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思维关注生成让数学更具生命力
2020-05-29叶群芳
叶群芳
【摘 要】一年一度的“把握学科特点 构建高效课堂”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青年教师纷纷潜心钻研教材,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精心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流程,反复推敲锤炼课堂教学语言,制作精美的直观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中生成的精彩瞬间让人回味无穷。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青年教师为打造高效课堂而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换思路;换问法;捕捉精彩瞬间;有生命的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落俗套、贴近学生,换一种思路、换一种问法、敏锐地捕捉课堂生成的精彩瞬间,让数学课堂更具生命力。
一、换一种思路,生发无限的精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起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的作用。一般的常态课,教师习惯使用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既实用又高效;低年级的公开课,教师喜欢采用游戏导入,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次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有三位教师讲授“三角形的特性”,同课异构让我们看到每个人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后所焕发出来的个性魅力。
第一位是个思维清晰、思辨能力强的女教师,在让学生说说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后,她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析,分析某些图形不是三角形的原因。图形1:不是三条直直的边;(板书三条线段)图形2:没有封闭;(板书围成)图形3:是三角形。分析过后呈现完整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通过这样的辨析,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理解得很透彻。
第二位是个经验丰富且作风老道的女教师。多年一到六大循环数学教学使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掌握得很到位。这节课的学习,她采用的是复习法导入新课,复习的却是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的第一个知识点:三角形的各部分特征。也許你会很奇怪,教师为什么会将新知作为口答题直接呈现,这就是这位教师对教材不一样的解读。她在之前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已经将这些知识点予以渗透,而且关于三角形的特征,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基于这样的认知基础,将它作为复习题直接呈现,学生一点儿都不会感觉突兀,省时且有效。
第三位是个头脑灵活、思维活跃的男教师。他的课堂总是充满灵气与个性。他采用问题法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把摇摇晃晃的椅子,提问:怎样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出教师想要的答案:在凳脚处加一根木条。教师话锋一转,导入新课:学了这节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这么修的道理?并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回到这个情境,让学生回答修的理由。首尾呼应,完美收场。
三种切入方式,三种思路,第三位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改变教材认知顺序,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总之一切以学生为主体,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换一种思路,采用问题法导入更适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也就成就了课堂不一样的精彩。
二、换一种问法,赢得知识的水到渠成
“三角形的特性”这节课知识点分三个部分:一是三角形定义的揭示,三角形各部分的特征;二是三角形高的认识与画法;三是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感知。对于三角形定义的揭示三位教师各显神通,有辨析、有摆小棒在操作中揭示定义。然而听课者总感觉定义的揭示不是很顺畅,有生拉硬拽的感觉。分析原因,三位教师都是先揭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再完善定义,学生自然将特征当成定义来总结,于是教师便使出浑身解数往正确答案上拉。学生不明就里,听课教师也感觉极不自然。有人“一语惊醒梦中人”,他说咱们换一种问法,让学生告诉教师是怎样画出一个三角形的?在画的过程中逐渐将关键词“围成”的意义揭示出来,这样三角形的定义便自然呈现、水到渠成了。
换一种问法效果有多好,第三节课的课堂给了我们满意的回答。首先画一画以前学过的三角形,学生自由画图。接着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三角形的?学生回答:先画一条直直的线段(板书线段),沿着线段的一个端点,改变方向又画一条线段,再将剩下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板书围成和首尾相连),就画成一个三角形。师问:一共几条线段?(板书三条)完善三角形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首尾相连)的图形就是三角形。换一种问法,三角形的概念揭示便一气呵成。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一头雾水,其实就是教师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换一种问法,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捕捉学生的创造瞬间,演绎充满睿智的数学课堂
在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中,有一位教师为我们呈现了她的一堂课“重叠问题”,教师巧妙地使用呼啦圈,让韦恩图在学生的手中自然创造,到目前为止是我们见过的最简洁、最高效的呈现方式。让我们一起来回忆那精彩的瞬间吧:同学们,请拿到黄叶子的同学站到黄色的呼啦圈里,请拿到绿叶子的同学站到绿色的呼啦圈里。有一位同学既拿到黄叶子又拿到了绿叶子,她之前已经站在了黄圈里,现在是该走到绿圈里,还是该怎么办呢?正在她举棋不定之时,一位站在绿圈里的男生轻轻抬起绿色的呼啦圈将小女孩套了进来,小女孩便成了既在黄圈里又在绿圈里的人。韦恩图在小男生轻轻一抬中被创造了出来。我认为此时教师若能抓住这个精彩瞬间,将这个男生的无意识的创造力放大,以男生的名字来命名,并趁热打铁分析每个圈中所表示的意义,再把它画在黑板上,介绍韦恩,顺势激发学生强烈的自豪感:假如我们早于韦恩出生,那么这个图就该改名叫“××图”了。这样整节课学生都会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
我平时很喜欢用学生的名字来命名一种新的解题方法。例如,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一直是学生错误率最大的题型,在不经意间我发现班里的某同学正在以表格的形式将所有的循环小数写出来,这样相同数位对齐,大小一目了然。我马上将他的解题方法在黑板上予以介绍,并命名为“××法”。在之后的学习中,一旦遇到多个数比较大小,或者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学生都会回忆起“××法”,且错误率极低。
四、以生活为本,做“有生命”的数学
“节约用水”这节综合实践课是专家不愿涉足、公开课不愿挑选的课题,在网上很少有相关的资料。这种课型教师很容易上成科学常识课、班队活动课。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有一位青年教师在大比武中选择了“节约用水”。课上听课教师亲身体验到课堂从无生命的看数字、算结果、说感想,到有生命的体验、感受、感悟的过程。
第一次试讲时,教师侧重让学生通过计算感受浪费水带来的巨大损失。例如,在知道一个水龙头1分钟漏水0.04升后,就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一个水龙头一小时、一天、一年的漏水量;接着计算20万所学校三个水龙头一年的漏水量;进而计算出漏掉水的价值。学生都是跟着教师的指挥棒在机械地计算,仅从数据上感受浪费的可怕,没有真正用心去体验。通过学科组的集体讨论,一致认为一定要做实每个环节的体验关,让学生感受数据的“生命力”是本节课的重点。例如,在计算出一个水龙头1分钟漏水0.04升后,及时用量杯量出0.04升的水,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一分钟的漏水量很少很少,教师反问:“一分钟只漏这么点儿水啊,那漏了就漏了吧?”学生马上说:“不能,一分钟漏水是少,可是积少成多啊。”于是顺理成章地过渡到计算一个小时的漏水量,当学生口算:0.04×60=2.4升时,如果就此带过,学生的感受还是很肤浅,教师拿出三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告诉学生这三瓶水大约2.4升,并现场演示将三瓶水“哗哗哗”倒到脸盆里的过程,教室里“哇哇哇”的惊叹声不绝于耳,一个小时就浪费了这么多水,那一天会漏掉多少呢?继续计算2.4×24=57.6升,这就是一个电热水器的容量,一个水龙头一天浪费的水足够一家人洗澡了。就这样一步一步连接数据与生活的联系,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丰满而有生命力。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系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强数学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姚小育.打造小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
[2]于奋.试析如何打造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9(32).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