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村民需求的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2020-05-31何艳林HeYanlinYangPuWeiHo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3期
关键词:村民空间

■何艳林,杨 普,卫 红 He Yanlin & Yang Pu & Wei Hong

(1.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0000)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生产与生活的重要场所。曹海林将公共空间分为“进行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和“制度化组织、活动形式”两个层面。十九大报告提出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国家战略。受到国家的号召,各地方对乡村的建设如火如荼,而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在乡村建设中又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当前我国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建设制度扔不够完善,存在着许多发展矛盾与困境。

1 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困境

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国乡村的形成与发展是自发的,自然的“生长”,然而以往我国对乡村的建设多是自上而下的思维,为了实现乡村城市化或完成政治任务,而去套用城市的规划理论与方法[1-3]。这样的方式在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些问题的出现。

自上而下的建设很多时候不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导致全国各地的公共空间形式都大同小异,根本不能体现区域特色,很多设施的差别可能就只有新旧之分(图1)。在对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因为缺少公众参与,不能很好地解决村民的诉求,方案不具针对性,甚至出现超出当地经济承受能力的一些设计不切实际的设计方案。纵观全国虽然乡村建设全面铺开,乡村公共空间大力建设,但是村民的一切切身需求却没有得到满足。例如在夏天麦收的季节,村民无处晾晒粮食,只能占用健身广场甚至是道路(图2)。

由以上的种种现象可看出,在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和建设时,村民真正因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不管是制度引导的政策产物还是利益驱动的政策设计都不是符合乡村的真正道路,而基于村民需求的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研究才是非常有必要的[4]。我们应该基于村民的需求,以人文主义和人文关怀为首要准则,调整相关策略,与村民意愿结合开发出正确的改造之路[5]。

2 尊重村民需求的必要性

2.1 村民是村庄的“主人”

村落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其形成离不开一个特定的主体,这也是村庄之所以存在的原因,那就是村民在村庄中扮演的地位。而乡村规划中涉及到多个群体,包括:村民,乡村基层自治组织,政府部门,规划设计相关部门以及外来的企业组织等等,因为各个群体的不同诉求导致这其中的情况错综复杂,比如说:村民想要更好的环境,更便捷的生产生活条件;政府部门需要将政策与需求相结合,而不仅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下的千篇一律的规划设计,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同时促进乡村发展是当下的主要诉求;对于外来企业来说,怎么样节省生产相关的成本,取得更大利益才是问题的关键。虽说村庄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命题,但是最终目的是为了村民谋取福利,村庄规划涉及到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几代几十代的教育、生产、生活、文化等等方面,因此应该以村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和着重点。

2.2 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在乡村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公众参与不仅能提高规划策略的科学性,还能提高村民对规划建设的接受性[6]。公共参与是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手段,能保证规划的合法性以及适用性,同时也是公众体验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乡村作为村民来赖以生存的环境,乡村的规划设计需要村民的共同参与,良好的乡村环境会给村民带来更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让村民参与村庄的设计,提升村民的满意度,增强村民建设村庄的积极性,同时使村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图1 乡村公共空间设施

■图2 乡村晾晒粮食的场景

■图3 调查对象性别构成

■图4 调查对象年龄构成

■图5 村民参与户外活动的形式

■图6 进行公共活动时长情况

■图7 乡村公共设施

■图8 村民对公共设施满意度情况

■图9 村民对公共设施不满意的原因

■图10 村民进行公共活动的理想场所

■图11 村民较多参与的公共活动

乡村的发展是人民智慧的象征,是村民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土地是他们的根本,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象天法地,从村庄的选址,住宅分布及样式,田地布置都是村民智慧的体现,宗族制度,乡规民约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城市的思想,制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一味地以设计师,政府的角度为主,应该让村民参与进来,制造出适应他们的生活与制度的相关规划。

2.3 乡村资源的独特性

乡村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与自然资源,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及村民集体所有,甚至于流传下来的一些民俗文化构筑物,由村民基层委员会管理过着个人所有,与城市的公有制不同,相关的主体也存在差异。同时因为乡村属于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其土地管理,资源分配属于基层自治的内容或者村民协商解决,这中间存在一些约定俗称的内容,包含又不限于住宅的朝向以及风格,街道的整体风貌,虽存在一定个体差异,但总体是当地风俗民情的体现。因此乡村空间的优化改造应属于村民自治体系的一部分。

2.4 乡村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地势复杂,环境、气候多变。不同的环境、气候造就了各地不同的文化,这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不同的村落结构特征,空间布局,住宅及公共建筑的差异性。村民适应自然并形成多彩的文化,文化造就不同的主观意愿,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行为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意愿形成了不同的产业,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空间。同样,不同的生活方式让大家选择也各不相同,住宅的分布,饮食方式的选择,都间接影响着村落结构。所以说文化是建筑、乡村空间的载体,也是村民主观意愿的体现。

3 我国各地区乡村公共空间村民需求调研

3.1 调研范围及选区思考

3.1.1 调研范围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不同区域乡村的村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笔者借助实习期间的机会,花了1年的时间走访了我国多个省份的乡村,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区域为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山东省、中部的河南省、西部的陕西省、南部的江西省还有发展较好的东南部浙江省这六个省。总共选取了20个样本村,其中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3个乡村,陕西省的3个乡村,河南省的4个乡村,山东省的4个乡村,山西省的3个乡村和浙江省的3个乡村。调研采用了发放调查问卷和访问的方式。调研范围是这几个省的样本村的农民对的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满意程度和需求愿望。

3.1.2 选区思考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然不同地域的公共空间建设情况和村民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为了将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较全面地反映出来,在我气候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乡村的人口密度,选择了分布在北部、东部、中部、西部和南部的不同省份的20个样本村,根据不同省份的横向比较更能看出农村住区的农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及需求。

3.2 村民需求调研结果及其分析

本次调研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为主、面对面访谈的方式为辅的形式对乡村公共空间活力及村民需求等信息进行了收集与整理。调查问卷包括“村民使用公共空间的现状概况”、“村民对现有公共空间的满意度”和“村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三个部分。

本着每个样本村问卷发放数量平均分配的原则,共发放了调查问卷300份,收回可利用问卷288份。问卷调查对象男性占比67%,女性占比33%(图3)。调查对象在年龄构成上反映了当下乡村老龄化问题严重的现象,调研对象中多数年龄在40岁以上,其中40岁以下仅占比12%,而60岁以上的占比达到39%(图4)。通过访谈得知,现在乡村的居住人群多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年轻人基本都在外地工作居住。而且多数家庭在年轻人的工作地或邻近的县城有自己的住宅。

3.2.1 村民使用公共空间的现状概况

对“参与户外活动的形式”调查结果显示村民最常参与的户外活动为“休憩”,如闲坐、聊天、晒太阳、乘凉、遛狗、带小孩玩耍等,占比47%。其次是占比29%的“游戏”,这里的“游戏”除了小孩子的户外玩耍外还包括成年人参与的棋牌,游戏机等活动。占比最低的就是户外健身了,仅占9%(图5)。通过和一些村民的交谈得知人们很多时候从手机、电脑等新媒体上就能获得很多消息,并且在这些新媒体上也获得了许多乐趣、度过了很多的闲暇时间,所以到户外活动的机会和时间也变少了。根据调查结果的显示和面对面访谈的反馈反映出当下乡村的公共活动方式十分单调,而且由于新文化、新媒体更多地融入现代的生活,村民的公共意识也变得越发淡薄。

随着乡村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村民的公共意识逐渐淡薄的同时也导致了公共空间活力的消散。对“进项公共活动时长”的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在户外活动的时间较短,活动时间大于4小时的仅占3%。绝大多数村民参与公共活动时长不超过两小时(图6)。村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由过去的公共化逐渐趋于私人化。

3.2.2 村民对现有公共空间的满意度

通过走访发现我国现有的乡村公共设施基本大同小异,不管走到哪个乡村都能看到健身器材、预览室、大舞台等标配公共设施。但在这些公共空间里却很少看到村民们的身影,甚至有的设施已显破旧,孤零零地摆在村中无人问津显得萧条凄凉。当然这些设施中也不乏形式主义者,一间屋子门头挂着“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室”,身兼数职。然而却大门紧闭,只能从窗户窥探其中一二(图7)。

调查显示,只有30%的村民对现有的公共设施感到满意,分别有58%和12%对公共设施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图8)。根据“村民对公共设施不满意的原因”调查显示村民对公共设施不满意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设施不够完善、环境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离家远,访谈中村民也提到更愿意在离家更近的道路交叉口、家在门前、树下等区域活动(图9)。这体现了公共空间可达性的重要性。

3.2.3 村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

通过对村民需求的调研发现,村民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多在可达性强、环境良好等方面。“进行公共活动的理想场所”的调查结果显示82%的村民更愿意到家宅门前的附近绿地活动(图10)。除此之外,通过访谈得知一些村民也很在意公共空间的绿化环境,如果有可以玩耍、视线通透、绿化优美的场所,他们更愿意到到户外去活动。对“村民较多参与的公共活动”调查显示村民更多参与的是休憩活动占比79%,参与集体事务需求也很高,如赶集、家庭、婚、丧、嫁、娶等(图11)。通过访谈了解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南部地区的村民渴望一些新的娱乐方式来丰富生活。

4 基于村民需求的乡村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4.1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

通过调研发现不同地域的公共空间建设水平情况存在着较大差异,村民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要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纳入地域特征,根据不同地域的发展要求对公共空间建设进行合理规划设计,避免大统一,无特色的问题,创造出既满足村民需求又包含地域要素的公共空间,树立良好的乡村形象[7]。

对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公共空间的规划应采取保障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策略。公共空间的形式和公共设施的配置都应满足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质量。对于中等发展水平,公共空间建设满足基本需求的地区,应在现有基础上补充不足部分,达到补充和改善的目的,从而提高公共空间的服务水平。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积极丰富乡村住区公共空间形式,采取创新拔高的策略,满足村民对更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4.2 提倡公众参与,构建和谐乡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8]。村民是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者与使用者,想要建设出符合村民需求的乡村公共空间,就有必要让村民参与其中。村民不应仅仅是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者,更应该成为公共空间优化的参与者与推动者[9]。公共参与不仅能满足村民的需求还可以发挥他们的力量,在设计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出谋划策,在建设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提供劳动力和资金等方面帮助。在规划建设乡村公共空间的过程中,大力提倡并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乡村。

4.3 积极拓展公共空间新功能,促生乡村发展新动力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流与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使得公共空间不再只是休憩与社交的场所,还成为了资源共享和功能整合的综合性空间[10]。因此在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结合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大胆地拓展公共空间的新功能,例如针对娱乐的需求不再拘泥于棋牌室、阅览室此类空间形式,可以为村民提供学习才艺展示才艺的娱乐场所或是线上的活动组织。引导村民了解学习更多公共活动形式,在此过程中村民可创造出新的公共场所,形成需求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促生乡村发展新动力[11-12]。

5 结语

由于乡村地区在各方面有自身的逻辑和特点,其乡村的发展和公共空间的改造与建设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绝不能照抄城市的设计。空间规划的结果固然重要,而尊重村民需求的设计,促使恢复村庄自治的机制、让村民重拾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才更有意义。所以乡村公共空间改造和建设应基于村民的需求考虑,只有满足村民的需求公共空间,才是可持续的、有活力的。

猜你喜欢

村民空间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创享空间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创享空间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