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猿洲岛旅游发展规划重新定位初探
2020-06-01李少莹曾莉莎
李少莹 曾莉莎
摘要:旅游发展正在走向低碳时代,倡导低碳、高效的旅游规划建设对旅游景区的发展尤为重要。“猿洲浮海”曾是早年江门八景之一。2006年大水过后被迫停止开放,其后经营权出租给私人管理。深度挖掘古猿洲岛自身的文化特色,探寻低碳化的规划设计,打造一个低碳的康养旅游胜地,以促进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周边的消费与就业,是对古猿洲进行重新规划定位的初衷。
关键词:低碳理念;康养旅游;重新定位
古猿洲岛位于广东江门西江河段,曾是市民休闲度假胜地,是江门不可多得的优质旅游资源,于1984-2006年曾向游人开放,是当时市区唯一的水上公园。遭遇2006年水灾后一片狼藉,被迫停止开放。其后,江门市主管部门决定对外招商,将古猿洲承包经营权出租给私人管理。作为珠三角少有的原生态江心小岛,古猿洲是康养旅游首选之地,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古猿洲岛的开发滞后,缺乏整体系统的规划设计。
一、低碳理念研究综述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使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新方法,通过使用低碳技术、碳汇机制的实现来促进低碳旅游消费,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和更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在低碳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在其旅游规划设计中呈现出低碳的趋势,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成果。
低影响式开发(Low-Imapct Devel-opment,简称LID)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推出的一个概念,最初是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机制和设计技术,达到对暴雨所产生的径流和污染的控制,后来逐渐被21世纪的广大社区规划师所发展,形成一种基于场地水文结构和水环境过程为导向的规划选址观。
从应用角度看,度假区规划服务区的选址、道路布局和整体生态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有效结合实际情况,对景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考虑,还要对游客密度进行调查分析。依托本地特色的卫生资源进行相应的产品和活动开发,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开发的“同质化”。有必要保持当地生态条件的完整性,以便更好地发挥健康营养的作用,减少开发和破坏,保持整体面貌的野趣。
二、打造康养旅游发展方向
根据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的定义,康养旅游是指通过强身健体、膳食配给、修养心性、营养平衡、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身心都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
目前,康养旅游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将进一步推动康养旅游在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元素的融合不仅提高了健康旅游的质量,而且满足了游客更高的需求。全球健康与福利研究所(GWI)指出,康养旅游并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体验。独具慧眼、经验丰富的旅行者对目的地提供的独特和真实的体验感兴趣,是基于自身经历,体验到新的习俗信仰、自然风物、传统建筑文化、街景氛围、历史沉淀、饮食传统和身心治疗方式才能使得他们体验到旅游的丰富内涵。因此,有必要不断提高康养旅游的文化内涵,发展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高康养旅游功能的产业。
三、江门古猿洲岛康养基地现状
作为重新打造的未来康养基地,现在岛上遗留的景物有大圣庙、日晷仪、曲廊西游壁画、猴像雕塑、荷塘、三色树等景致,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最高的山顶上还建有六角望江亭,可远眺西江风光。以及烧烤游乐场、野营露宿游泳池、旱冰场等设施虽然荒废日久,仍可重新盘活,修复使用。
这种情况下打造康养旅游景区,要结合实际开发,对休闲、游览等部分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进行综合控制,深层次探索古猿洲岛内原有建、构筑物和需新增建、构筑物,深度挖掘古猿洲岛文化内涵,同时从康养物候基础、康养需要和诗意地栖居三个层次对江门市古猿洲岛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通过寻求不同的表现形式以此来达到低碳与康养的有效结合,这样不仅有利于将所有的要素全部都纳入到景区规划设计当中,而且还能够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
四、开发存在的问题
初期调研的过程也发现了古猿洲岛在资源规划开发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主题定位不清,文化挖掘不到位
整个古猿洲岛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的水上乐园形态,适应不了现代市场的需求。小岛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存在着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主要是对小岛文化挖掘、资源特色的挖掘不够深入。古猿洲岛一直以来是以大圣文化作为宣传点,结合西游记,曾打造以齐天大圣孙悟空为宣传重点的文化卖点,并有配套建设的设施包括大圣庙和西游画廊,但是效果不佳,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古猿洲岛的旅游资源分析仅停留在表面所具有的特征上。
2.碳空间布局规划凌乱。交通不便
小岛平面基本呈长方形,面积相对较小,8万多平方米,岛上四面环水,岛上最高的山顶上建有六角望江亭,山下还建有大圣庙、日晷仪、曲廊壁画、荷塘、三色树等景致,以及烧烤游乐场、野营露宿地、旱冰场等设施,还有拥有候鸟栖息地、信鸽协会基地,饲养灰鹤、白鹭等野生保护动物百余只,猿猴种群二十余只,赛鸽千余只。小岛的功能分区尚不明确,涵盖内容较多而杂,空间布局规划层次不清晰。另外,虽然长廊、环岛绿色小径、步道、山径、桥梁、水上平臺都得到较好的维护,但是整个小岛交通流线规划单一,采用传统规整的方格网模式,并没有很好做到依山就势、路随水转,与自然环境结合度也不够高,未能凸显应有的地域特色。此外,小岛的可进入性较差,上岛交通目前只能使用渡轮,现有渡轮2条,平均搭乘时间为7分钟,每班核载20人。
3.康养功能并未真正凸显
作为珠三角地区为数不多的原生态江心小岛,古猿洲岛具备天然康养物候基础,空气清新,夏季岛内温度平均28℃,冬季岛内平均18℃,温暖湿润非常适合颐养。但是小岛的康养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康养基地的诗意地游憩功能并未凸显,缺乏康养产品项目的系统规划与设计。
国内学者任宣羽(2016)认为康养旅游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一个逻辑整体,即康养物候基础、康养需要和诗意地栖居,就是以良好的物候条件为基础,以旅游的形式促进游客身心健康,增强游客快乐,达到幸福为目的的专项度假旅游。要从这三方面合理地把自然与文化要素的融人,不仅能提升康养旅游的品质,而且满足了旅游者的更高需求,营造“养心”的文化系列特色产品,有效提升康养旅游的内容和品质,打造高端特色产品。
五、应对措施
1_对江门市古猿洲岛规划场地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基础位置的现状条件,当下规划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对规划地的康养资源进行梳理。
2.对古猿洲岛进行主题定位及功能分区,把握整体规划,使旅游项目规划和设计符合低碳生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打造江心岛。以为参与者提供新的旅游体验为目标,提出了复合的空间结构布局,改善区域类型的集中布局能耗高的缺点,以散点分布的模式在岛上建设可用空间,将整体能耗模式多样化、分散化,有效利用水体、太阳能和风能带来的自然能源。
3.以旅游为核心,融人现代功能。使得各功能区群功能相对独立完整,尽量实现低碳、健康、功能的一体化。交通流规划不采用常规的网格模式,而是采用自由的布局方式,结合自然环境,体现地域特色。同时,进行低层高密度递进式开发,严格控制建筑高度,与自然资源有机结合,更多体现江心岛的地形特色。
小结
借鉴低影响开发理论通过本次低碳理念下康养旅游景区的规划,将江门市古猿洲建设得更加具有地域色彩,且符合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低碳要求。充分结合古猿洲岛“慢、静、养”特点,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化,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仅要设计绿色景观建筑,还要围绕低碳城市进行发挥,为游客创造绿色环保的场所。还要提高古猿洲岛的服务能力,将本次规划设计作为江门市的新标签,凸显西江、江门河交汇处“一湾三岸”特色景观,打造江门新形象核心,把它建成市民群众休闲、康养、游憩的又一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