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陶瓷收藏大系 高天厚土取精用宏
2020-06-01张海洋
张海洋
读书缘起
2019年秋,中国收藏家协会牵头总编的国家“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民间陶瓷收藏大系》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宁夏大厦举办。笔者承蒙副总主编兼北京天津卷、河南山东卷两卷主编、中央民族大学校友王建保邀请,到会聆听成果经验和专家评价,会后获赠成果全套12卷,覆盖全国34个省级政区:其中“内八卷”涵盖北京天津、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西福建、广东海南;“边四卷”覆盖东北黑吉辽内蒙、西北陕甘宁青新、西南渝滇黔川桂藏和港澳台特区。每卷收录藏品彩照260件且附文字说明。
笔者教书一生所得礼书唯此唯重,原想留存颐养天年。何期武汉突发新冠肺炎之疫,举国防控,各处出入不便只好宅家打熬,因而就能面对3200件(组、套)精美藏品图文和各卷主编的概述,提前含英咀华。通览之后,真心感念总主编策划和各位主编精选拍照诠释的辛劳心血和知识洞见之余,且愿说出几点心得就教于方家。
陶瓷与人文
德国民族学家利普斯(Julius E. Lips ,1895-1950)《事物的起源》第一章开宗明义就是:“话说家居火塘陶釜陶盘 Of Home & Hearth,Pots and Pans。”考古学前辈汪宁生(1930-2014)早年译介此书成为学科经典,它昭示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全在人使用器物。陶器且是现代智人先民生活趣味诉求指标:包括熟食用火、定居取水、建筑砖瓦、酒壶油罐及少许神偶,总之跟当代人大同小异。
但先民用陶也受制于生态生计:山林草原民族游徙性强且有竹木皮革取用,制陶或晚或少;平原河口海滨农商定居民族先有古国古文明,陶器陶片积累就早且丰厚。后者内部仍有差异:东亚东南亚先民惯用竹筷吃饭,陶瓷器就多。南亚西亚欧洲民族吃饭惯用刀叉或手抓,陶瓷就要跟木器、金属器、玻璃器伴生。中原及周边丘陵物博人众且靠近海商通道,陶瓷创新动力更大,其他材质收藏就略少。
青铜时代的中原文明跟欧亚其他文明的兵器车马类同,但礼器大异其趣:大中东和欧洲多有英雄神像,中国则祭祖祭天兼自奉的餐饮礼乐器物更多。双方各自循此传统精进到近世,中国瓷器就一骑绝尘,兵器就近乎停滞甚至退化。官家垄断盐铁导致五行缺金乃至火药功效不能充分发挥,陶瓷则因官家垄断较弱而能持续精进传播广远,成为众生百姓福祉和文物收藏目标,且是理解藏品分布要义。
边疆与内地
本套《大系》的“内八卷”覆盖的16省市区至多占中国幅员的四分之一、人口四分之三,藏品收录却是“边四卷”18省市区两倍。这种反差需要说明,藏品数目有限是最好说辞。但18都会包括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南宁、拉萨;还有呼和浩特、哈尔滨、长春、沈阳和香港、澳门及台北,民间藏品仅能选出1040件,终归不成比例,何况边疆民族动荡远远少于内地汉区。西北卷五省区藏品十有八九出自西安藏家且美轮美奂,这本身就说明当地藏品密集程度。问题的关键因而出在主观,包括民间收藏理念和专家工作范式。
笔者综观各卷主编撰写的区域概述和理念说明,略敢说“西南卷”的范式创新意识最强,理由是它给六省区分设篇章体现区域平衡感。但落到藏品收录层面仍有缺憾,包括“重瓷轻陶”和接触面过窄。西藏篇收录藏品仅从自金哈达、雅俗堂两家取材,而当地陶器竟无一件,亦能折射两家堂主都涉足藏区未深。笔者感知边疆维吾尔族、藏族和傣族都有民间陶艺作坊绵延千年不缀,岂无一件入眼。
民藏大系收录精品无可厚非,但国家项目成果就应顾及读者印象,包括化解主流社会成见、偏见。内地汉人本就有边疆民族事事落后印象,现在民间陶瓷收藏再展现其藏品均出自内地景德镇,难免徒添汉区自古先进的自优陶然感。事实却是藏区连接着印度、波斯和中亚,其文化层和文物积累可能更厚。藏人热衷搜求伏藏,藏式民居处处仿照城堡,内部必有经堂供奉,利于文物收藏。民间藏品信息也不难查询:跑田野的考古队员、语言学家、行脚商人和朝圣僧侣甚至民众都能提供。这道工序展开不够充分的缺憾,本可由西北卷青海弥补,但西北卷区域失衡最重:新疆仅收一件,甘肃甚少,宁夏略成比例。这就难免给人留下扭曲印象:民间藏品的展现比起官家博物馆,离现实竟然更远。
成果延伸与范式打造
笔者经友人引荐才得窥见中国收藏家协会成果,理应见贤思齐精耕福田厚以求结善缘。现在面对劳苦功高的项目成果狂喷谬论是何居心?答曰欲使协会项目前期成果成为后续项目的范式打造借鉴。民间收藏本如同江湖深不见底,怎么精选展示都只能是管中窥豹难得整体形貌,因而更要讲究取精用宏的“范式”打造,包括把握时代精神问题意识,学科立场现实关联。
笔者也爱看博物馆,看多了就有所比较并略有遗憾:一是中国展品在国内看着都属正常,但跟国外博物馆展品相比,就显得精巧有余厚重不足。究其原因,应是汉人士大夫的“书斋视角”垄断了审美情趣。凡事都要放在书斋甚至拿到手里把玩品味包浆才是上品。长此以往,重大器物如先秦兵马车马那类原大器物就不能入藏。推而广之,如此重大器物藏在民间也不能入选精品;二是附庸风雅上行下效,尤其是重瓷轻陶。瓷器固然贵重尤其受宫廷青睐,民间因而也知道“碰瓷儿”有利,碰陶则是瞎闹。问题是“民间收藏”的价值终须指向何处、导向何处?是小小宫廷或学人书斋,还是广阔无边的寻常百姓生活世界?
本套《大系》虽称民间且有虎子、鼻烟壶等俗物入选,但于官家收藏范式突破却着意未深。其实民间收藏才更有普同人类根基,突破民藏对官藏的“上行下效”才会有范式创新。然后才会有全国各地包括边疆民族百姓日常生活不能须臾离之且造型同样别致的诸多器物入选,包括年深日久的陶制大花盆、大水缸、大酱缸、大砂锅和各式各样的泡菜坛罐,还有各地各民族的建筑装饰奇特构件和画像砖入选。简言之,民间收藏品应比民俗用品年代更深,收藏入选范围应在民俗与官家馆藏文物之间。陶器之外的竹木皮革包括草编器物也是洋洋大观。
然则当今中国民间收藏和展示的理念创新概有三个面向:一是创新收藏理念,突破官家“重瓷轻陶”的品系品位垄断,打破上行下效格局展现民间意态的丰厚度;二是国家项目应率先垂范跨越名家名館局限,深入民间生活世界引领新风;三是根据中国走向世界的需求,用民间收藏展现文物大国的区域文化多样性形貌。
本套《大系》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的破冰项目,堪称凿空探险。各位专家为此付出的心血之多可以想象。笔者以为做凿空项目如同新妇初产初育,受苦受累经历最多但产品却未必最佳,或可谓事倍功半。最有价值的应是它为再产再育积累的经验教训暨工作范式,因而必须投入项目再生产才能平衡投入产出比。本文所有悖谬之论都为此而发。笔者生长在华北农村,童年遭过饥荒影响三观。入职后不改含辛茹苦,但仍须埋头营生不暇旁骛,不敢染指收藏唯恐上瘾耽误功课,结果当然就会让“贫穷限制了想象”。这篇短文因而就少有专业知识而多有野人献曝感恩图报的拳拳心意。
(本文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