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中豪杰孔继昭

2020-06-01潘梓辉

东方收藏 2020年4期
关键词:厦门美术创作

潘梓辉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的名句,说的是曹霸爱绘画竟不知老年将至,看待富贵荣华有如浮云一样淡薄,表达了作者对洒脱豁达、怡然自得的人生向往与追求。著名女画家孔继昭正如杜甫诗句中人一般,她一生创作的精品画作无数,培养的学生也无数,但她一生保持低调,从无计较,从不索取,默默陪着丈夫杨夏林走完人生的历程,后人称她真为“女中豪杰”。

孔继昭,北京人,我国著名的工笔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厦门画院画师等,也是孔子第69代世孙,号“燕京女士”。她1924年出生于沈阳,自幼酷爱美术,早年考入北京艺术专科学校,1943年转入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当时的“国立艺专”汇集了中国大多数的画界精英,在学期间孔继昭受业于傅抱石、李可染、于非闇、潘天寿、林风眠、陈之佛、黄君璧、吴弗之等名师,她极珍惜如此良好的求学机会,因此,打下了十分坚实的绘画基础和创作技巧,成绩斐然,屡受老师们的好评和赞誉。当时她创作的人物画,连于非闇大师都大为赞叹。1945年,孔继昭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国立艺专”。毕业后在重庆西南美专任教,并于四川各地写生,1946年与杨夏林在四川大足和永川(现重庆永川区)举办双人展,年仅22岁。1948年又和杨夏林、傅天仇在南京、上海等地举办巡回画展。

1949年,孔继昭追随杨夏林到厦门,先创办“厦门文联美术协会美术研究班”,后于1951年又参与创办了“厦门鹭潮美术学校”,这是当时福建第一所专门培养美术人才的学校。办学校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这一切如果没有孔继昭的鼎力支持,杨夏林自己是办不成的。孔继昭经历了鹭潮美术学校、厦门工艺美术学校、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等各个阶段的变迁过程,每一次都是辛苦的付出和攀登。为了培养美术和工艺美术人才,她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对学校、师生们寄托着深切的厚望,可谓桃李满天下,正是有这样好的领路人,学校才能发展成为今天的规模。如今的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经过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已经成为全国重点学校,在全国和东南亚一带享有极高的声誉,是学子们向往的学府。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美术和工艺美术人才,改变了多少学子的人生轨迹,他们有的成为著名美术家、工艺美术师,有的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在各个岗位上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在那个艰苦年代,孔继昭又要教学,又要创作,还要照顾到家中的孩子,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但她依然不断耕耘。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开始,她每年都有新的经典作品问世,包括年画《采茶扑蝶》《陈三五娘》《郑成功收复台湾》《钗头凤》《三家福》和连环画《阳雀的故事》《陈三五娘》《陈若霖斩皇子》《蔡文姬》等。后来由于学校决定向工艺美术方向发展,增加了许多新的专业科目,而每个专业都离不开工笔画的基础课程,这就给孔继昭的教学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学校办起工艺美术厂,对国内外接单生产,这又需要孔继昭绘制各种产品的样稿,但这并没有难倒孔继昭,她用极大的毅力和极高的水准,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实在难得。如此风范和贡献,实为“女中豪杰”,更称得上“福建美术界和工艺美术界的女师祖”。

孔继昭的艺术成就很高,她坚持并创新中国工笔画,无论是人物还是花鸟,都给人以一股清新的感觉,百看不厌。她在创作上不但注重传统,也注重写实与艺术创新相结合。她的作品构图新颖、中西结合,情趣而又生动,富有动感又变化多端,所有题材都是从写生中来,更有突破,画作中的线条流畅有力、工细严谨,用笔可见深受于非闇等大师画风影响,笔墨多有层次,着色华而不媚,靓丽又清雅。背景的处理上则用小写意画法,以墨为主,使背景与着色的花卉或是人物形成显明的对比,主次分明,境界开阔,清新明朗,营造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意境情趣,表现出时代的气息,摆脱了古画中经常出现的一成不变沉闷的宫廷氛围。孔继昭又特别重视颜料的应用,弃用普通颜料,多用顶级矿物颜料,以致她的作品至今美艳如初,半个世纪或一个甲子过去,见她的画就如昨日刚完成一样。

特别是孔继昭的工笔仕女画,吸收了任伯年的画风,线条灵动活泼,顿挫粗细随着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舒畅地“写”出了形象、“写”出了韵致。不类于古代仕女画“弱不禁风”的美麗标准,孔继昭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并写生之、收集之,她的仕女画已不是传统中程式化的东西,而是源于传统、源于生活,赋予了现代人的意义了。其色彩绚丽、明艳、典雅、清新;形象生动、秀丽、优美、多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管社会对工笔画的认知如何变迁,她仍然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道路,默默无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如此的“真功夫”,对于一个女画家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孔继昭一生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绘画作品,尤其是她为新中国成立30周年而创作的《上寿图》,在北京一次展销会上进行公开展出,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展览现场,邓小平同志见此画上的仙女麻姑身着盛唐服饰,雍容典雅、气韵不凡,很是赞赏并欣然买下收藏,成为一段佳话。之后,上海一家出版公司采用新工艺将《上寿图》制作成1980年大幅年画的封面,送“全国轻工业新产品展销会”展出,备受人们的青睐,引发抢购。

上个世纪80年代,孔继昭再次与杨夏林在厦门、福州举办双人展,并于1990年赴新加坡展出,获得相当成功,观者如流,好评如潮。孔继昭晚年移居美国,期间仍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的画作。

孔继昭的事业在厦门,她的作品表现情怀亦系于厦门。她以精湛技艺绘闽南的传统故事,以绚丽色彩画闽南的花草。福建人民出版社为其出版的连环画《陈三五娘》《钗头凤》《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家福》《采茶扑蝶》等,色彩明丽,气韵生动,深情诗意,尽在画幅中,人们为能收到此作品而深感喜悦。她的花鸟画《黄竹红叶》《火鸡白石》《秋塘待钓》《三角梅》等,在许多重要画展中,都以精湛的技巧和优美的艺术形式令人百看不厌,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1984年她以真挚的感情创作了《台湾蝴蝶兰》,并赋诗“台湾蝴蝶兰,生长于闽南。蹁跹舞幽壑,都是故原山”。此画后来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技压群芳,这里浸透着她的深深之情、浓浓之意!

2018年10月,厦门美术馆隆重举办“杨夏林、孔继昭及师生画展”,就在这次画展上,展出了孔继昭一生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其中许多作品都是第一次展出,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真正的艺术盛宴。

孔继昭留给我们的是崇高精神财富和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她留给我们宝贵的双份遗产,我们应永远敬仰她、纪念她,历史也会永远铭记她。

猜你喜欢

厦门美术创作
Jazz
厦门鼓浪屿之行
美术篇
心之厦门,梦想之旅(上)
厦门品小吃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