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御萌 根植法律土壤 成就自我
2020-06-01史瑩
史瑩
2008年,大陸開放港澳台學生大陸律師職業資格考試。黃御萌,得益於這一政策,2014年考取了大陸律師執照,成為台商群體當中為數不多的律師。
東莞,作為大陸台商聚集最密集的城市,也是黃御萌父輩打拚的地方,懷抱著理想,他將目光投向了這裡。謙虛、熱心、學霸,是黃御萌身上閃閃發光的標籤和光環。畢業于華東政法大學的他,攻下清華大學的碩士學位,也拿到了大陸考生都望而卻步的律師執照;作為台商二代卻並不甘於接受父輩的家業,轉而投身自己的專業,欲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為台商服務,也為成就自己。
學霸
家鄉在台南,地方不大卻幽美的環境或許養育出黃御萌溫和的性格。早年父母來到大陸創業,一個偶然的機會讓還在讀高一的他輾轉到上海復旦大學附中就讀,學霸型的他順利考取了華東政法大學。
學生時代的黃御萌也會到父親的工廠幫忙,從底層的機械工到管理層,黃御萌一直都在觀察和思考。他發現老一輩的臺商在遇到法律方面的問題時習慣於避開法律,而以托關係等人治的思維方式去處理,隨著大陸法制不斷完善,這一方式開始暴露出缺陷,让台商損失慘重,有苦說不出。這讓原本想選擇管理學的他,改變了主意,轉攻法律專業,2012年,拿到清華大學碩士學位後,原本打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打拼的黃御萌因為需要回台灣服兵役不得不改變計畫。服完兵役後,黃御萌僅花了幾個月時間閉門苦讀,就一舉拿下了大陸律師執照,由此開始了他的律師職業生涯。
剛出道不久,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東莞分所剛好落地,有著台灣背景的黃御萌也被盈科看中,一拍即合,黃御萌以合夥人的身份加入其中,擔任盈科涉外部台灣中心主任一職。和所有來大陸的台灣年輕人一樣,黃御萌對這個行業本身進行了評估和觀察。「律師事務所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自負盈虧的,首先選擇一個律師事務所,繳納一些管理費,所裏有一些公共案源。此外,自己也要跑自己的案源,負擔和收入比較高,但是工作各方面要兼顧和平衡好。」還有一種模式是公司運作模式,作為公司裏的一個環節,專職負責律師工作流程中的其中一項,發固定薪水。黃御萌覺得,上下班的模式並不適合他,他想親自去接觸台商,為他們提供法律上的服務,於是他選擇了前一種雖有風險,但自主性較高的自負盈虧模式。
推廣
學生時代的黃御萌經常被父母帶著出入台商聚會的各種場合,這也為他日後積累人脈資源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2016年11月,黃御萌接過東莞台協高埗分會會長重任,利用高埗分會會長的身份,他開始摸底台商在東莞的法律事務市場和環境,也通過出席各種活動去打造自身口碑。「與人熟識後,一開始優惠、免費服務,比如寫個東西等比較簡單的項目就免費,比較低的身段也更能獲得認可。」
在黃御萌看來,自己這也算是一種創業,只是行業與模式不同。他認為,想要更好地推廣自己只有靠勤於深耕細作。黃御萌善於觀察,他在召集會員開會時發現,台協內涉及法律問題比較突出的實際上是在各分會的會員企業中。於是黃御萌精準定位,不好高騖遠,他定期一個區一個區去走訪底下的各個中小企業,了解他們的問題,與之交心,通常有不小的收穫。高埗分會有24家會員,這裡的會員都是從事製造業,黃御萌在這裡就發現了許多的問題,「早期很多公司在章程上不是那麼規範,比如最簡單的,勞動合同沒有簽訂,或者貨款糾紛,或者土地方面的問題;此外東莞很多企業的土地是租用的,沒有辦法擴大,在被征用時也遇到不少問題,我們就尋求法律或者更多途徑去幫助他們。」
問題
台商在大陸發展的二三十年間,中國大陸的法制建設也不斷推進和完善。黃御萌發現,台商在遇到舊的問題時,用舊的辦法去解決很有可能碰一鼻子灰。台商在生產運營的過程中碰到的常見問題在於勞務糾紛、拖欠貨款糾紛、股權糾紛等。
在勞務糾紛的問題上,黃御萌談到,大陸的勞動法傾向于保護勞工,如果勞工本身出現問題,那麼用人企業如果沒能很好的規劃一個員工從入職到離職的整個流程,那麼就會很被動,「比如員工剛入職簽基本勞動合同時,應該要求入職者出具前面公司的離職證明,這個蠻重要的。如果沒有離職證明他有可能兼職兩份工,或者他在前一份工作中可能品行問題有污點。有很多細節、很多問題企業沒辦法預先了解,就要懂得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另一個常見的是拖欠貨款糾紛的問題。在台資電子廠合作的圈子中,有一個不成文的習慣,有些貨款通過月結方式交易。這意味著上游交貨後,要幾個月之後才能拿到錢。「跟大廠做生意可能達到180天月結。首先上游企業得有個強大的資金後盾,不然公司會資金運轉不過來。如果180天內,上下游或者供應商資金鏈斷裂,那就出大問題了,所以很多台商不得不走上訴訟的漫長道路。」
台資企業在大陸作為外資,欲以內資的方式經營,有些會選擇與大陸本土人合作,於是會出現實際投資人是台灣人,而股東卻是大陸人的情況,如此一來很容易會出現整個公司被吞掉的風險,對此黃御萌建議:「公司重新註冊或者重整一下,或者做一些代持股協議、股權分配協議,大家坐下來協商一致並落實在紙面上,今後會比較有保障。」
借勢
「以前講人治,現在講法治,只要大家合理合法去做,我就可以幫助到他們更好地走向市場化、商業化。」黃御萌的規劃是未來把台商的市場,包括企業的情況整合起來,為他們建設一個完善的成長體系。
作為台灣背景的律師,黃御萌坦言遇到不少局限性的問題,這也是黃御萌加入盈科的原因之一。但他認為台灣背景受到的限制也不妨礙自己在這一行業繼續深耕的決心,他看清自己的優勢在於台灣背景,借力於這一平台,容易獲得台商的認可,從而推廣出去。此外,在他看來,盈科品牌化、規模化、可提供全球化的服務的優勢,是地方性的律師事務所難以企及的。在中國大陸大力謀劃的「一帶一路」規劃中,台商也積極尋找機會參與其中,這時盈科遍佈海內外分所的優勢就會凸顯出來。「如果是地方性的律師事務所,要去外地跑案子,很容易水土不服,因為他不了解當地的一些比較具體的法律政策,此外也很難借助當地的資源。」
除了借助平台和資源,黃御萌認為不斷加強學習才能讓自己更有力量去提供服務。作為新出道的律師,要面對客戶群不穩定、個人品牌不夠響亮、經驗不足等問題。「在盈科,我們會抽時間去學習,每個人都會拿出自己的案例去交流和分享,這是比較快的成長方式。這個行業沒有沉下心做幾年,根本無法取得大的質變。」
未來
隨著大陸法制建設不斷完善,台商由當初合同、用工、股權之類的法律問題都不清晰的情況,到現在想要持股、上市,順應時代潮流,讓企業健康發展永續經營。面對新的法律環境,如何構建健全的公司制度,成為台商企業無法迴避的問題。黃御萌表示,當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也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台灣年輕人來到大陸創業就業,黃御萌認為,要先規劃好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我非常贊同先就業再創業,因為不了解市場行情,創業很難成功。」而至于自己,目前他還沒有獨立出來創業的想法,如果出來創業,會把懂得兩岸法律的志同道合的人召集起來。大陸市場是我們的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