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芹与竹“牵手”
2020-06-01
17岁学习竹编技艺,22岁创立公司,24岁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6岁获“中国竹编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27岁当选全国人大代表……13年来,杨昌芹用自己不懈的奋斗书写了别样精彩的“竹”梦青春。“一根竹子能编织出各色各样手工艺品,还能编织出脱贫致富路。公司取名为‘牵手就是要通过竹编牵手更多的人,共同‘编织如同竹子一样节节高的生活。”这是“90后”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昌芹的最大心愿。一直以来,杨昌芹努力践行着这一想法,将愿望一点点实现。
竹编是门复杂的工艺技术
2007年,杨昌芹作为印江民族职业学校的10名学生代表之一,到赤水学习竹编工艺,师从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陈文兰。赤水竹编历史悠长,自接触这门传统技艺以后,杨昌芹便產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竹编是一门复杂的工艺技术。一件成品,要经过20多道工序。先是选材,然后是刮青、破竹、加工、起篾、染色、煮篾、拉丝等。在这个过程中,要把竹片处理成晶莹透明、细如头发的竹丝,再精心编织,最后装裱。
对年轻人而言,学习竹编工艺品制作特别枯燥。杨昌芹却凭着一股执着与喜爱,不仅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还做得有滋有味。学习期间往往在凳子上一坐一整天,就为编好手中的竹子。对竹编艺术的天赋加之后天的努力,很快杨昌芹便掌握了一个个复杂的工艺要领,竹编技术突飞猛进。
记者来到杨昌芹所在的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竹编基地,十几名手工艺人正在很娴熟地加紧编制竹工艺茶具。“这是春节期间客人定制的竹工艺茶具,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基地此前囤积的订单,正在抓紧完成中。”杨昌芹介绍说。
不仅传承还要创新
赤水市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拥有竹林面积132.8万亩,有20万人在这里从事与竹相关的产业活动,逐渐形成以生态竹产业为支撑的种植、加工、旅游等全产业链。赤水竹编工艺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昌芹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却并未就此止步。“非遗文化不只是要传承技艺,而是要‘活态传承。创新、贴近生活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开拓市场。”杨昌芹说。2018年首次参加全国两会的杨昌芹手捧用竹编装扮的工艺水杯走上“代表通道”,一时间竹编工艺走进更多人的视野之中。
杨昌芹坦言,老一辈手艺人的竹编手工艺品虽然精美,但缺乏大众的认可,也直接影响了赤水竹编的传承。从全国两会回到赤水后,杨昌芹有了新的思路。
“传统工艺需要融入现代创新理念。”两年来,杨昌芹不断带领团队成员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等高校进修学习,同时在村里开设培训班,让更多的竹编手艺人重拾技艺,加之与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传统平面竹编成功转化为立体竹编,创新出了竹编水杯、竹编茶具、竹编瓷器、竹编手提包、竹编首饰等一系列立体精细竹编工艺品,很受市场青睐。
赤水竹编的市场大门越开越大,村里的竹编手艺人也逐步多了起来。王从芳笑着说:“我是三年前跟着杨昌芹一起学习竹编的,现在是个老手了。每个月的工资400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从以前的‘留守妇女变成上班族,大家的干劲大了,生活更有了奔头。”
让非遗助推乡村振兴
2012年,为了把竹编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她争取到创业贴息贷款,成立了赤水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并申请了国内、国际商标。
从此,原来的小加工作坊开始公司化运营,竹编制作、销售有了更加规范的管理,公司订单不断,业绩也越来越好。同时,她还利用“互联网+”平台,着力开发和完善电子商务新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同步营销。杨昌芹成立的公司名称为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意为牵手并带动更多的妇女同胞共同发展。这个100多人的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了当地上千人就业,其中相当一部分为“留守妇女”。
竹编手工艺人用灵巧的双手将“指尖技艺”转换成“指尖经济”,2019年公司产值达到1200万元,拥有20多个商标、12项发明专利。竹编包、竹编配饰、竹家具等各类特色工艺品,不仅销往中国各地,还销往美国、葡萄牙等国家和地区。
“我觉得竹编工艺不仅是非遗,也是脱贫攻坚的特色支柱产业。”杨昌芹说,赤水是贵州首个脱贫出列的县市,脱贫民众不返贫,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而通过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可以形成特色产业,对于农村产业进行有效补充,带动更多民众增收致富。
杨昌芹认为,乡村的产业未必高大上,但必须符合当地文化传统,适合当地发展。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产业,才能有别于城市也有别于其他乡村,产生独有的魅力和市场的竞争力。
此次全国两会,杨昌芹关注的正是“传统产业和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她说,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非常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自愿参与到传统手工行业中来,加之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非遗发展大有可为。杨昌芹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出台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让非遗在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贵州日报》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