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田园守望者
——访南宁市国翠农业合作社总经理、自治区劳动模范陆坚邦
2020-05-31谢青夏莫嘉凌
本刊记者 谢青夏 特约通讯员 莫嘉凌
大名陆坚邦,微信名叫“坚持做农业”,产品注册商标“坚农”。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当看到他的“坚持做农业”微信名,作为一名农业记者,我心里就立马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感觉他一定是一个对自己事业自信心爆棚、意志坚韧的人。当与他面对面采访了两个多小时,证明我的感觉完全正确,这是一位二十年的田园守望者,不愧于刚刚获得的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这番茄那么漂亮,陆坚邦都忍不住拍照留念。
科技,是一支引路的火把
对陆坚邦的采访,是在他的生态瓜果大棚里进行。他的大棚位于五塘镇西龙村坛白坡,主要是轮换生产甜瓜、苦瓜、辣椒、葡萄、西红柿等时令蔬果。时下正是西红柿上市的季节,他的大棚里种满了各个品种的西红柿,那鲜红的果实令人垂涎欲滴。陆坚邦边走边指着那一串串丰收的“战利品”,兴奋地介绍说,这个品种叫金沙红,个大起沙,生吃做菜口感都特好,很受本地和外地消费者欢迎。金沙红产量十分可观,他指着眼前的一株番茄树对记者说,像这株起码有4 公斤果,其它的平均可收2.5 公斤果,现在每天都能批出去几千公斤,今天就批出去4000多公斤!
陆坚邦还给记者科普说,他的西红柿基本不用化肥,主要是用猪粪鸡粪或蔗渣等农家肥,大棚里极少虫害,也没有必要用农药杀虫,也没有什么污染,所以可以摘下即可生吃,他当场还特意摘下一个“示范”吃给记者看。他说由于他的西红柿科技含量高,买回去在常温条件下,放20 天都不会坏。听了陆坚邦的一番“科普”讲解,记者虽然有一些东西听不太懂,但总觉得他本人“科技含量”挺高的。可是,他说自己并没有进过一天专业学校学习,不过科技确实是他坚持做农业二十年的引领者,因为当初就是在农业科技的感召下,干起农业的!
陆坚邦是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西龙村坛白坡人,是地道的农民儿子。高中毕业时,当时广西的“南菜北运”工程正红火,陆坚邦参与了其中,有一次将蔬菜运到北方,赶巧认识了一位山东的种菜行家,当即拜其为师。陆坚邦从选种、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收获、储存等各个环节,跟着师傅一招一式地学了三个月。当回到南宁实践后,又感觉还不够,不久又二上山东跟着学了三个月,前后半年,终于“毕业”回到老家,开始种菜!
种了一段时间的菜,实践是有了,但总觉得还需要充实农业科技理论,而幸运女神又一次眷顾了他。在一次农产品交易会上,他遇上了广东农科院的一位蔬菜专家,他勤学和诚恳的态度,打动了对方,专家邀请他到广东学习一段时间。他随即带上妻子,一起去了广东跟专家学习。夫妻俩跟着那位专家,从选种、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收获、储存等各个环节,侧重于理论基础进行了一段“进修”,学成后双双把家还。
山东的实践,广东的理论,给陆坚邦插上了农业科技的双翼,又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学习、实践与探索,日积月累,他掌握了一套科学的种养方法,逐渐成长为当地十里八乡一个小有名气的农业科技“土专家”, 不仅把学习掌握的科学种养知识应用于自己的生产实践上,还常常应邀去各地讲课。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姐姐、姐夫等亲友,也都在种子、化肥、农药、种植等领域里成了行家里手,他们还在基地培养了一支20多人的科技队伍,为基地保驾护航。那么多年来,陆坚邦还运用科学种养知识帮助无数人脱贫致富。他们夫妻开的农资商店的顾客大都是当地的乡亲,对于乡亲们而言,他们来店里买的不仅是农药、化肥、种子等农资产品,还等于“买”了科学知识,遇到不会使用或不认识的新产品,陆建邦夫妻总会或随时通过电话咨询,或上门现场指导,不厌其烦地教会大家使用为止,陆建邦笑称自己的农资店是“植物医院”。此外,他于2009年创办的“国翠”绿色瓜果基地,也俨然成了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站”和“试验田”,凡是引进的新品种,他都先在他的基地进行试种观察研究,等这些品种产量、质量、储藏和市场满意度都好的情况下,才向乡亲们进行推广种植。
坚持,是一种信念与情怀
坚持做农业!这对于陆坚邦,不仅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也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坚定信念与家国情怀。坚持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二十年!风风雨雨的磨砺,历经多少困难挫折,尝遍个中酸甜苦辣,其中也有其它机会“诱惑”着他跳出“农门”,可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坚持做农业”的初衷,坚定不移地一路走来。陆坚邦感慨着对记者说,当年和他干农业的人,现在能坚持下来的没几个了!
陆坚邦的坚持源泉,来自哪里?
——来自一个农村孩子的朴素认识。记者和陆坚邦聊起当初干农业的初衷时,他淡淡地吐出一句:“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农民的后代干农业是很自然的事。”高中毕业后,陆坚邦和其他农村孩子一样,面临着人生何去何从的选择,那时候村里的伙伴们都热衷去广东打工,但是当他参与到“南菜北运”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在家乡搞种养,也并非没有前途,尤其是经过跟随山东师傅和广东专家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后,更坚定了他投身农业的决心。近些年来,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让陆坚邦越来越看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光辉前景,更使他铁定了“坚持做农业”的信念。他坚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家乡和乡亲们的未来,都离不开农业。在他眼里,坚持做农业,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事业,更多的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来自农业事业伙伴的相互鼓励与扶持。由于对农业科技的重视,常常去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也由于工作往来,陆坚邦认识了许多农业的伙伴,平时大家工作上相互交流学习,事业上互相帮助扶持,精神上相互鼓励打气,这些都成为了他“坚持做农业”的强大推动力。
2015年起,陆坚邦先后参加了广西农业农村厅联合广西大学农学院举办的广西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高级农民培训班等学习后,除了学到了非常实用有益的农业科技外,更重要的收获是结交了班上来自广西各地像他一样的农业创业者,如今这些同学常常与他信息交流,互相帮助,成为了强有力的事业合作伙伴与精神支撑。极大的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农业生产、销售全面提速。
——来自党和政府以及乡亲们的信任与支持。陆坚邦这二十年的坚持,更忘不了的是地方党组织和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乡亲们的信任与期待。他在家乡创业以来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五塘镇党委和政府的关注与支持。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陆坚邦全面得到了进步与提升。2010年,陆坚邦被授予南宁市劳动模范称号,2020年又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的称号,这些精神力量,更鼓舞与激励他在农业发展道路上坚毅前行。
正因为来自这些的力量源泉,强有力地支撑了陆坚邦这二十年“坚持做农业”的信念与意志,甚至达到了一种可以为此牺牲一切、痴心不改的境界。有一年村干部改选,担任了好几年村委副主任的陆坚邦,获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与支持当选村主任。这个时候,只要陆坚邦点个头同意,说不定他从此踏上一条康庄的“仕途”!可他却坚决地“婉拒”了,郑重地在“放弃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镇党委和政府,以及乡亲们对此很不舍,却又完全理解他对农业一线的那份坚持与坚信。
帮助,是一种幸福与快乐
农业创业这二十年来,陆坚邦除了自己在事业上获得不断的进步发展外,还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乃至全区各地许多村屯的农民发展种养,脱贫致富。你帮助了很多人种养致富,这对你自己的事业发展肯定会产生冲突和影响,并会有一定的损失。对此你是怎么看,又如何解决这两者的关系的?对记者的这个提问,陆坚邦还是带着他特有的朴素笑容答道:“我认为只要你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快乐,那自己就是有了收获,就不会感觉有影响或损失了”。的确,这么多年来,陆坚邦为了帮助别人,付出了许多时间、精力、心血,乃至金钱,但他二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乐此不疲。
2009年,陆坚邦投资120万元在西龙村坛白坡建设占地108亩、80 座钢架标准大棚,进行甜瓜和蔬菜大棚无土栽培;2010年3月份成立的国翠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基地+农户”为经营模式,利用自己资金、技术优势,帮助和带动乡亲们发展生态农业生产,成为当地群众发展农业科学致富的引路人。他的基地还长年安排20 到30 名工人工作,为乡亲们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周边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乡亲求教农技问题,陆坚邦总是热情接待,悉心传授。他告诉记者说,他有一个手机号码,自创业至今二十年从不更换过,是因为除了自己的工作信息往来需求,这个手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是每天要接听许多农技方面的电话咨询,简直就成了一个流动的“农技站”,所以他怕自己换了手机号,许多人就找不到他咨询,误了别人的事。这些咨询内容涉及种子、农药、化肥、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等,咨询者有熟客,也有陌生人,目前这样的电话咨询每天都在200个左右,有时还更多,但他每一个电话都耐心接听,认真解答,有的还亲自上门进行现场指导。采访那天,就被一个来自金城江的咨询电话打断,只听见陆坚邦一二三四点,给电话里的人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他跟记者解释说,这个电话是金城江东江镇里仁村打来的,他们那里的番茄生了灰霉病,向他咨询如何用药防治的。
说到里仁村,陆坚邦告诉记者,那是四年前金城江东江镇干部找到五塘镇政府,要求找一个种养能手,到里仁村进行帮扶,五塘镇政府找到陆坚邦,他当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此就利用自己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对里仁村进行帮扶至今,除了经常下去现场指导外,平时村里遇到像眼下的番茄灰霉病防治这样的难题,都会电话找他咨询,寻求帮助。经过他四年的全心帮扶,现在里仁村已经成为了当地脱贫致富的示范点,一面旗帜。2015年,陆坚邦就参加了南宁市第一批“扶贫特派员”,去到马山县三甲屯进行帮扶,为把三甲屯建设成为如今小有名气的“攀登屯”付出了一份力量。作为示范,他还留在那里一个100亩的种养基地,目前种植甜玉米和他自己培育的一个黄皮果新品种。这些年来,类似里仁村和三甲屯的帮扶点,陆坚邦还有将近十个,遍布全区如金城江、南丹、梧州、来宾、扶绥等地。因此,他经常抽空在电话里对这些帮扶点或答疑解惑,或求医问药等的农技问题予以解决,有时还要下去现场解决。有一次,南丹县的一个偏僻山村通过五塘镇干部找到他给予帮扶,他又是二话不说,带上一万多株新品种辣椒苗驱车前往,崎岖的山路,一般的车无法上山,他就改坐当地的皮卡车“摇”上山。这一次光是油费、过路费、吃住等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他全都是自掏腰包。他的善举,令当地干部群众非常感动。
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但却像一股涓涓的细流默默地为社会、为群众做着一点一滴的奉献,这就是陆坚邦——一个二十年的田野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