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文学比较”教学外国文学篇目

2020-05-30孙晓博

语文建设·上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诗节拜伦普希金

孙晓博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理解多样文化。通过学习语言文字作品,懂得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并设立“跨文化专题研讨”学习任务群,“研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人类文明史上多样文化并进的事实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新课标的修订、出台,使作为“多样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及重要载体的外国文学在中学阶段的意义、价值及地位得到进一步凸顯。

作为意识与方法的“文学比较”,能够极大地拓展中学语文教学思维与学习思维,更新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使教师与学生可以跨越教材的限制和文化的隔阂,更深层地进入外国文学教学与学习,走向“多样文化”。我们试以多次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普希金名篇《致大海》为例进行分析。

一、《致大海》与他国文学的横向比较

《致大海》与英国文学。《致大海》第十、十一诗节陈说英国诗人拜伦的死亡,高歌拜伦的自由精神,认为拜伦与大海融为一体,彼此彰显:“你的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他身上凝结着你的精神,/像你一样,磅礴、忧郁、深远,/像你一样,顽强而又坚韧。”(杜承南译)拜伦一生与大海有着紧密的联系,多次涉足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亚得里亚海、爱琴海、黑海海峡等,他自称“大海之子”,创作了丰富的海洋诗篇,如《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海盗》等,最后漂洋过海为希腊之自由而献身。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普希金的《致大海》与拜伦以及拜伦的海洋诗篇进行比较,一探异同。这样一方面能够深化学生对《致大海》中“拜伦”形象的了解(普希金为什么将“拜伦与海洋”视为一体,为什么以海洋书写拜伦、以拜伦彰显海洋)并激发学生对拜伦生平和创作的兴趣(拜伦有着怎样的海洋经历与海洋创作),另一方面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普希金《致大海》创作特征的认识(普希金与拜伦笔下“海洋”的不同之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注意普希金与拜伦创作的关联,即拜伦对普希金创作的影响(普希金与拜伦笔下“海洋”的相同之处),从而既保障了学生深入教材理解文本,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致大海》与中国文学。普希金《致大海》对中国新时期作家创作的影响是广泛的,仅同名诗就有郭小川的《致大海》、孙静轩的《致大海》、舒婷的《致大海》、王久辛的《致大海》等。除了这四位诗人,还有不少作家深受普希金《致大海》的启发与影响,如军旅诗人纪鹏在《说不尽的普希金》一文中谈论了他对《致大海》的喜爱以及《致大海》对其诗集《蓝色的海疆》的影响。教师在讲授时,可以将普希金《致大海》与我国的同名诗作、海洋诗篇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更加翔实地了解到经典作品穿越时代、跨越国别的永恒魅力,以及“海洋”意象在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不同时代语境圈中的多元意义与丰富价值。

《致大海》与海洋文学。海洋文学历史悠久,成果众多。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把普希金的《致大海》放置在海洋文学(海洋故事,文学片段)的整体语境中进行考察、比较,探析普希金的“海洋”较之于他人的“海洋”的异同,思考普希金是怎么书写海洋的,普希金的海洋呈现出怎样的意义特征等问题;同时可以由普希金的《致大海》延伸到世界“海洋文学”“海洋文化”,让学生探寻海洋文学的发展、特征,真切地了解多样文化中的“海洋文化”。

《致大海》与他国文学的比较,是将《致大海》放在外国文学的整体语境中进行考察。可以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外国文学内在的关联性以及《致大海》的独特性与经典性,能够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二、《致大海》与普希金其他诗作的纵向比较

中学语文教材选取的普希金作品主要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初中)和《致大海》(高中)。两篇作品并不能充分反映普希金的创作成就,学生两个阶段的学习也不能充分领悟普希金的创作风格。当然,在中学课堂上讲解普希金的所有作品也是不可能的。针对这一问题,“文学比较”意识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致大海》与普希金其他诗作比较的方法,以《致大海》为基点透视普希金及普希金的创作。比较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形象、题材的维度。普希金一生创作了众多以海洋为主题、题材的作品,《致大海》是其中之一。从“海洋”的角度将这些作品进行比较,探讨“海洋”意象在普希金创作中的演变历程、意义价值及表达技巧,可以使学生能够从普希金的创作轨迹以及“海洋”的角度认识《致大海》和普希金。

自由主题的维度。普希金是自由的“歌手”,他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短剑》《囚徒》《“真羡慕你呵……”》以及《叶甫盖尼·奥涅金》(部分诗节)等作品强烈地歌颂“自由”,表达对“自由”的羡慕与渴望。从“自由主题”的维度展开比较,探讨普希金的自由观念以及写作《致大海》时普希金对“自由”的感知和表达,可以使学生更加精准地理解《致大海》的主旨。

地理的维度。《致大海》是普希金与南方、黑海告别之时所作,诗中的海洋既可以看作具有象征意义的泛化的“海洋”,也可以看作具体的实在的黑海。普希金在南方以及离开南方后,创作了不少涉及黑海的诗篇,如《“渐渐稀薄了,飞跑的层云……”》《“谁看过那地方……”》《塔夫利达》《“我知道那个地域……”》以及《奥涅金的旅行》等。将《致大海》与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可以使学生了解不同作品中的“黑海”形象及呈现方式。同时,除却黑海,俄国地理语境下的波罗的海、白海、亚速海、里海都进入过普希金的诗篇,如《青铜骑士》《瓦吉姆》《“有时候,当往事的回忆”》《波尔塔瓦》《斯金卡·拉辛之歌》等。同样可以将《致大海》与这些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由《致大海》走向普希金笔下的俄国地理海洋,了解俄国地理以及普希金对祖国地理的描绘。

通过这样的比较,以点带面地折射了普希金的生平、创作历程,有助于学生从微观及宏观角度把握普希金及《致大海》。

三、《致大海》不同译本之间及文本内部之间的比较

《致大海》中译本比较。中学语文教材收录的外国文学篇目都是汉语译本。考察《致大海》的汉译历程,可以发现:该诗在1933年由温佩筠翻译以后,出现了众多译文版本,如孟十还、戈宝权、查良铮、冯春、刘湛秋、杜承南、刘文飞、邹致平、汪剑钊等人都翻译过《致大海》。教师讲授《致大海》时,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译文版本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译本比较,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致大海》的理解与领悟,又可以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学译文的甄别与鉴赏能力。

《致大海》文本内部比较。目前的《致大海》教学都是按照段落划分的方式进行解读的,缺乏比较意识,导致文本形象分析不足,主题把握不够深入。可以从版本、形象的角度展开《致大海》文本内部的比较,重新审视这首诗。据1959年文学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普希金全集》注释可知:《致大海》与诗人即将离开敖德萨去往新的流放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有关,诗人在敖德萨完成了最初的版本(没有拜伦与拿破仑的诗节),在米哈伊洛夫斯克完成了关于拜伦和拿破仑的诗行,第十三诗节在普希金生前没有得到完整呈现,1825年,它仅仅以“世界虚空了……”的诗句出现。在1826年的第一本《普希金诗歌集》中,第十三诗节得到了扩展。普希金的草稿印证了此说法:据最初的清誊版本可知,诗歌原来只有七个诗節,即最后定本中的第一、二、三、六、七、十四、十五诗节以及补充的第四、五、八诗节;随后在米哈伊洛夫斯克补充了关于拿破仑、拜伦的诗节(九、十、十一、十二)和第十三节的第一行。由此可知:诗人当初的版本中只存在两个主要形象即“我”与海洋,而经过后来的补充,由两个扩展为四个——“我”、海洋、拿破仑、拜伦。如果说最初版本中的海洋是自由的象征,而“我”渴望自由,对大海依依不舍,文本传递出了两个层面的“自由”——体现自由与追求自由,那么拿破仑、拜伦的引入,增强了文本对“自由”表达、思考的广度与深度。经过形象比较可以发现:大海奔放无羁的自由与“我”徘徊彷徨的不自由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成了文本的第一层张力。文本的第二层张力存在于拿破仑与拜伦两个形象之间,环境的孤独(孤崖、坟墓)、内心的孤独(回忆沉浸在冰冷的梦中、长眠在痛苦中)衬托出拿破仑的“冰冷”(自由与奴役);相比于拿破仑的“冰冷”、孤独,拜伦如同风暴一般离世人而去,留下了桂冠,留下了哭泣的自由以及汹涌的海洋,拜伦的底色为“热烈”“激烈”(自由与解放)。拿破仑与拜伦象征、体现的自由并非“同一”的自由,一“冷”一“热”的对比,似乎也指示了诗人的选择。《致大海》文本内部的比较凸显了作品形象、结构、主题之间的内在张力,有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情思及表达。

综上,“文学比较”在中学语文外国文学篇目教学中有着多种应用方式。“文学比较”的介入,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中学语文外国文学篇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理解多样文化”、深化文本解读、调动学生积极性、拓展学生知识面有着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诗节拜伦普希金
壮英童谣体式之比较
野外,心中的一方“静”土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采薇》里的深情
解读敦煌文献B464:67之回鹘文诗歌
我曾经爱过你
我曾经爱过你
拜伦拧巴的情感世界
惠勒与电风扇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