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古人春游怎么玩

2020-06-01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薛涛春游长安

看古人春游怎么玩

莺飞草长,正是外出游玩、欣赏美景的大好时节。踏青的传统由来已久,古时人们也常在清明前后外出游玩。那么问题来了:古人春游去哪儿玩、怎么玩呢?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春游,浪漫而有风情。《诗经》中许多爱情诗篇讲述的事都发生在春游之时。《郑风·出其东门》中的“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讲的就是郑国人喜欢春游,出了城东门后,满眼望去都是春游的女子,这时是郑国男子邂逅爱情的好机会。《郑风·溱洧》中提到“士与女,殷其盈矣”,意思是,在溱水和洧水边,到处可见来春游的郑国男女。许多男女在春游时两情相悦,订下终身。谈情说爱的浪漫元素,逐渐变成这个时期春游的一大特点。为了方便大家找对象,当时甚至还设定了大型春游相亲节日———“上巳节”。上巳节,因选取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素有古代的“情人节”之称。

魏晋时期

三月初三被明确地固定为上巳节。不过魏晋人不像先秦人那样,痴迷于边春游边恋爱的浪漫,而是追求“玄游”。文人们把春游视为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他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返乎自然,在山水间品茶、饮酒、作诗。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也就是上巳节这天,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共游会稽山,写下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唐朝时期

到了唐朝,春游才真正成了一项全民活动。首先是国家倡导。《唐诗纪事》记载,每年春天,皇帝都会带着后妃、朝臣游梨园,到渭水边游览祭祀。把春游形成制度,正是国力丰厚的表现。其次,老百姓都积极参与,很快形成了全民性“春游热”。许多诗句都记录了当时百姓对春游的热衷。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丽人行》)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顾非熊《长安清明言怀》)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在当时的京城长安,有一种专供女士的春游模式:女士们联袂郊游踏青,路遇好花,就在花前“铺席藉草,围坐一圈”,说说笑笑,还解下身上的红裙递相垂挂。这种赏花方式,至今仍然在日本流行。

两宋时期

宋朝,春游不再像唐朝那般是个举国狂欢的国民节日,但也专门设有“踏青节”。而人们外出踏青开始更为实际地选择了清明节,“寒食祭先扫松,清明踏青郊行”(周密《武林旧事》)。南宋时,清明节踏青已成为春游主题。不少名画都记录了当时的情景。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内容之一便是北宋都城汴京的人们在清明节郊游的情景,《春游晚归图》记录了一老者骑马踏青回府的场景。不过,虽然扫墓祭祀成为主题,但宋代春游内容开始多元化,春游更为动态,比如开展体育活动,蹴鞠成为春游的一个传统项目。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春游的娱乐活动已经非常丰富。射柳是踏青的特色娱乐项目。据明朝人的记载,射柳时,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鸽子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女子则喜欢在这个季节荡秋千。由于清明节荡秋千随处可见,明清还将清明节定为秋千节。放风筝也是当时普遍流行的风俗。人们相信,放风筝能够消灾解难,赶走晦气。因此,许多人在放风筝时,将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在风筝升空时剪断线,希望以此带来好运。

关于纸的趣闻

纸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信息的储存和交流,对于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关于纸的趣闻。

三纸无驴

在《颜氏家训》的《勉学》篇中,记载了一则博士买驴的笑话:从前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文人被人戏称为博士,他上街买了一头驴子。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合同。博士铺开白纸,下笔千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跟买驴无关的废话。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忙说,不急,还没写到“驴”字呢。于是,后人以成语“三纸无驴”来讽刺那些笔下文辞烦冗、连篇累牍却不得要领的人。

纸醉金迷

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笔记小说《清异录》,说的是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因为经常出入皇宫,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很熟悉。后来黄巢领导的起义军攻打长安,他吓得逃出长安,躲到四川。在四川,孟斧很想念皇宫中的生活,就根据记忆,模仿皇宫的装饰布置自己的家,其中有一间光线很好的房间,孟斧把房间里所有东西的表面全部都糊上一层黄金做成的薄纸。在阳光的照射下,满屋子金光闪闪,让人觉得像是住在金子做成的屋子里。所有到过这屋子的人都说:“在这个屋子里休息一会儿,就会沉迷陶醉在满屋的金纸里。”这个成语后来被人们用来形容奢侈豪华、腐朽享乐的生活。

薛涛笺

薛涛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與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曾于成都西郊之浣花溪居住了很长时间。浣花之人多业造纸,但尺幅较大,不便写作小诗,她便萌生了造纸的想法,于是在浣花溪采用木芙蓉皮做原料,加入芙蓉花汁,制成粉红色的小八行纸张,上有松花纹路,专门用来誊写自己的诗作。这就是名扬后世的“薛涛笺”。“薛涛笺”多用于写情诗情书,表达爱慕思念之意,在当时及后世广为流传。

惜字炉

古人认为字是有灵性的,写过字的纸随地乱丢是有罪过的,是对孔圣人的不敬。凡是写过字的废纸不能扔在地上,不能用脚去踩踏,不能用于裱糊、包裹,更不能用来当厕纸,必须要送到“惜字炉”焚化。

自宋元以来,中国人便形成了“敬惜字纸”的传统。尤其在一些人口聚居的村落或读书人较多的村子里,都会设有惜字炉,对写有文字的纸张专门收集后焚烧,以示劝喻人们尊重文字,尊重知识,敬惜字纸,增加福禄,以保仕途顺畅,家庭美满幸福。

明朝世情小说《二刻拍案惊奇》第一篇“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中,开头就讲了一段爱惜字纸的故事:宋时,王沂公之父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就拾起焚烧。即便是落在粪秽中的,他也设法将其取出来,用水洗净,烘晒干了,用火焚过。如此行之多年,收拾净了万万千千的字纸。

(人民网·文化频道)

猜你喜欢

薛涛春游长安
水VS火
长安欧尚X7PLUS
初寻雪上飞
西游新记 2
春游
水与火
我们来春游
清明话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