择效用最大化的行动方案。

RCT强调用系统的不同组成部分(如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来解释系统的行为,这种方法可以被用来解释不同层面的社会选择,所以,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就被学者们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犯罪学、信息科学等领域。为了有助于学界了解RCT的研究进展,部分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梳理和评述:谢舜等从行动系统、社会规范和法人行动论3个方面阐述了RCT的基本观点[2];丘海雄等则梳理了RCT的起源与争论,重点论述了社会学RCT的理论内容和应用策略[3];李凤翔同样介绍了RCT产生背景和理论内容,并进一步分析了RCT的现实意义,评估RCT对现实社会现象的解释力[4]。

由前述可知,虽然已有文献对RCT发展进行了评述,但是未见有关RCT的应用评述文献。然而,在信息系统领域,用户对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采纳和使用行为、信息/知识共享行为和信息系统安全政策遵从行为等都是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些涉及用户行为的预测与解释都可以从RCT的视角进行研究,并且已经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献。为此,本文拟在简要介绍理性选择理论的源起与发展之后,系统地介绍理性选择理论在信息系统领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帮助学界把握RCT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

1 RCT的源起与发展

1.1 RCT的源起

20世纪末,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人们出于各种目的建立的社会组织正在取代各种原始社会组织,新的组织制度和规范也随之出现。然而,社会交换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等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已经无法很好地解释当前社会系统中个体的活动与社会结构和组织制度之间相互影响的關系,因此需要一种解释能力更强的社会理论。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 J S)受到社会学交换理论从个人交换中分析社会系统的方法、博弈论中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性的思想以及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对规范和法规分析的影响[5],同时借鉴了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人假设和有限理性学说,将理性人的行动原则是效用最大化作为假设前提,以微观的个人行动作为研究起点,将宏观的社会系统行为作为研究目标,研究个体的理性选择行动的结合如何影响制度结构以及制度结构、如何影响社会系统行为,进而实现微观与宏观的连接。

1990年,科尔曼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一书中提出理性选择理论,标志着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正式确立。他认为对人的理性选择行动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有两个(见图1):一是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偏好,个人会从收益与成本两个角度来衡量每个备选行为方案的优劣,若收益大于成本,则选择该方案,反之放弃该方案;二是结构制约,其中结构制约包括市场结构、权威结构和信任结构,经济机制在市场结构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在权威结构和信任结构中,权力或者实力、信任、社会规范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RCT的发展

RCT提出后,早期的社会学学者利用RCT探讨集体规范和社会制度等宏观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规范的日益完善,RCT采用的个体主义方法论更加受到重视,研究者们纷纷将研究重点转向微观的社会生活问题以及新经济环境下的组织行为,RCT的应用也逐渐从社会学领域向其他领域扩散,具体过程如下:

RCT最先被应用于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内的相关研究。早期文献主要应用RCT研究了政治抗议[6]、集体利益违背行为[7]、法律违背行为[8]、经济政策调整[9]、自然资源的分配政策[10]以及公民投票[11]等宏观问题,用来考察公民社会行为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在2010年左右,RCT逐渐被国内外学者用来探究慈善捐赠与志愿活动[12-13]、医疗和养老保险[14-15]、居住地选择[16-18]、居民社区治理与社区参与[19-20]等微观层面的日常社会问题。

近年来,RCT在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重心开始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向组织内部规范转移,研究领域也从社会经济领域拓展到信息系统领域。基于RCT对组织规范进行的探讨在信息安全政策(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y,简称“ISP”)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Bulgurcu B等在理性选择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ISP遵从性模型(见图2),他们模型的核心概念是:一个人的选择意向(是否遵从信息安全政策)是由一个包含理性选择的成本效益分析过程决定的,并且,在决定他们最终的选择行为时,人们也会考虑一些不那么理性的因素,如组织规范和自我效能[21]。

后续学者在Bulgurcu B模型的基础上,对理性选择分析模型进行了拓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模型自身变量的深入研究,如将收益定义为外在收益和内在收益,具体细分为经济收益、声誉收益、享乐性等;将经济风险、安全风险、隐私侵犯和声誉受损等纳入到风险分析。其二是在模型中适当的纳入新的变量,探究个体差异和情境因素如何影响收益风险评估,进而影响理性选择行为的结果。Arcy J等在Bulgurcu B的ISP遵从模型的基础上,除了考虑成本效益评估之外,首次将情绪引入到ISP遵从性研究中,突出了情绪对ISP遵从性态度的独立影响[22]。Li H等则探讨了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如何调节风险收益分析的[23]。Vance A等还研究了非正式制裁能否降低个人进行负面选择的可能性[24]。这些研究对模型变量进行了完善,将感性选择和非正式规范的制约纳入考量,弥补了RCT存在的一些理论缺陷,也使得更多的学者认识到RCT在研究信息系统领域相关问题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2 RCT在信息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1 RCT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采纳和使用研究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社会带来了许多好处,信息技术/信息系统方便、高效的特点有助于个人和组织实现预期目标,但同时也充满了潜在的风险,如隐私和安全问题。个人和组织需要对比采纳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收益和风险,进行风险收益分析来决定是否使用这些技术或系统。RCT为个体和组织的选择行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很多学者根据RCT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采纳和使用行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2.1.1 RCT在信息技术采纳和使用研究中的应用

部分学者探究了在新技术背景下影响个人和组织的技术选择行为的因素。卞一洋选用云计算的案例作为代表性的新兴技术研究环境来研究新技术对组织的商业影响,通过并行探究原有技术的停止和新技术的采纳的双重视角,来解释为何企业会趋向于使用新IT技术;结果显示,新旧信息技术的成本和价值会整体影响组织层面的信息技术选择意愿及转化过程[25]。李艾等则结合潮流理论提出了一个新技术扩散的理论模型,在对1 000多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电子商务技术扩散/接受过程中,赢利性和潮流压力是影响企业采纳电子商务技术的显著因素[26]。Taneja A等还研究了理性的信念对个人在Facebook上选择使用隐私控制的态度和意图的影响,他们对美国一所公立大学的本科生的调查中发现,不使用隐私控制产生的资源脆弱性、威胁严重程度、隐私风险和工作障碍以及使用隐私控制带来的内在利益和信息安全会影响个人对于隐私控制技术的态度[27]。

还有学者发现RCT可以为用户对在线个性化广告的接受与抗拒行为提供理论解释。Zhu Y Q等从收益与风险分析的角度探讨了用户感知关联性对在线个性化广告(Online Personalized Advertising,简称“OPA”)连续使用意图的影响,通过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发现:个性化广告与消费者的相关性越强,他们对隐私侵犯的感知就越低,进而正向影响着消费者持续使用OPA的意愿[28]。Chen Q等则探讨了负效应视角下非个性化的感知成本、隐私问题和机会成本对消费者抗拒OPA行为的影响,他们调查了中国消费者对天猫的“猜你喜欢”的反应,研究发现接受OPA所产生的隐私问题和机会成本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个性化广告的抗拒[29]。

另外一部分学者将RCT引入到不道德信息技术的使用行为研究中。Charki M H等探究了法律干预如何通过影响用户对不道德信息技术(非法在线竞标)的选择,研究发现制裁的正规性、信息技术使用的可见性以及声誉效益会增强法律干预对用户选择行为的影响[30]。Holsapple C W等则从最大效益和社会规范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软件盗版行为发生频率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软件的价值、软件可访问性和可见性、法律和技术监督、正式制裁和非正式制裁、道德规范和自我控制力等[31]。Kartas A等还探讨不同水平的电子游戏玩家是如何做出使用游戏控制台(外挂)决策的,研究人员对285名不同年龄和收入的受访者进行了在线问卷调查,发现不同的玩家会根据自己的游戏水平和道德观念衡量使用游戏控制台的成本和收益[32]。

2.1.2 RCT在信息系统采纳和使用研究中的应用

众多学者根据理性选择框架探究了为什么用户和组织选择采纳、持续使用信息系统来支持他们的工作任务。多数学者认为信息系统的服务效用所带来的感知收益超过了感知风险是选择采纳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主要原因。Liang H等结合RCT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研究患者的在线健康信息系统使用行为,研究发现在线健康信息系统的使用会因感知到的益处而增加,因感知到的风险而减少,其中信息和系统质量增强了感知收益,降低了感知风险[33]。Njenga K等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解释用户对感知服务效用与隐私安全风险之间的权衡如何影响继续使用移动银行服务的意愿,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继续使用手机银行服务的意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感知到的服务效用驱动的,而隐私风险并不是一个显著的威慑因素[34]。在此后的进一步研究中,Logan K等又以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从理性选择的视角解释了用户在对社交媒体感到疲劳的情况下仍然继续使用社交媒体的行为,他们发现当社交媒体的感知有用性和用户的自我效能感知收益超过了用户对隐私问题的感知风险时,继续使用社交媒体会带来比停止使用社交媒体更积极的结果是用户选择继续使用社交媒体的原因[35]。然而,Wu D等研究移动医疗教育系统支持下患者的依从性行为时却发现促使患者遵从医生医疗建议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对治疗的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患者的自我效能,使用移动医疗教育系统的感知有用性和享乐性对患者的依从性行为并没有显著影响[36]。

除了探究采纳新信息系统或持续使用信息系统的影响因素,以及使用信息系统及其带来的好处、价值和影响外,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聚焦于用户和组织为什么选择拒绝或停止使用信息系统。在组织层面上,Jan R以一家正在考虑是否停止使用促销计划系统来规划促销活动的大型零售机构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停止使用该信息系统的原因,他们发现信息系统的感知有用性是该机构继续使用信息系统的直接前提,感知工作障碍是导致停止使用信息系统的主要原因[37]。Kutsch E等在对IT项目经理进行的访谈中发现了类似的答案,成本合理性是项目经理选择是否采纳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理性选择因素,当实施项目风险管理的成本大于降低风险的收益时,采纳项目风险管理并非是一个理性选择[38]。Pheng L S等则是从社会规范的层面对中国内地、香港及新加坡的大型建筑公司不采用业务连续性管理系统的现象进行了探究,揭示了潜在风险意识和相关制度规范的缺乏是组织不采纳该系统的深层原因[39]。在用户层面上,Zhang X F等结合RCT和现状偏差理论,探究了在理性决策过程中,现状偏差因素(过渡成本、隐私保护信念、沉没成本和医疗服务习惯)是如何在成本和收益感知上进行分配的,以此来解释为何在线医疗服务系统访问率相对较低的问题[40]。陈渝等则将RCT中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制约纳入考量,对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与RCT进行整合,提出了用户对电子书阅读客户端的流失意愿整合模型,该模型在感知成本和感知风险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影响作为外部影响因素,分析三者对电子书阅读客户端用户流失意愿的作用机理[41]。

由前述可知,用户或组织会对与特定情况相关的所有因素进行分析,以评估他们对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担忧,当感知到的好处(如更好的服务或补偿)等比感知到的风险更大时,用户和组织会不那么关注隐私保护、安全性等问题,更愿意选择接受和继续使用,由此可见RCT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采纳与使用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然而前述文献中仍然存在着以下局限性:1)现有研究过多的关注个体和组织的价值和利益偏好,如采纳和使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鲜有文献考虑到社会规范、社会效益等因素的调节作用。2)在應用RCT分析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采纳与使用行为时,现有研究聚焦于影响某一种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采纳的因素及继续使用或停止使用的原因,未来的研究可以对两种或多种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进行横向对比,进而更清晰地了解影响选择行为的因素和原因。

2.2 RCT在组织内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为了规范组织员工的信息系统使用行为,保护组织信息安全,大多数组织都制定了信息安全政策(ISP),规定了组织信息和技术资源的正确使用方式。然而有许多员工在知情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忽视或绕过这些ISP来使用信息系统,给组织带来了巨大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深入了解组织内部员工的ISP遵从行为,也成为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在RCT中,制度与规范的制约是影响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所以很多学者以此为出发点,探究了理性选择因素如何影响员工遵从或者违背ISP的行为。

部分学者认为自我规范和组织环境会影响员工的ISP遵从行为。Li H等考察员工遵从ISP的意愿是如何受到成本效益评估、个人规范和组织环境因素的驱动的。结果表明,员工的遵从意愿是感知利益和感知安全风险相互影响的结果,其中感知风险会受到个人规范和组织情境的制约[23]。基于Li H等的研究结论,袁圆圆通过风险利益来分析个人规范及组织环境因素对员工的ISP遵从意向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的ISP遵从意向很明显受到个人的自我规范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感知遵从ISP行为的利益和不遵从ISP行为的代价也积极地影响员工的遵从意向[42]。然而,有的学者并不认同将ISP遵从行为作为一种纯粹的理性现象,因为它们往往忽视了情感,而情感是影响理性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Arcy J等将认知和情感因素与理性选择理论的构建相结合,通过对美国的一些计算机专业人士调查研究发现,道德信念、组织规范和个人主观规范都对ISP遵从性的行为有着显著影响,同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分别与员工的遵从态度存在正向和负向的关系[22]。

还有部分学者将一般威慑理论中“制裁”的概念划入到ISP违背行为的研究中。一种观点认为制裁的确定性和严重性对ISP遵从行为意图有显著影响。林润辉等建构了一个威慑理论与RCT的整合框架,采用情景模拟实验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制裁的确定性和严重性通过影响违反代价进而影响员工的ISP遵守意向[43]。王冬梅则以Bulgurcu B的ISP遵从模型为基础,构建员工ISP违背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除了感知收益、中和技术和同事偏差行为,感知制裁确定性也会影响员工的ISP违背意图[44]。然而另外一种观点却认为,与正式制裁相别,非正式制裁(如失去管理层的信任和失去同事的尊重等)的影响更加显著。Vance A等以芬兰的一家科技公司和一家大型银行的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究正式制裁和非正式制裁对员工ISP遵从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正式制裁、道德信念和感知利益的影响能够解释员工违反ISP的行为,而正式制裁的影响则不显著[24]。同样的,Hu Q等在研究企业环境中信息安全不当行为时发现,正式制裁对ISP违背行为的影响不如员工个人的道德信念和自我控制能力更有效[45]。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梳理发现,众多学者在该主题研究中引入了威慑理论中的威慑概念,丰富了RCT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中的风险的定义。在早期研究中,学者们探讨ISP违背行为的问题一般会结合基于实用主义的威慑理论,目光主要集中在正式制裁上。在后续的研究中,非正式制裁、激励和道德评估等也开始受到IS安全学者的关注。然而在基于RCT进行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1)多数研究将ISP遵从性意愿作为实际遵从性行为的替代,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收集员工过去自我报告的互联网使用情况或监控他们的实际互联网使用情况来直接预测实际遵守行为。2)上述研究都将员工视为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将防止和制裁员工的信息系统安全政策违背行为作为研究重点,却没有认识到员工可以通过有益的行为帮助组织保护信息和技术资源,没有探究理性选择因素对于员工主動保护组织信息系统安全行为的影响。

2.3 RCT在信息/知识共享行为研究中的应用

科尔曼认为,系统内部的共同性规范和相互信任是理性的社会活动的关键。根据这一观点,众多学者着手研究社会规范和信任在组织内部信息/知识共享行为中发挥的作用。

Lee J Y等在研究在线学术会议论文共享行为发现,当学术界鼓励分享的社会规范更强时,学者们更愿意去分享[46]。Gezelius S则以挪威远洋渔场的渔民为研究对象,渔民通过GPS共享鱼群位置信息的选择取决与双方相互合作的信任程度,渔民间合作互利的社会规范使得信息共享合作策略成为参与者最有利的选择[47]。在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中,Lin T C等提出了“知识保留(Knowledge Withholding)”的概念,即在没有强制要求和适当激励的情况下,个人倾向于保留知识而不是共享知识,他们从理性选择、规范和情感连接3个维度解释软件开发团队成员的知识保留行为,研究发现,在企业环境中,团队规模和贡献可感知性对知识保留行为并无显著影响,而企业内部的分配公平和成员相互信任程度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着显著影响[48]。

部分基于RCT进行的信息/知识共享研究将共享看作是一种涉及风险收益计算的选择行为。Lee J Y等以2006年管理学会议的会议论文作者为研究对象,以被模仿的感知风险、请求者的学术地位、与分享行为相关的感知收益为自变量,研究收益和成本分析如何影响学者之间的实际分享行为。研究发现,与高学术地位的询问者交往的潜在好处超过了与请求者相关的模仿的感知风险,进而解释学者们的论文分享行为[46]。Taneja A等则研究了用户在Facebook上使用隐私控制拒绝信息共享的行为,他们提出,社交网络用户会评估使用隐私控制的收益(社会规范、享乐性、信息安全等)以及不使用隐私控制的潜在风险(隐私风险、威胁程度等),进而选择是否使用隐私控制[27]。

由前述可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知识共享已经不再局限于组织内部,研究重点也逐渐转移过渡到了组织外部即社交网络中用户的信息/知识共享。现有研究仍然存在着以下不足:1)前述文献并没有考虑利他动机、集体利益和社会效益等理性因素是否可以解释信息/知识共享行为。2)现有研究鲜有关注信息/知识共享的渠道和形式。信息系统和传输技术的更新为信息的整合和知识交流提供了更多、更便捷的渠道,同时也给知识产权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对于信息/知识共享的收益和成本的分析、如何达到效用最大化都要有新的理解。

3 结论与展望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目前国内外在信息系统研究领域已经涌现出一些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应用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采纳和使用研究、组织内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研究以及信息/知识共享行为研究3个方面。

现有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多数研究使用的是横断面数据,无法进行真实的因果关系检验,没有考虑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理性选择因素对用户选择的影响会产生变化。2)现有研究大多数使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让受访者自我报告他们的选择方式和选择意愿,对于涉及制度规范和道德规范的问题,有些人可能会隐瞒他们的真实意图,因为他们认为不遵守是不受社会欢迎的,这就可能会造成研究数据过于主观、真实性难以把控的问题。3)在探讨信息技术/信息系统采纳与持续使用的问题上,更多地从单一的研究对象出发来探讨理性选择因素对采纳和使用行为的影响,较少地关注个体和组织面临多种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时的选择行为。4)研究过多地关注个体和组织的负向选择,所以对理性行动框架中的预期风险因素进行细分的研究较多,而对收益因素进行的拓展较少。5)没有对行动者的个体差异进行深入研究,目前研究过多的分析自我效能对选择决策的调节作用,却忽视了个体间的客观差异,如文化背景差异、身份差异等对选择行为的中介作用。6)理性选择的目标是行动者实现最大效用,然而大多数研究关注理性选择的决策过程,并没有对选择行为产生的结果进行效用的度量与评估。

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并丰富与RCT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今后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1)重视用户选择意向及行为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动态变化,可考虑通过长期的纵向研究来探究理性选择因素对用户实际选择行为的影响。2)结合实验室实验、现场试验、模拟实验等方法,提高获取的用户数据的准确度,并提高研究结果在现实中的解释效果。3)对比不同的信息产品与服务,探讨影响用户选择的差异因素,进而推动信息系统的迭代开发,使信息系统设计更符合用户的预期效用,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4)感知收益会对个体的正向选择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内在收益和外在收益两个方面完善理性选择过程中的感知收益的内涵,对理性选择因素进行全面考虑。5)行动者的个体客观差异更可能会导致产生不同的选择结果,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进行差异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提出具有共性的综合性研究。6)比较行动者的感知收益、感知风险与选择行为发生后产生的实际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差异及其对后续选择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Coleman J S.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1-53.

[2]谢舜,周鸿.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评述[J].思想战线,2005,(2):70-73.

[3]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118-125.

[4]李凤翔.理性选择理论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4,(36):302-303.

[5]俞弘强.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之比较研究——以布劳和科尔曼为例[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3):61-65,103.

[6]Macy M W,Karl D.The Rationality of Political Protest: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J].Contemporary Sociology,1991,20(1):67-68.

[7]Gibson M L.Public Goods,Alienation,and Political Protest:The Sanctuary Movement as a Test of the Public Good Model of Collective Rebellious Behavior[J].Political Psychology,1991,12(4):623-651.

[8]Clark G L.Problematic Status of Corporate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owards a New Moral Order[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2,24(5):705-725.

[9]Clark G L,Mckay J,Missen G,et al.Objections to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Strategies of Coercion:An Analytical Evaluation of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J].Economic Geography,1992,68(1):43-59.

[10]Salazar D J,Lee R G.Natural Resource Policy Analysis and Rational Choice Theory:A Strategy for Empirical Research[J].Natural Resources Journal,1990,30(2):283-300.

[11]Aldrich J H.Rational Choice and Turnout[J].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93,37(1):246-278.

[12]李維安,姜广省,卢建词.捐赠者会在意慈善组织的公益项目吗——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4):49-61.

[13]文艺花,刘明.“滇池关爱日”活动中志愿者参与滇池治理的动机研究——基于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J].鄱阳湖学刊,2019,(2):41-51,125.

[14]Kaplan G,Shahar Y,Tal O.Supplementary Health Insurance from the Consumer Point of View Are Israelis Consumers Doing an Informed Rational Choice When Purchasing Supplementary Health Insurance?[J].Health Policy,2017,121(6):708-714.

[15]刘军伟.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农民工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4):77-83,157-158.

[16]Weiske C,Petzold K,Schad H.Multi-Local Living-The Approaches of Rational Choice Theory,Sociology of Everyday Life and Actor-network Theory[J].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15,106(4):392-408.

[17]丁波,王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定居地选择意愿的研究——基于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视角[J].西北人口,2015,36(4):118-122.

[18]廉思,刘洁.基于理性选择理论的“蚁族”居留意愿研究——来自北京市的实证调查[J].人文地理,2019,34(1):115-121.

[19]雷喆.理性选择理论下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10(3):34-36.

[20]徐萍.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居民社区参与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5:1-56.

[21]Bulgurcu B,Cavusoglu H,Benbasat I.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y Compliance:An Empirical Study of Rationality-based Beliefs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J].MIS Quarterly,2010,34(3):523-548.

[22]Arcy J,Lowry P B.Cognitive-affective Drivers of Employees Daily Compliance with 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ies:A Multilevel,Longitudinal Study[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17,29(1):43-69.

[23]Li H,Luo X,Zhang J,et al.Self-control,Organizational Context,and Rational Choice in Internet Abuses at Work[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7,55(3):358-367.

[24]Vance A,Siponen M T.IS Security Policy Violations:A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 and End User Computing,2012,24(1):21-41.

[25]卞一洋.前沿信息技術的商业影响[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1-107.

[26]李艾,陈明亮.赢利性与潮流压力对新技术扩散影响的实证研究——以电子商务技术扩散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2):7-13.

[27]Taneja A,Vitrano J,Gengo N J.Rationality-based Beliefs Affecting Individuals Attitude and Intention to Use Privacy Controls on Facebook: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4,38:159-173.

[28]Zhu Y Q,Chang J H.The Key Role of Relevance in Personalized Advertisement:Examining Its Impact on Perceptions of Privacy Invasion,Self-awareness,and Continuous Use Intention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6,65:442-447.

[29]Chen Q,Feng Y,Liu L,et al.Understanding Consumers Reactance of Online Personalized Advertising:A New Scheme of Rational Choice from a Perspective of Negative Eff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9,44:53-64.

[30]Charki M H,Josserand E,Boukef N.The Paradoxical Effects of Legal Intervention Over Uneth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e:A Rational Choice Theo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17,26(1):58-76.

[31]Holsapple C W,Iyengar D,Jin H,et al.Parameters for Software Piracy Research[J].The Information Society,2008,24(4):199-218.

[32]Kartas A,Goode S.Use,Perceived Deterrence and The Role of Software Piracy in Video Game Console Adoption[J].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2012,14(2):261-277.

[33]Liang H,Xue Y.Online Health Information Use By Disabled People:The Moderating Role of Disability[C]//Thirty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Milan,Italy,SPIE Conference Series,2013:1-16.

[34]Njenga K,Ndlovu S.On Rational Choice,Risk and Utility in Mobile Banking[C]//E-Leadership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Government and E-Business Innovations,Pretoria,South Africa,IEEE,2013:42-61.

[35]Logan K,Bright L F,Grau S L.“Unfriend Me,Please!”:Social Media Fatigue and the Theory of Rational Choice[J].The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2016,(4):357-367.

[36]Wu D,Lowry P B,Zhang D.Patient Compliance Behavior in a Mobile Healthcare System:An Integration of Theories of Rational Choice and Planned Behavior[C]//48th Annual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HICSS),Kauai,US,IEEE,2015:2976-2984.

[37]Jan R.Reasoning About Discontinuance of Information System Use[J].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ory & Application,2016,(3):42-66.

[38]Kutsch E,Hall M.The Rational Choice of Not Applying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s[J].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2010,40(3):72-81.

[39]Pheng L S,Ying L J,Kumaraswamy M.Institutional Compliance Framework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in Mainland China,Hong Kong SAR and Singapore[J].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0,19(5):596-614.

[40]Zhang X F,Guo X T,Wu Y,et al.Exploring the Inhibitors of Online Health Service Use Intention:A Status Quo Bias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7,(54):987-997.

[41]陳渝,黄亮峰.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的电子书阅读客户端用户流失行为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9,39(9):118-126.

[42]袁园园.影响员工遵从互联网使用策略意向的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2:1-80.

[43]林润辉,谢宗晓,吴波,等.处罚对信息安全策略遵守的影响研究——威慑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整合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15,18(4):151-160.

[44]王冬梅.理性选择视角下信息安全违背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14:1-88.

[45]Hu Q,Xu Z,Dinev T,et al.Does Deterrence Work in Reducing Information Security Policy Abuse by Employe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11,54(6):54.

[46]Lee J Y,Lee Y,Wadhwa P.Conference Paper Sharing Among Academicians:Calculative and Normative Aspects of Rational Choi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2010,9(2):204-224.

[47]Gezelius S.Can Norms Account for Strategic Ac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Fishing as a Game of Legitimate Strategy[J].Sociology,2007,41(2):201-218.

[48]Lin T C,Huang C C.Withholding Effort in Knowledge Contribution:The Role of Social Exchange and Social Cognitive on Project Teams[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10,47(3):188-196.

(责任编辑:郭沫含)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
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究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究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电磁计算单信息系统研究
企业综合节能信息系统SciMES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