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痕迹主义的产生原因及治理策略

2020-06-01孙璐庞昌伟

人民论坛 2020年14期
关键词:痕迹形式主义主义

孙璐 庞昌伟

形式主义可以说是党的有机体中杀而不绝的“破坏分子”,一旦时机成熟形式主义就会以翻新的花样出现。随着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推进,大讲排场、数字造假、政绩工程等传统形式主义失去“市场”,于是形式主义化身为重“痕”留“迹”的痕迹主义。痕迹主义是绝对化和机械化的痕迹管理,是一种以留痕迹为中心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方法。痕迹主义者只在留痕迹的“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将留痕迹、看痕迹、比痕迹等放在踏踏实实开展工作前面,以敷衍了事、形式主义的方式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给党的事业带来巨大危害。

痕迹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随着干部问责制、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等制度的不断完善,“拍脑门决策”、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大幅减少,领导干部头上的“紧箍咒”变得越来越紧,于是工作留痕迹、检查看痕迹、评比比痕迹等痕迹主义开始泛滥。

一是一切以痕迹为中心。痕迹主义就是以机械化、绝对化的态度对待痕迹管理,一方面痕迹主义机械照搬痕迹管理的方法,不是围绕工作需要开展痕迹管理,而是围绕痕迹管理布置任务、开展工作、评比检查等。另一方面,痕迹主义者将“留痕迹”绝对化,任何工作都要留痕迹,在留痕迹上耗费的精力、财力等远大于在工作上的投入。比如,在基层环境治理中,痕迹主义者严格围绕“留痕迹”开展工作,在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简单工作上“大动肝火”,乡镇政府红头文件、村民代表签字、打扫卫生照片等搞得一应俱全。

二是有意制造虚痕假痕。痕迹主义者以文山会海、数据材料等方式践行痕迹管理,在开展工作时不是以调查研究来推动工作,取而代之的是先发文件、造材料、定制度等,以精美的素材、完备的材料等应付检查和评比,但由于一些工作无法留下痕迹或痕迹不明显,痕迹主义者就倾向于制造虚痕假痕,完全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比如,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一些基层干部将主要精力放在整理会议纪要、制作工作台账、拍摄现场照片等,甚至为了留痕而编造数据、捏造材料,给党内工作作风带来负面影响。再如,一些领导干部将微信群、公众号等用于下发通知、布置任务、调查民情,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变成了“从微信群里来,到微信群里去”;一些基层干部整天忙于写文稿、配图片、秀成绩等,每项工作都制作了“管看不管用”的PPT,将踏踏实实的工作变成了“拍照了之”。

从本质上看,功利主义是痕迹主义的内在动机,检查评比多是痕迹主义的催化剂

痕迹主义与形式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慵懒作风、功利思想、官僚主义等在党政工作的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讲,痕迹主义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当政绩工程、数字造假、门面工程等形式主义无法生存时,形式主义就开始“改头换面”,以痕迹主义的面目出现。

功利主义是痕迹主义的内在动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拜金主义、急功急利、利益至上等消极思想如瘟疫一般四处蔓延,一些意志薄弱、信仰不坚定的党员干部很容易被感染,成为功利主义者。一部分功利主义者以消极应付、敷衍了事的方式对待工作,以制作台账、编写材料等方式应付上级检查,从而产生了痕迹主义问题。还有些功利主义者想在工作上“出彩”,获得上级领导的认可,但又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工作,只能采用留痕迹、造材料等欺上瞒下的工作方式,导致制造虚痕假痕的痕迹主义泛滥。

“一切工作留痕迹”的不良倾向是痕迹主义的重要诱因。在传统干部管理体制下,党员干部的职务晋升、工作成绩等多由上级领导“说了算”,久而久之,一些党员干部产生了“围着上级领导转”的思想观念,以弄虚作假、面子工程、讨好领导等方式开展工作,导致形式主义泛滥。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环境中,传统的形式主义已失去了生存土壤,痕迹管理成为开展干部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方式,通过痕迹管理可以清晰呈现工作进展情况、工作决策过程等,但是关于痕迹管理的制度规范并不完善,甚至有“一切工作留痕迹”的不良倾向,工作留痕迹、检查看痕迹等成为一些领导干部的“护身符”,从而导致痕迹主义开始泛滥。

检查评比多是痕迹主义的催化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社会治理、经济转型、民生建设、精准扶贫等诸多繁重任务,基层组织的工作尤为繁重,每个基层单位都要应付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报表、评估、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基层部门就以整理材料、制作台账、召开会议等留痕迹的方式落实工作,以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脚踏实地的工作,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评比、督查等。比如,在接到上级任务时,领导干部往往以会议落实任务、以文件落实精神,在开展工作之前先想着留痕迹、应付检查等,从而产生了痕迹主义泛滥问题。

痕迹主义的治理策略

痕迹主义泛滥必然会影响党政工作的有效开展,导致工作流于形式、行动脱离群众等严重后果,带来形式主义泛滥的不良后果。应树立标本兼治的治理理念,以加强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等方式整治痕迹主义,消解痕迹主义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

第一,筑牢痕迹主义的思想防线。痕迹主义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给党政工作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从唯物辩证法视角看,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素質不过硬是痕迹主义滋生和蔓延的内在原因,所以应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消除痕迹主义赖以生存的思想土壤。首先,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使广大党员干部对痕迹主义的危害有清醒认识。其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活动等,对党政机关中的痕迹主义问题进行专项学习和专项整治。

第二,加强痕迹主义的制度防线。痕迹主义泛滥与干部问责制度、干部选拔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不完善密切相关,正因为存在管理制度漏洞,才导致痕迹主义有机可乘。可优化制度设计,推动制度创新,堵住痕迹主义繁衍生长的制度漏洞。首先,要完善绩效考核和工作评价制度,摒弃唯“痕迹”至上的考评理念,纠正僵化的、机械的考核和管理机制,建构实地考察、群众调查、资料考核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工作评价制度。其次,建立抵制痕迹主义的长效机制。应依据《党内监督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等,开展整治痕迹主义的专项行动。比如,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群众评价、上级评价、同事评价等相结合的选人用人机制,让真正能干事、干实事、干好事的干部脱颖而出。最后,应完善干部问责机制,对痕迹至上、滥用痕迹的基层组织及党员干部进行问责,让痕迹主义者受到严厉惩罚。同时,也应当看到一些基层组织大搞痕迹主义是上级部门的痕迹检查、痕迹管理标准等所造成的,因此还需建立向上追溯的干部问责机制,对过分依赖痕迹标准、大搞痕迹考核的上级部门进行追责,从源头上清除痕迹主义的毒瘤。

第三,落实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解决痕迹主义关键就在于从工作实践下手,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落到行动上,而不是围绕各种“痕迹”开展工作。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调查、评比、考核、检查等不间断,面对繁琐复杂的工作,基层干部不得不以造痕迹、留痕迹的方式应付检查。对此,可建立反对痕迹主义的工作机制,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检查和评比,切实改变处处留痕迹、事事要痕迹的工作局面,促使考核、评比和检查向实绩倾斜。此外,痕迹主义就是痕迹管理的对立面,是一种借痕迹管理之名推卸责任、推脱工作、懒政惰政的思想行为。在基层检查工作时,领导干部要以率先垂范的态度“留实绩”,多倾听基层呼声,多解决基层困难,扭转以痕迹为导向的工作局面。

【注:本文系教育部备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建设与发展培育项目”(项目编号:ZX20180405)研究成果】

责编/李一丹    美编/王梦雅

猜你喜欢

痕迹形式主义主义
形式主义的标准
痕迹(外一幅)
新经典主义
谁去捉拿“形式主义”?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如果上级不官僚
都是主义
“反对官场形式主义问题”调查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