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打造农村儿童高品质童年
2020-05-29董凯
董凯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项时代课题。以学校为平台,从区域非遗项目入手,培养儿童作为非遗传承人,既可传承文化,彰显区域特色,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儿童活动品质,又可借非遗持久的生命力,为农村儿童打造一个多彩又有厚度的高品质童年。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村儿童;品质童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世世代代华夏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体现了区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审美和智慧,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标志之一,其特殊性在于它不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不能以一种固定的形态被保存下来。非遗保护,失去传承人就意味着文化断裂。相较于经济发达的城镇地区,在农村非遗得到了更为完善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从儿童开始,借助于学校所提供的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辉历史和保护现状,从而激发大众的保护热情,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必要的事。宽泛地说,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全面推动文明对话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是丰富儿童童年生活,提升兒童精神品质的内在需求。
一、就地选材,用非遗传承丰富活动内容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精神。民乐县地处河西走廊要塞,几千年前的四坝滩人、东灰山人、火烧沟人就开始了农业生产,诸多历史文化遗迹显示了这片土地的神奇与富饶。时至今日,我们除了瞻仰残存的古迹之外,还可以通过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进而传承区域非遗精神。
农村的孩子身上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但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和地域的限制,视野不够宽广,思维欠开拓,在让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传承非遗,守护精神家园,是一举多得的事。目前,在民乐县的许多农村小学都在传承非遗文化,民乐人吃苦耐劳、热情大方、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孩子们的身上得以延续并充分体现了出来。民乐县民联寄宿制小学,早在2008年就将“顶碗舞”引入校园,后陆续引进“腰鼓”“霸王鞭”“四家武术”,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全校师生分类进行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练习密度、强度大,落实了“学生健康体质标准”,保证学生每天活动的实效性。目前效果良好,并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也成了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二、校内传承,用非遗精神滋润儿童心灵
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不仅有助于加深儿童对非遗的认识,增强非遗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能让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种子,深深地扎根,让非遗所蕴含的精神浸润儿童心灵,滋润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使非遗文化的传承更加深远。
(一)满足了农村儿童活动的实在需求
大部分农村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由年迈的祖辈照顾。物质生活虽然得以满足,但隔代教育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大为欠缺。在校期间,由于课程安排紧、娱乐设施严重缺乏等因素,课余时间多为散漫式活动,欠缺合理有效的组织。即使是条件稍好的乡镇寄宿制小学,课余虽有教师进行指导,但也避免不了活动形式不固定、游戏流动性强等问题,很难从活动入手来填充孩子的精神世界,满足其内在需求。 目前部分小学采用的比较成功的方式是:每天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来进行非遗传承活动,安排固定的传承教师来指导。这样,大部分孩子都成了非遗传承人,随着传承时间的延长,他们会有一种非遗传承的责任感与神圣感,提高了传承效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孩子加入传承行列中。
(二)利于儿童将实践与认知相结合
每一个非遗项目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把非遗文化引入校园,便赋予了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使非遗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得以充分展现,使儿童对非遗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有着重大的作用,而这些是意识形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年来,各种大型演出日益增多,非遗传承项目作为民族瑰宝更是舞台艺术的首选。积极组织参与各种演出,一方面可以将所学转化为所能,使非遗精神内涵得以践行,另一方面可以让儿童从传承所得到的反响中更好地完善自己。
(三)推动儿童承载文化内涵不断前行
当校内传承有一定的基础、形成一定的规模时,会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密集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加上家长对孩子成长的高重视度,促成了其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传承效果越明显,覆盖面越广,影响力也越大。孩子的成长是多层面的发展,而成长的进度与效果一取决于自身,二取决于环境。当一个孩子经常获得来自各方的关注与认可时,会更有自信心和积极性,当他明白通过自身践行和努力能产生巨大影响、具有深远意义后,会更加正视自己、重视传统文化。非遗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打造着他。
三、三位一体,用非遗持久的生命力增加童年厚度
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部分。校内传承非遗精髓,校外家庭大力支持传承,社会多方面认可传承,三者合力,非遗的影响和传承必要性持续升温,就赋予了非遗持久的生命力,传承非遗的儿童的童年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厚度和温度。
(一)校内传承激发儿童潜质
不同的传承项目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传承要求,选择符合儿童年龄和性格特征的项目进行传承,会使他们自身的潜能得到有效的激发。在传承的过程中,不管是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是审美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发展。比如民乐“顶碗舞”,系统的长期的“顶碗舞”训练不但能使学生形体姿态变得挺拔、端正、健美,而且经常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里翩翩起舞,可调节情感忘却疲劳,使学生的身心和大脑获得充分的休息;此外,因为它融体育、舞蹈、音乐为一体,其综合性、艺术性很强,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在练习和跳舞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二)家庭支持提升儿童动力
非遗传承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少不了家庭的支持,这种支持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作为非遗小传习者,当他们的技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经常代表学校和地方参加各类演出,这时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和理解,会让他们觉得传承不是负担,不单单是一种活动,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责任感会逐渐形成,传承兴趣会日益浓厚,参与的动力会越来越足,效果会越来越好。这种动力会有效且持续影响校内外的系列活动。
(三)社会认可增强儿童自信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越来越受到关注,影响日益增大。民族瑰宝不可遗弃,千古精华不可丧失,民族精神不可沦丧,因此不管校内还是校外,传承热潮日益高涨。民乐县许多小学的非遗传承都已引起中央电视台的关注,多次深入校园进行采访和节目录制。农村孩子本身见识不够广,阅历不够深,接触面不够大,在传承过程中,社会对他们中肯的评价和认可,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会使他们认识到非遗的影响,而这些不但使非遗文化在他们身上得以展现,更重要的是非遗精神会伴随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这对农村儿童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儿童的年龄与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比成人更容易对新鲜的、具有挑战性的事物产生兴趣,也更具有创造性。他们传承动机纯,传承意义大,是非遗活态传承的后备力量,是区域非遗传承的首选。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积累以及对区域文化特色的深入了解,非遗内涵会在他们心中深深烙印,这种印记不但给农村儿童的童年增添了色彩,且必将伴随并影响他们未来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克利,胡艳.充分发挥地理标志作用 强化非遗项目保护传承[J].美术教育研究,2014(13).
[2]何微.非遗进校园的重要性、途径及存在问题——以非遗进中小学校园为例[J].黄河之声,2019(15).
[3]张继林,陈德艳.非物质文化遗产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影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6).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