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环境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2020-06-01张秀芳
张秀芳
摘要:当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但个别地区由于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导致水产养殖发展停滞不前。本文就水环境与水产养殖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水环境的物理条件、化学特性对水产养殖的影响,旨在为改善水产养殖现状出一分力。
关键词:水环境;水产;养殖;影响
现阶段,水产养殖业正不断向农牧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并以提高养殖生物产量、质量,促进生态效益为发展目的,前景大好。但是在此之前,必须要先做好水质处理工作,以保证水体的水色、透明度、温度、氨氮、酸碱度(pH值)、对流等指标符合标准,以满足鱼、虾等生物的正常生长,最终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1 水产养殖与水环境的关系
鱼虾类等生物与水中的浮游生物、微生物以及水质理化因子等,有着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关系,而后者会影响前者的繁殖和生殖。如果水环境的污染指标超出鱼虾类生物的耐受范围和生存条件,轻则会延缓鱼虾类生物的生长,降低养殖生物的质量,重则会造成鱼虾直接死亡,减少产量,不利于水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越来越恶化,逐渐制约了行业发展。因此,改善水体质量,为养殖生物的正常繁殖、生长所需提供优质的环境,对水产养殖有着重要意义。
2 水环境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2.1 水环境的物理条件影响生物的生长
水环境的物理条件包括水体水色、透明度、水温等,这些条件均影响着水中鱼虾类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具体表现如下。
水体水色:水产养殖的水体水色,是受浮游生物、周围环境、溶解物质、水底等综合因素影响的。不同的水色能显示不同藻类的数量及类别,水色的变化则是水体藻类更替、分布规律的直接反应,在水产养殖中可通过肉眼观察水色的变化判断水质的优劣。若水色为茶色、黄褐色,则表示水中的藻类为硅藻、绿藻,这几种藻类是许多水生物及其幼体的优质饲料,可以直接被鱼虾类食用,是养殖所需的优良水色;若水色为淡绿色、翠绿色,则表示水中的藻类以球藻、多芒藻、新朋藻等,其中,绿藻能吸收大量的氮肥,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对养殖生物的生长非常有利;若水色为蓝绿色,则表示水中的藻类为微囊藻,是不良水色;若水色为灰绿色、灰蓝色,则水中的藻类为蓝绿藻,表示水质已老化,也是不良水色,会影响鱼虾类生物的生长。
透明度:透明度与养殖水质的优劣有着密切联系。透明度是指水区域的透光性能及对光线的散射、吸收程度。水体透明度会影响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浮游生物的数量(水质的肥度),进而减少养殖生物的饵料数量,阻碍其健康的生长。水体透明度会受季节、气温、水体条件等影响产生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水中的泥沙、有机碎屑与浮游生物。水体的透明度过小,底层的藻类便无法接受到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这样一来,藻类不但产生不了氧气,还会增加其耗氧量,从而加速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沉积,破坏水环境,最终影响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水质保持适当的肥度,则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供鱼虾类生物进食,更有助于其健康生长。
水温:鱼虾类生物属于变温动物,对水体的温度要求较高。水环境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直接影响其体温和新陈代谢,严重者甚至死亡,减少养殖产量,也无法保证养殖生物的质量。例如,鱼类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5~32℃,若水环境的温度低于10℃,鱼类则会进入冬眠蛰伏、低进食的状态,延缓其生长发育;若水环境温度过高则降低鱼类的耐受度则会加速其死亡。同时,鱼类对水环境的瞬间温度变化要求更大,鱼苗的耐受度为2℃,鱼种为3℃,成鱼为5℃左右,若超过上述耐受范围,鱼类易出现“休克”“感冒”等现象,进而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
2.2 养殖水体的化学特性对生物的影响
除了物理条件会影响养殖生物的繁殖、生长,养殖水体的化学特性也能够影响养殖生物的质量、产量。化学特性包括氨氮、酸碱度(pH值)、水体对流等,具体情况如下。
氨氮:氨氮的主要来源是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含氮的有机物分解以及含氮的有机物在缺氧的状态下被反硝化细菌还原等。对于水产养殖生物来说,分子氨能够直接影响其氧气运送,损伤养殖生物的鳃组织,降低鳃输送氧、血液吸收等能力,破坏养殖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进而影响其红细胞、造血器官、甲状腺、肝等正常发育。只有适当的补充水中的溶解氧,才可以让氨氮顺利转换为离子氨,因为离子氨无害、无毒,最终保证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
酸碱度(pH值):水环境中的pH值是直接体现水质综合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养殖生物生理状况的主要因素。pH值可间接或直接反映水体的各种成分变化。水环境的pH值过高、过低,就会影响养殖生物的呼吸,降低其血氧代谢,造成其生长发育停滞等现象,不利于养殖生物的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水体对流:水体产生对流会将下层的溶氧量较低的水体输送至上层,平衡水体之间的氧量,改善水体的氧气条件,帮助养殖生物補充更多的氧气,加快有机物的氧化和分解,为养殖生物获取有机物,进而保证其生长发育。但受高温作用的影响,水体的热阻力增加,日间水体便难以出现对流,只有在夜间发生对流,而夜间氧量较低,会增加下层水体的耗氧量,进而导致养殖生物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影响其生长,降低水厂养殖的产量。
影响水环境的因素有很多种,只有认真分析水环境的物理条件、化学特性,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调整水环境,满足养殖生物的各项生长需求,才能保证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以及质量、产量的提升,进而促进水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