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

2020-05-29吴广褚兴彪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传统节日创新

吴广 褚兴彪

摘 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民族最具特色与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国人来说一直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近几年来,受外来文化冲击、节日氛围下降、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节日开始呈现出了逐渐衰弱的趋势。基于此,文章结合传统节日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创新的现实意义展开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传承创新建议,希望能够让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在未来继续传承下去,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硕士专题教改——以广西为例”(JCY2018017)研究成果。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不能仅靠简单的宣传与倡导,而是要明确传统节日文化衰弱的根本原因,正确认识其传承创新的意义,并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制定出針对性的传承创新措施,为未来的传统节日文化发展指明方向。

一、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传统文化长期继承

传统节日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纪念日或仪式活动,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统文化在经历长期发展后所形成的特殊文化符号,通过对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文化的传承,我们不仅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文化的神秘与魅力,也能够在体验节日、参与节日活动、感受节日氛围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及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这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是十分关键的。例如:在端午节,我们可以了解先秦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投汨罗江的故事,并由此延伸到中国民族的悠久历史以及璀璨诗歌文化;而在中秋节,我们可以了解到嫦娥奔月这一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传说,并由此延伸到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古代神话故事,并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节日将这些故事代代传承下去。由此可见,在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下,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会自觉成为传统文化的探索者与传承者,只要传统节日文化未来能够在持续的创新中一直传承下去,那么传统文化的长期继承也会成为现实[1]。除了春节、中秋节等传承自汉文化的传统节日外,很多少数民族也有着自己的节日,在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剧的今天,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危机,而如果能够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传承下去,并结合时代特点对其节日文化进行创新,那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同样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例如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广西龙胜地区的红瑶(瑶族分支)晒衣节,当地的瑶族人不仅会做酒曲、曲拌醋,还会将漂亮衣裳全部晾晒在廊檐之下,并举行红瑶药浴、红瑶传统婚礼、木匠工艺竞赛、梯田燃放烟花等民俗活动,而在举行这些节日民俗旧俗与各种民俗活动的同时,也会为瑶族饮食、婚丧嫁娶、民间艺术等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巨大帮助。

(二)提升民族凝聚力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受各种社会矛盾的影响,其爱国主义思想已经变得十分淡薄,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崇洋媚外的思想与行为,而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则可以使这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能够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越性,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创新与传承,人们能够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而在这种每一个个体所共有的民族情感维系下,整个民族的凝聚力也会随之提升。另一方面,不同传统节日虽然具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但无论是春节、中秋等节日中对阖家团圆的企盼,还是清明、重阳等节日中回乡祭祖扫墓、登高踏青的仪式,都充分体现了对家乡、团圆的重视,而这种蕴藏于节日文化中的思想内涵,也同样能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提升。另外在我国的很多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各民族经过上千年的交流发展,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部分节日也逐渐成为了多民族所共有的传统节日,因此,如果能够对这类传统节日文化进行创新性传承,那么不同民族间的凝聚力同样会得到巨大提升。例如广西宾阳县,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为炮龙节,这一节日有着三百余年的历史,但却并非是某个民族所独有的节日,而是一种综合性民间节庆,每当节日来临,当地人无论是汉族、壮族还是其他民族,都会扎起炮龙张灯节彩,并举行“彩架游行”“炸炮龙”“钻龙肚”“抢龙珠”等节日庆祝活动,在这种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环境氛围下,各民族间的凝聚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三)提高公众道德修养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仅包括各种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也蕴含着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与优秀思想道德观念,而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这些习俗与思想道德观念则可以对公众起到思想道德教育作用,使人们的整体道德修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例如,重阳节有着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的习俗,人们在坚持沿袭这一传统习俗的同时,自然也就会形成尊老敬老、孝敬父母长辈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而在端午节,通过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歌颂,则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向人们强调爱国的重要性。

二、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深挖节日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并非是单纯的过节,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今社会,很多人虽然继承了春节、中秋、端午等节日的仪式与习俗,但却忘记了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很多小孩子对节日的记忆甚至仅有“压岁钱”“串亲戚”“看春晚”“吃月饼”等简单的符号,这样的节日文化传承显然是非常失败的[2]。因此,未来我国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存在于某些形式,而是要深挖节日文化内涵,通过政府的宣传倡导以及学校、单位、企业的思想教育来帮助人们了解节日仪式背后的精神、思想与情感,使其能够发自内心地对节日文化感到认同,而不是因从众或人情往来而“走走过场”。例如在春节,就应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来营造国泰民安、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向公众传达健康喜乐、阖家团圆、生活美满的祝福以及积极向上、充满希望、忘记烦恼迎接新一年的生活态度,从而让人们在正能量的引导下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真正产生期待,并将自身的复杂情感寄托于其中。

(二)创新节日活动形式

在现代社会中,以年轻群体为主的很多人之所以会对节日失去期待感,主要还是由于社会上的节日氛围与自身预期相差甚远,而节日活动也无法激发自身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身边人会因节日的到来而组织其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节日也似乎与日常生活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相比于其他工作日,拥有假期的节日反而会显得更加枯燥乏味,在这样的节日体验下,人们对节日的期待与重视程度自然就会大大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未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还需从节日活动形式的创新入手,一方面积极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各种现代人易于接受的节日活动,如清明节踏青郊游、端午节赛龙舟等,这些活动在融入现代元素后,现代人接受起来会比较容易,同时也仍然能够保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能够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起到很大的帮助[3]。而在另一方面,则要深入探究不同群体的兴趣爱好与生活习惯,根据其实际需求来展开节日活动创新,使其能够在节日活动中收获良好的节日体验。例如:对喜欢玩游戏的年轻群体,可以将龙舟、粽子、月饼、嫦娥奔月故事等节日文化元素融入到游戏中来,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人们能够在游戏中感受节日氛围,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而对于喜爱文学的群体,则可以以节日为主题组织“三行诗”“猜灯谜”等节日活动,吸引其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摒弃节日“文化糟粕”

经过数千年来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虽然仍保留着很多文化精华,但也同样形成了不少的“糟粕”。例如在春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着串亲戚的传统,这一习俗本身是为了互相传达节日祝福,加深亲朋之间的情感,但在近些年却逐渐衍生出了互相攀比或是趁机送礼走后门等习俗,很多人也因此对节日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因此,未来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必须要在创新的同时,摒弃这些衍生出的“文化糟粕”,坚决抵制这些错误习俗与思想观念,使节日文化能够恢复到最初的美好内涵。如上林壮族灯酒节本为“丁酒”,是一年来家中喜添新丁后的庆贺活动,“添丁”的人家会拿出阉鸡等好菜好酒,宴请街坊四邻,祝福各家各户人丁兴旺。这一习俗虽然表现了“添丁”人家真挚美好的祝福,但在古代封建旧俗中,却存在着重男轻女的传统落后观念,对部分贫困家庭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近些年灯酒节的宴庆活动逐渐演变为由同街道社会的家家户户共同出资,当年喜得贵子的家庭则共同出鸡、鸭、猪头等,“添丁”中“丁”的含义也从男丁转变为新生儿,这不仅为社区邻里联络感情、沟通往来提供了平台,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思想观念。

(四)坚守节日仪式传承

我国传统节日通常都会与相应的仪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春节贴春联与福字、元宵节逛灯会、除夕夜守岁等等,这仪式虽然看似繁琐,但其中都寄托了很多美好的寓意,如贴倒福字有着“福倒(到)了”的寓意,而除夕夜守岁的寓意则为辞旧迎新。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这些节日仪式的传承,并在节日期间对这些节日的衍生发展、寓意、细节等加以宣传,那么节日就会拥有更强的仪式感,而人们的情感也能够通过仪式表达出来,这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发展同样是很有帮助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传统文化继承、民族发展以及公众的思想道德教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入探究当前传统节日文化衰弱的根本原因,并据此采取针对性的传承、创新策略,这样才能够让传統节日文化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小宇,周雨凡.传统节日过节现状及传承建议调查报告[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5):26-32.

[2]王隽.浅析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J].文化产业,2019(13):27-28.

[3]王桂兰,乌仁塔娜.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内蒙古城乡居民过春节方式调查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2):8-10.

作者简介:

吴广,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地域性传统建筑与现代环境设计研究、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通讯作者:褚兴彪,博士,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景观设计、设计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传统节日创新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