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化系统的空巢老人卧室环境设计
2020-05-31袁哲慧刘树老YuanZhehuiLiuShulao
■袁哲慧,刘树老 Yuan Zhehui & Liu Shulao
(1.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900;2.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广州 510000)
201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近20年,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同时占比也大。老年人口占比已上升至六分之一,其中空巢老人超过1亿。面对这一问题,国家确立了积极应对老龄化的策略,采取“两个事关”“三个结合”“四个转变”“五个着力”的方法,解决老年人社会保障、养老体系、养老事业等问题。其中老年人居住问题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根据我国国情和文化传统,老人多选择居家养老,在熟悉的环境中生活。社会工作环境的变化,使老年人在室内的活动时间明显高于室外,而日常居住行为中,人的睡眠行为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卧室成为老年人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由于心理和生理行为的转变,老年人在卧室的需求增多,对空间尺度和功能要求更高。智能化系统的不断更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卧室空间现存的问题,也为老年人提供更安全、舒适、合理的环境。
1 空巢老人的生活形态和特征
1.1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变化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活跃期到关怀期,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身体从内到外发生较大的转变。首先,表现在外观形态上,老年人的头发、皮肤、身高和体重都会发生变化。其次,身体内部功能的变化[1]。心脏血流循环变少、心血管系统老化,血管更加脆弱,影响心脏功能,易引发冠心病等病症;肺脏和胸腔骨骼的萎缩影响呼吸系统;口腔功能和肠胃功能的减弱影响消化系统;肌肉弹性下降、关节骨 骼有机物质减少,影响运动系统;视觉、嗅觉、听觉和感官系统呈下降趋势;神经传感系统功能的下降延长反射弧,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和对应激事物的回避能力减弱。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这些因素 同时基于老年人体工程学的基础进行设计,在灯光、声音环境、家居产品和空间尺寸上适应空巢老年人的需求[2]。
1.2 心理特征
空巢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认知学习能力的减弱和精神情绪的起伏上。脑细胞功能的减弱使老年人的记忆和感知出现较大的空缺,记忆的减退导致老人不停的重复发生过的动作。基于这些变化和原因,在设计中要尽量简化空间的操作动作,增加提醒和监护功能,避开记忆盲区,保护空巢老人的安全。人群少,子女的近距离关心不够,因此老人精神空虚、敏感、易紧张。精神紧张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对环境和人群敏感且交流减少,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身体的变化、感情的缺失,容易造成性格上的障碍[3]。
1.3 行为特征
空巢老人的日常活动一般具有规律性与重复性,因此根据其规律性设计空间家居及环境。日常生活有私密性和聚集性,研究其对私密性的需求,打造灵活弹性的空间。从生活方面来看,老年人活动迟缓、视觉敏感、听力下降,需要辅助工具站起,因此要关注卧室家具及辅助工具的设计[4]。从休息睡眠方面来看,老年人具有入睡快、睡眠时间短、睡眠浅、起夜多等特点,对睡眠声光环境、空间流线要求较高。
2 卧室现存问题及老年人对智能化的需求
2.1 现存问题
现有卧室大部分是建立在普通人需求基础上设计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存在较多问题。
①空间划分及动线不合理。现存的建筑中,卧室空间有两种倾向:过大的卧室会显得空旷,易产生心理的不安感;卧室过小,空间拥挤,容易产生碰撞。因此,卧室空间控制在合理的比例,留足过道、家具摆放和轮椅回旋空间。同时,老年人起夜较多、行走不便,现存的卧室大部分离卫生间较远,因此要考虑设置独立卫生间,缩短床至卫生间的流线[5]。
②存在安全隐患。卧室是老人起卧行为的主要发生地,老年人站起坐下没有可以抓握的地方,易摔倒。床具过高且不可调节,不符合老年人体工程学[6]。
③声光环境不合理。部分卧室位于背阴面,光线暗且潮湿,室内灯具过亮或过暗,开关距离远,影响情绪且操作不便。周围过于嘈杂,隔音效果和私密性不高。
■图1 空巢老人希望卧室拥有的智能化系统
■图2 空巢老人希望床具拥有的智能化功能
■图3 老年人储藏空间尺寸
■图4 卧室智能化系统
■图5 卧室智能化系统布置图
2.2 对智能化卧室的需求
现代化与技术化的手段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大突破,可以解决生活中远距离、危险性、耗时性的问题,空巢老人的生活正在面临此类问题。因此,智能化系统结合居家环境的设计是解决老年居住生活难题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调查得知,空巢老人比较关注卧室的智能控制系统、智能灯光调节系统、远程医疗系统(图1)。希望通过自动调节床具减轻活动的压力,通过智能监测和呼救系统提高睡眠环境的安全性、舒适性(图2)。
3 空巢老人智能化卧室环境设计
3.1 活动空间尺寸
根据老年人在卧室的活动方式,可以将卧室空间分为睡眠区域和其他休闲区域。要考虑老年人晚上有喝水的习惯,床侧应考虑放置床头柜,用来储藏杂物和放置水杯[7]。
睡眠区域主要家具是床具,床的尺寸非常重要,要有合适的高度、宽度、软硬度等,过低的床铺不便于起身;过软的被褥,使身体的支点增多,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老年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适当增加床的宽度,使老人翻身更加省力。由于床的尺寸没有具体的限制,根据老年人躺卧的尺寸情况,有一个基础平均数值,可弹性调节(1000mm×2000mm以上),床的高度确定为430~450mm之间。经常下床的一侧设置扶手,有助于老年人维持身体平衡,床扶手的高度设定在620mm左右[8]。
其他休闲区域,包括卧室入口尺寸和储物空间尺寸。卧室入口的尺寸要考虑轮椅可以通过的尺寸,应不小于900mm[9]。卧室存放季节性较强的不同物品,需多设置储存空间。储藏空间应考虑老年人身高和视野,避免过低和过高(图4),做到无障碍、适应性的设计[10]。
3.2 卧室的智能化系统
卧室是安全、安静、舒适的私密空间,是老年人最重要的休息场所。卧室的智能化系统包含空间系统和家居设计两大部分。为了保证老年人居住的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不仅要考虑卧室空间的安防与、采光和空气流通,老年人睡眠质量和健康监测也尤为重要(图4)。
首先,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在卧室中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调节室内氛围,睡眠模式下灯光和窗帘会关闭,夜灯的红外探测功能开启,当老人起夜时会自动亮起[11]。智能温度湿度感应系统会自动调节室内的空气,进行换气和恒温,保护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安防系统通过红外探测器和破碎探测器,监视门窗的安全性(图5)。
其次,卧室智能家居的引入。第一点,智能床具内部设置的传感器可以用来监测老人的睡眠,方便得到数据,能根据声音检测呼声并动态调整床头高度。第二点,床垫中内置空气传感器,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膨胀或收缩,动态响应身体。第三点,床身利用关节原理,可以通过按钮根据需要调节折叠的角度(图6)。第四点,床身侧设应急按钮,用于紧急呼救;且床垫具有按摩功能和控温功能。卧室的另一个重要家居是智能衣柜。自由的升降储物功能,方便老人存取物品;自动除湿恒温给衣物,防止衣柜潮湿发霉;自动感应和降噪式设计,可以轻触开启柜门,关闭时降低噪音;柜内顶部设置感应灯带,方便老人在光线不足时存取物品[12-14]。
4 结语
在老龄化比例依然在上升的现在,国家针对老龄化现状虽推出各种政策,但空巢老人的现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智能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老龄化在现代化进程发展和老年人居住环境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目前的老年人卧室主要在家具设计上做出了改变和创新,缺乏对空间和流线的推敲,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将智能化系统应用于老年人卧室空间,既可以形成完善的空间控制系统,也可以让生活更加便捷、舒适。相信随着科技的更新,未来卧室空间将在适老的基础上,更智能化、更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