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终点发轫,设定阅读教学的起点
2020-05-30崔洪国
崔洪国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 读书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实现阅读教学的高效,首先要从阅读教学的“终点”去思考,进而明确阅读教学的“起点”在哪里。
一、阅读教学的“终点”在哪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阅读教学的“终点”在哪里?
一是让学生学会独立阅读的方法,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领悟、掌握读书的方法。
二是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培育具有正能量的合格公民。
三是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情感,感受精妙的语言,学习多种写作的技巧,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
四是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
二、阅读教学“起点”之殇
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观照阅读教学的终点,导致“起点”的设定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起点”的设定,具有教师强烈的主观色彩,体现了教师的“ 意志”,忽视了文本作者的思想和编者的意图。教师没有认真研读过课文,只是通过标题或文中的某个语句导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研读文本,造成阅读教学的低效。例如,《藤野先生》是一篇纪念人物的传记,文章通过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重点书写了自己青年时期的重要经历。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在叙述两个事件时所产生的不同情感。而有些教师把这节课的教学“ 起点”想当然地设定为“ 寻找藤野先生的美德”,于是设计出“ 通读全文,找一找‘ 我与藤野先生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分别体现出藤野先生怎样的品德”这一问题,导致与文本意图、编者意图背道而驰了。
第二,“起点”的设定,只重视“人文主题”,忽略了“语文要素”。例如,有些教师在教学《背影》时,把“起点”定位在“引导学生体会平凡的小事中呈现出的父亲对‘我的关怀和爱护,彰显了父亲爱的深刻、细腻以及‘我的真挚”上,而忽略了散文集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特质,以及散文“可以是自我情感的抒发,也可以是对社会的揭露和批判”的多元立意的特点,造成了阅读教学的低效。
第三,“起点”的设定,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知识建构,忽视了学生的质疑和生成。阅读教学的“起点”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现状,重视学生的质疑和生成。例如,教学《芦花荡》一课时,教师问学生通读全文后是否喜欢“老头子”的性格,绝大多数学生答“很喜欢”,一个学生答“不喜欢”,却被教师忽略了。其实文章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展开的。如果“他”不是过于自信和自尊,就不会有悠闲的心情编算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就不会有大菱的受伤,就不会有第二天的报仇雪恨……如果教师当时抓住答“ 不喜欢”的学生生成的问题,追问一下“ 为什么”,然后再引导学生探究主人公“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表现,学生对这位老英雄形象的理解就会更加丰满。
三、恰切设定阅读教学的“起点”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要做到从“终点”思考,从而设定恰切的“起点”。教师要心中有课标、有文本、有学生。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必须是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必须是符合学生成长需要的。
1. 从教材和文本中寻找阅读教学的“起点”
(1)单元导读和课前提示语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前有“单元提示”,每篇课文前也有提示语。这些文字除了有激发阅读兴趣的功能外,主要还是提示学生学习的“ 双元”要素。这些都可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例如,在教学《春》时就可以根据单元导读的提示,设定本课的教学“起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读和停连,看看课文描绘了哪些春日图景;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的妙处在哪里;发挥想象,另写一两个比喻句来描写春天。
(2)意蕴丰富的文章标题
标题是文章之眼,包含着丰富的意蕴。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标题,把研究标题作为阅读的“ 起点”,并由此入手带着问题去读文章,也是提高阅读实效的良好途径。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作为课文的标题,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位教师反问道:“ 走一步,再走一步,不就是走两步吗? 作者好像连‘一加一等于二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这样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教师把文章题目作为教学的“ 起点”,寻觅恰切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求解,让学生在质疑、释疑、概括、归纳中获得思维的训练。
(3)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教师应该善于在隐性的文本语言中发现教学资源,确立教学的“起点”。例如,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作这样的教学设计:“请同学们看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两段话中有个相同的句子——‘我们要好好地活。作者为何反复提到这个句子?阅读时语气应该有怎样的不同?其间他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
另外,文后的“ 课后习题”“ 拓展训练”“ 积累与运用”等,也都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资源,也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起点”。
2. 从教师对文本的研读和学生对文本的质疑中寻找阅读教学的“起点”
每个读者对文本都会有其独特的体验与感受。阅读教学“ 起点”的设定应建立在尊重教师感悟和学生体验上。
(1)教师对文本的“独到”发现
教师对文本的精心研读,往往有独特的发现。这些发现完全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 起点”。例如,一位教師教学《老王》时,起初觉得文中第一段文字“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写得很啰唆,而当他细细研读后,发现这段文字独具匠心,满含作者的智慧。于是,他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把第一段中的“ 他蹬,我坐”删去,意思也不会发生变化,但作者为什么这样强调,其用意是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这个“ 起点”问题通读全文,很好地理解了作者的用意,领会了文章的构思之美。
(2)学生的质疑和生成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时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阅读学情问卷”,然后在备课时认真整理“ 阅读学情问卷”“ 预习收获”“ 预习困惑”等,发现学生的困惑和质疑中具有共性的问题,将其当作阅读教学的“起点”。如在教学《故乡》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 闰土前后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年闰土见到‘我时,为什么露出欢喜而凄凉的神情,却不作声”“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文中一层‘ 可悲的障壁指的是什么”等。把学生的这些疑惑作为本课的“ 起点”,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分析品读通过对比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探究造成人物隔膜的社会原因;领会通过关键语段及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主题的方法。
将学生的困惑和质疑作为阅读教学的“ 起点”,从而确立教学目标,“ 以学定教”,教学会更具聚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