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码破译专家王永浚:于无声处建奇功(下)

2020-06-01

北广人物 2020年20期
关键词:中统二局我军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線,但国民党的两大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仍于暗中进行了大量的反共活动。

当时,这两大特务组织使用的密码都与他们的军事系统使用的密码有很大不同。王永浚带领军委二局一科的同志,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在1939年11月,攻克了中统的密码。从而全面地掌握了中统和国民党党务系统从中央到地方的活动情况。

1940年4月,一科还成立了一个“CC股(即中统工作股)”,专门负责中统方面的工作。不久,一科扩编为了一处,王永浚任处长。随后,他便带领全处,展开了对军统密码的攻关工作,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攻克了这一堡垒。

在攻克中统和军统密码的过程中,王永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他的战友江波回忆说:“王永浚对工作永远是全身心地投入。那会儿他的儿子才出生不久,他思考问题时,喜欢抱着儿子在一科的院子里转圈儿,这时要是有人拿个枕头把他手里的孩子换走,他都不会发觉,然后就抱着那个枕头,继续在那里转圈儿。我们在工作中有了进展,向他汇报,他就会高兴地对他也在二局工作的妻子冯嘉元大喊:‘嘉元,嘉元,煮面条!”

还有,从1939年10月开始,二局先后举办了多期研究人员培训班,王永浚始终是这个班的主讲教员,为我军培养了一批密码破译人员。学员郭兰轩回忆说:“解放战争时,我被派去东北工作。当时,东北的敌人采用了新的密码技术。在破解它们的过程中,我们这些在延安接受过王永浚训练的人,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起了很大作用。”1988年,王永浚80岁生日时,当年在延安也曾做过他学生的开国少将彭富九,还给他写了这样一首贺诗:“无名却是英雄树,垂裕犹遮百亩田,悉心耕灌千枝茂,笑看桃李结满园。”

解放战争再创佳绩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一方面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一方面调动军队对我各解放区进行分割包围。二局的情报保障任务陡增,已成为二局副局长的王永浚不辱使命,带领和指导二局的研究人员,攻克了国民党军政系统的大量通讯密码,使国民党军的一举一动都被我方掌握得清清楚楚。

上党战役时,二局成功地攻克了第二战区最高司令长官阎锡山的大量通讯密电,配合我军取得了歼敌3.5万人的胜利。当时,正在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的毛泽东在获悉这一胜利的消息后,称赞说:“你们在前方打得越好,我在重庆就越安全。”

绥远战役时,二局又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加强了对第十二战区最高司令长官傅作义的侦听,为我军收复绥东、绥南的广大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王永浚还成功地攻克第十战区的通讯密码,为我山东、华中解放军取得津浦路徐(州)济(南)段战役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1945年11月6日,毛泽东又向二局代局长戴镜元、副局长王永浚下达了“限军委二局七天之内,突破国民党驻东北和华北有关部队的密码,掌握其动向”的手令。王永浚在接受任务后,立刻带领全局的技术骨干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终于在7天内,攻克了国民党东北和华北驻军的通讯密码,为我军的出关作战,提供了有力的情报支持。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又集中30万兵力,向我中原解放区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王永浚和二局的同志争分夺秒,昼夜突击,向我中原解放军总指挥部提供了上至国民党国防部,下到国民党军每支参战部队的大量情报,为我军的胜利突围,起到了重要作用。7月5日,毛泽东写给二局的嘉奖信中说:“你们的工作很有成绩,特别是对中原方面的帮助很大,甚以为慰。”

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国民党当局鉴于在战场上的连连失败,加之又从叛徒口中获悉了我军委二局的工作情况,遂不断加强通讯保密措施。1948年1月,国民党国防部开始给部队配发一种“理论上不可能被攻破”的新型密码,其中尤以胡宗南系的密码最为难破。能否攻克这种新型的密码,取得情报,配合决战,是加速我军胜利的步伐的关键。王永浚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攻克了这个敌人精心设防的“不可破”堡垒,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情报保障。

我军在淮海战役中,共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使国民党军南线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二局的情报工作绝对是功不可没。

淮海战役期间,二局一共通报了重要敌情1000多份,内容包括:国民党军的战略意图、兵力部署、调动、装备、补给、士气等,可以说基本上做到了敌动我知。《毛泽东军事文选》共收入了毛泽东关于淮海战役的64份电报,其中有50多处引用的都是二局上报的敌情。这些二局上报的敌情,都为党中央、中央军委分析敌我态势,指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战争年代,王永浚在破译工作中攻城拔寨,屡建奇功,得到了毛泽东、任弼时等领导人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褒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永浚仍继续战斗在我军的情报战线上。1955年,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1982年,已年逾古稀的他,被中央军委明确为大军区副职,光荣离休。1988年,又荣获一枚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王永浚晚年,曾以一首诗的形式,这样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受党栽培一老翁,投身革命效英雄。任公督导天书译,贺帅严求肝胆忠。隐线拳拳甘奉献,战场悄悄不居功,心中自有红灯亮,安度晚年劲如松。”

2003年1月,王永浚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据《人物传记》王德京/文整理

猜你喜欢

中统二局我军
“中统”二把手
再现长征中的军委二局传奇
轰动京沪杭的 《文萃》 案
120型控制阀二局减作用对制动缸压力影响研究
中统和军统到底有什么区别
元代中统钞名考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
对建国以来我军履行对内职能的思考
我军第一兵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