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2020-05-29徐炳磊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危重症安全性有效性

徐炳磊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作为本次临床资料,治疗时间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择其中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运用常规措施,余下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了解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原因;对比建立绿色通道前与后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其他、不明原因方面情况均具备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输血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手术率、病发率、以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更为显著,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提高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急救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安全性;有效性;分析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为急诊科较常见的一种危重症,早期诊治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抢救成功率。急诊绿色通道主要指的是医院为抢救危重症患者所设置的快捷服务系统,主要涵盖院前急救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检验科、抢救室、及输血科等。通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利于快速抢救危重症患者,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对此,本文主要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现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作为本次临床资料,治疗时间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选择其中5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余下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参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37.2±5.6)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38.3±6.2)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措施[1]。研究组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主要内容体现如下:①建立绿色通道专门小组,由科室主任与护士长直接领导,主要负责院前急救部与急诊科衔接协调、调度急诊抢救小组成员,优化协调抢救环节,缩短出血病人在急诊留观时间。记录运用绿色通道患者的人数、疾病类型以及就诊时间等。②运用绿色通道实施抢救,通知输血科、内镜室及消化内科等相关部门提前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确保患者抢救期间无阻碍因素,并针对患者出血状况,实施针对性处理措施[2]。观察患者监护生命体征、血压以及尿量等真实变化,根据情况予以患者右旋糖酐、糖盐水、血浆代替品以及林格液等[3]。针对失血量确定补血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向患者胃囊注气200~300ml,压力5.32~6.66Kpa,至外牵引,压迫患者靜脉曲张,充气食管囊100~150ml,压力4.0~6.5Kpa,压迫静脉曲张。③跟踪患者转归,记录治疗结果,以及患者至医就诊和整个治疗时间。对于开通绿色通道的患者,可先予以检查治疗后交费,医院相关科室需全力配合开通绿色通道[4]。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原因,分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其他、不明原因这五项内容。②观察建立绿色通道前与后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情况,分为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输血量、手术率、复发率、病死率这六项指标。手术率、复发率、病死率均=实际例数/本组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消化道出血情况

两组患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其他、不明原因方面情况均具备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建立绿色通道前与后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情况

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输血量,手术率,复发率,病死率等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可见,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性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3 讨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指的是屈氏韧带以上的十二指肠、食管、胆管以及胰管等病变而引发的一种急性出血。临床症状表现为血便、呕吐以及黑便等,若出血量到达一定程度,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5]。

急诊患者病情均复杂,流量大,且多数情况均十分紧急。开通急诊绿色通道,能够彰显出急诊的“高效、迅速与优质”内涵,增强急诊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让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患者能够接受最为安全,最为有效的临床救治,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成功率,降低手术率、复发率及病死率。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病变、其他、不明原因方面情况均具备显著差异;研究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平均输血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手术率、病发率、以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

总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十分显著,不但利于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平均住院费用,降低平均输血量,也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危重症急诊中,可有效开通绿色通道,并推广此模式。

参考文献

张晨旭,胡芳,史刚刚.内镜止血术治疗老年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及再出血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2):5508-5511.

刘畅,刘亚军.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2019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11):1296-1302.

陈红斗,王梦雷,王旭,高山,余舒乐,郑芳芳,杨晴晴.国产与进口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9,39(18):1873-1875.

温必盛,杨维忠,崔光锐,蔡仁颂,王佩茹.双气囊小肠镜在老年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8):4467-4470.

何高丽,曾涛,张炜,张晓燕,张琳,袁兰芳,徐丛剑.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就诊“绿色通道”及信息化建设[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38(06):340-343.

猜你喜欢

危重症安全性有效性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