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现南宋青瓷“马蝗绊”词作家石顺义:树高千尺不忘根(下)

2020-06-01

北广人物 2020年21期
关键词:父老乡亲顺义龙泉

浙江龙泉青年陶艺家刘杰,2019年以来潜心复刻南宋龙泉窑著名残器“马蝗绊”。借“马蝗绊”来华展出的契机,他先后前往北京故宫和浙江博物馆近距离观察,向专家广泛请益,反复打磨器形和釉色,并用龙泉本地的紫金土制作“锔钉”,描摹“马蝗绊”的神韵。刘杰说:“‘马蝗绊是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我希望能重现它的风华,体会古人的匠心。”

“马蝗绊”是一件南宋时期被带至日本的龙泉窑青瓷葵口碗,在明代被带回中国由锔瓷工匠以六枚锔钉加固,再度送返日本,目前由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2019年,“马蝗绊”随“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展览先后在北京故宫和浙江博物馆展出。

据新华网翁忻旸摄

记者:歌曲《父老乡亲》大气深情,朴实真挚,感动了很多人。这首歌是如何创作的?

石顺义: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晚上,我下班回家,妻子说有个陌生人送来几斤绿豆、几斤小米,也没留名字,只说这是我家乡特产。我一看,那个装米的粗布口袋还打着补丁。我知道,这是某个一直没有忘记我、却已被我淡忘的父老乡亲送来的。我心情很不平静,回想起我的成长经历。我出生在农村,入伍后,部队多年也一直驻守农村,我忘不了中国农民那种勤劳善良、朴实憨厚。在部队野营路上,乡亲们把烧好火炕的房子让给部队住,把一年里仅有的几斤白面给战士们包饺子吃。如今我的生活好了,但我也不能忘记养育我的父老乡亲。那我们党,我们这支军队呢?我觉得同样不能忘记根是人民。想到这里,歌词一下就涌上来了:“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那个晚上,我落泪了。我相信这首从骨子里流淌出来的作品,能感动自己,也一定能感动别人。这首歌的作曲是老作曲家王锡仁,他曾创作过《珊瑚颂》《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那天他在电话里给我哼唱这首歌的旋律,唱着唱着,老人也哽咽了。他说从这首歌词中,他听到了家乡亲人遥远的呼唤,想到了父老乡亲对自己的种种恩情。

记者:《兵哥哥》这首歌,情感非常细腻,而且在这首歌流传之前,“兵哥哥”这个称呼,也比较少见。这首歌的灵感从何而来?

石顺义:那年我们创作室到原15军的部队采风,我跟羊鸣老师去菜市场买水果。有个小姑娘,朝着我们喊:“兵哥哥,过来,过来!”那时候很多人称呼我们“当兵的”,甚至还有个别人叫我们“傻大兵”。现在有人叫我们“兵哥哥”。它是一种昵称,是亲切的、美好的,虽然有点调侃,但绝不是不尊重。突然,我灵感就来了。“想死个人的兵哥哥,去年他当兵到哨所,夜晚他是我枕上的梦,白天他是我嘴里的歌……”当天我就写出来几句。这个歌是一个恋人,在歌颂她的“兵哥哥”,是她“心中的星一颗”,在诉说“家中的事儿交给我”。在1996年春节晚会一唱,这首歌很快就流传开了。

记者:对部队业余音乐创作者,您能否給他们提些建议?

石顺义:我们始终要相信:艺术,人们是需要的,部队是需要的,战士是需要的。只要你有好歌,现在媒体这么发达,渠道这么多,肯定不会埋没。再一个,创作一定不能急功近利。好歌的诞生,是有感而发,是生活中的哪一点触动了我,我愿意去写。写歌,是为了人们喜欢唱,而不是拿奖。对词作家来说,写再多、没有一首能立起来的,得奖再多、没有一首流传开的,就不算成功。部队业余创作者生活在基层一线,要“用我的心,握你的手”,用心去反映战士的生活,才能写出精品佳作。

采访石顺义老师,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经常是聊着聊着,歌声就响起来了。他创作的那些经典歌曲,他一说开头,就能引得你不由自主地往下唱。他的歌里,战士是想家的,“兵哥哥”也是“星一颗”,“一二三四”是首歌,风雨中会显出军人本色……为什么能把歌词写到战士心里去?他说,是因为“我当过战士,我爱写战士的歌”。的确,他的歌词里,有迷彩生活,有战士情感,总让人觉得很走心。他是可爱的人,也用心在歌唱生活,歌唱那些可爱的人。

据《解放军报》作者:袁丽萍

猜你喜欢

父老乡亲顺义龙泉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走近父老乡亲
北京顺义“12·3”燃气爆炸事故警示
李全锁:打造黄酒品牌 回馈父老乡亲
赶小海
袁毅平作品
从顺义指数2020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北京顺义:环境监管网格员“充电”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