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岁末的节日很神秘

2020-05-31王帆

课外生活·趣知识 2020年12期
关键词:傈僳族蒙古族崇拜

王帆

随着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大小小的节日也接踵而至。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岁末的节日往往显得更为神秘。

特懋(mào)克——盛大的打铁节

基诺族是分布在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虽人口较少,却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特懋克”是基诺语,意思是盛大的打铁节日,这是一个为了纪念铁器的创制和使用而举行的节日。

打铁节的时间一般都在每年农历的腊月,但具体哪一天就要靠寨中长老的推算了。确定好日期,长老就会委托寨中的首席铁匠做个好梦。第二天,长老宴请铁匠,请他说出昨晚的梦境,然后举行隆重的打铁仪式。在打扫干净的房屋内,将炉子、风箱整理好,鐵匠先做一个打铁的动作,打铁节就开始啦。基诺族人过打铁节一定要跳大鼓舞,人们随着鼓点跳起粗犷的舞蹈,欢庆一年的大丰收。

热闹的节日,只为纪念最美的相遇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从西藏、云南等地先后迁来好几个藏族支系,他们在四川凉山相遇了。那天正是农历腊月初七,皓月当空,于是大家聚集起来,唱歌跳舞,庆祝这场难得的相聚。从此,每逢农历腊月初七,这些地区的藏族人民就会聚集在一起,欢庆相遇。如此世代相传,就成了今天的“俄喜节”。

到了夜间,各村寨的藏族群众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聚集在宽敞的广场上。大家围着篝火,对唱山歌,边唱边舞,热闹非凡。

因为崇拜火,所以有了“拜火节”

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崇拜火,他们认为火可以驱邪避恶,是清纯圣洁之源。由于对火的敬仰和崇拜,蒙古族自古就有“祭火”的习俗,时间久了就有了“拜火节”。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是汉族一些地方的小年,而蒙古族同胞在这天则举行“祭火”仪式。

“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会聚集在庭院中或灶前。家里的长者摆上祭品,焚香,然后点着一捆柴草,将黄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在长者的率领下,全家人向火堆磕头,祈求火神庇佑,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阔时节——傈僳族的新年

每年樱桃花开放的季节,傈僳族人就迎来了他们的年节——阔时节。“阔时”是傈僳语的译音,意为“岁首”,阔时节相当于傈僳族的“春节”。

过节前,傈僳族家家都要杀猪、舂粑粑、酿制水酒,准备过节的各式美食。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都会把第一锅的籼米粑放在桃树、梨树上。到了十二月二十日的晚上,如同汉族人民过除夕,在外的傈僳族同胞都会赶回来与家人欢聚一堂,庆祝新年。

在傈僳族古老的传说中,狗曾给人间带来谷种。因此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时还要摆出一碗饭、一块籼米粑或一块肉先祭祀狗,表示对狗的尊敬。

猜你喜欢

傈僳族蒙古族崇拜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少数民族音乐
偶像面面观
论蒙古族长调的地区性风格
我的爸爸是超人
傈僳人的阔拾节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