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挑起扶贫“大梁”
2020-05-31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近年来,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广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决战脱贫攻坚,创新发展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劣到优,构建形成了“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扶贫产业体系。通过推进产业扶贫,一批扶贫产业已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产业。2019年,广西糖料蔗产量占全国的6 成以上,桑蚕茧产量占全国的一半,木薯、双孢蘑菇、茉莉花茶、柑橘、百香果、火龙果、肉桂、松香、八角等农林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截至2020年底,广西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超过96.77%,累计带动426万贫困人口脱贫,特色产业挑起广西脱贫攻坚“大梁”。
山边,牛儿羊儿跑得欢;田间,满目的桑树绿油油;车间,蚕宝宝吐丝织出一粒粒“银茧”……
走进广西千山万壑,一幅幅战贫的画卷徐徐展开。
无产业不脱贫,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面对最难啃的脱贫攻坚“硬骨头”,广西加快发展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全区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96.94%,一个个特色产业增强了脱贫“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引来了“活水”。
产业兴,带来万家富
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在山地上,群众操弄设备护理姬松茸。“一个大棚正常需投入4万元,但在政府帮助下只需投1万元就可以了。”贫困户吴金菊的家里种植5个大棚,2019年净增收8万元。
百色市田林县地处石漠化山区,人多地少,收入渠道单一。2015年8月以来,田林县结合山区气候环境,引入姬松茸新兴产业,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在浪平镇建起姬松茸生产示范大棚。
2019年,浪平镇55个姬松茸大棚,惠及89户578人,为浪平村、塘合村的村集体经济带来收入11万元。田林县2020年全县扩建705个大棚,年产值超4000万元,吸纳170户贫困户入园承包种植,解决300人就业,实现6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以上。
东兰县传统特色油茶产业迅猛发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重要产业。
产业兴,带来万家富。
在河池市东兰县泗孟乡弄平村,油茶、花椒等种满整个山区。“过去群众主要种玉米为生,勉强能自给自足。我们通过奖补引导发展经济产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泗孟乡弄平村驻村第一书记覃肄说。
这些年,东兰镇拉岜村贫困户韦美定尝到了种油茶的“甜头”,今年又增种10 余亩。“油茶已成为我们村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各家各户都抢着种。”韦美定高兴地说。
为鼓励群众发展产业,东兰县出台多项以奖代补惠民政策,简化办理流程,降低奖补门槛,增加50%奖补额度。目前,全县已种植油茶近30万亩,基本实现“人均一亩油茶”的产业格局。
而桂平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出92家种植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形成了万亩西山茶、万亩稻虾养殖基地等“七个万”特色产业群,带动1.1万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经过几年的发展,广西创新制定县级“5+2”和贫困村“3+1”特色产业规划,构筑的“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扶贫格局,有效解决扶贫产业弱、小、散的问题。
融安县青蒿素年产量居全国第一。
昭平县黄姚古镇风景优美。
特色产业引领增收路
目前,广西已建立起以水果、糖蔗、油茶、茶叶、桑蚕、核桃、中草药、猪牛羊鸡鸭养殖等为主导的特色种养体系,不断推动产业深加工,全区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7.03%。
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砂糖橘、沃柑、金橘产区。作为广西最大宗的水果,柑橘年产值达到200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作为中国最大的蔗糖生产省区,广西糖料蔗产量、食糖产量已连续10多年占全国总产量六成以上。崇左是“中国糖都”,原料蔗和蔗糖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全市蔗农26.3万户131万人,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1800万吨左右。
广西实施油茶产业“双千”计划,截至2020年底,种植油茶面积达820万亩,成为广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之一。
百色革命老区以右江河谷为中心发展芒果产业,成为中国首个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精准脱贫的范例,6.8万户25.23万人通过种植芒果脱贫。
融安县青蒿素年产量居中国第一,约占全球的1/3。该县依托“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青蒿种植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螺蛳粉成为俏销“网红”食品。柳州市运用工业化思维发展螺蛳粉产业,把一根小米粉做成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大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广大农民因此实现稳定增收。
都安瑶族自治县按照“企业牵头、政府扶持、农户代养、贷牛还牛、还牛再贷、滚动发展”的模式,探索出大石山区发展产业的新路子,有近10万贫困群众受益,成为广西扶贫产业发展的旗帜和标杆。
引人注目的是,广西在发展种养产业的同时大打“旅游”与“边贸”牌。
贫困地区大多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广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昭平县黄姚古镇促进乡村旅游跨越式发展,带动周边村民通过销售农产品、开办民宿或在景区就业实现脱贫。
大新县探索出“龙头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拉动型等旅游扶贫模式,并通过兴边富民行动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有效推动脱贫攻坚。
2015年至今,广西利用国家边民互市贸易优惠政策创新开展边贸扶贫工作,通过创新“边贸+”扶贫模式,助推边民脱贫致富,实现产业兴边稳边固边。2020年,广西8个沿边县(市、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崇左市以做大做强口岸经济为引领,推动口岸贸易加工的快速发展,为边民提供稳定就业岗位,促进“边境贸易+跨境加工制造业+扶贫”互动发展。
东兴市创新“边贸+党建+互助组”扶贫模式,边贸互助组发展到128个,3334人参与边贸扶贫。
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七百弄鸡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产业扶贫行稳致远
只有产业不行,而打造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才能让产业扶贫行稳致远。
轻轻一扫,溯源码马上显示饲养者的信息及鸡苗出处等内容,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七百弄鸡已远销至吉林。由食材转换成商品,一个冷链物流中心就这样让七百弄鸡“飞”出大山,进入大湾区乃至全国各大城市市民的餐桌。
消毒、屠宰、分割、包装等,工人们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把屠宰好的白条鸡打包装箱。作为操盘手,大化瑶族自治县冷链物流中心2019年9月建成后,中心已加工活禽57万羽,七百弄鸡9.5万羽。
该中心主任黄旭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政府给予补贴,以正常市场价把本地扶贫养殖项目的鸡收储到冷库,待价格恢复正常后再把这些鸡投放市场,充分保障贫困户利益。
“背靠产业链,销路和收购价格有保障,我们发展有信心。”韦昌平是大化宏顺七百弄鸡养殖场技术员,也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所在的养殖场今年在3万羽存栏的基础上,将生产规模再扩大一倍,带动更多贫困户稳定增收。
从生产到高附加值的销售,大化农产品链条越来越顺。从食材到商品,冷链物流立头功。
千亩良田,风吹桑浪……在凌云县“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产业核心区平怀村,一片普通的桑园在引入景观创意和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之下,不仅实现了农田高质高产,还成为当地别致的旅游观光景点。“蚕桑+果桑”“桑枝+食用菌”“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带来更可观收益。
从桑蚕到丝绸,作为那坡县最主要的产业之一,桑蚕产业在这里已形成桑蚕茧收购、白厂丝生产、纺织绸布、炼染数码印花的丝绸加工全产业链。2020年,那坡县桑园面积12.9万亩,养蚕户15518户,其中贫困户5363户。该县已实现49个村12820户51302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