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问题分析与课程导学设计尝试
2020-05-29王冰心
王冰心
摘 要: 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尝试中,翻转课堂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国际经济学”课程逻辑性强、 内容多的特点使得学生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挫败感较大,无法获得系统性学习体验等。文章以课程导学为核心,尝试根据课程内容的差异,从课前、课上与课后三个阶段设计可视化的思维导图、工作纸等不同课程导学形式与内容,实现翻转课堂以学生中心的目的。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翻转课堂;课程导学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05-0042-03
“国际经济学”作为一门面向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金融等经济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由于其理论逻辑性强、内容丰富且章节关联度低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但是,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对国家级一流课程申报条件的说明中提出,高校国家级一流课程应当突出学生中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特点也在发生变化,很多“国际经济学”任课教师也开始尝试对其进行改革。
在实践中,为了保障教学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冯颂妹提出应该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三类主体的共 同努力推进教学改革[1]。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特点,罗琳等提出将网络教学平台引入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在网络平台上与学生共享课件、视频、题库等学习资料,加强与学生的学习互动[2]。许其高提出可以通过微视频的形式记录教师就某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进行的分析和讲解,供学生课下进行观看学习,吸引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3]。韩喜燕、刘伟从中美对比的角度探讨了我国高校开设“国际经济学”课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提出可以借鉴美国课堂上的专题讨论、课堂演讲和课程任务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并利用网络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4]。这些改革本质上都希望在课堂上尽可能以学生为中心,都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
但是就具体改革结果而言,效果并不理想。张剑光通过设置教学改革实验组和对比组的方式,考查了学生讲课、专题性问题研究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下学生学习“国际经济学(双语)”的实际效果,认为以上这些教学改革创新方式对提升教学效果是有效的,但效果是有限的[5]。这不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问题,而是我们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改革“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当之处。
一、“国际经济学”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
纯粹的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自学,将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进行答疑、讨论的场所。而“国际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内容涵盖范围大,逻辑性强的专业理论课,对大部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而言存在较大的难度。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前未能激发学生兴趣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产生效果的前提是学生课前与课后的认真努力。只有学生课前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才能确保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深入思考。“国际经济学”的知识特点导致学生自学面临较大的困难,很容易产生挫败感。而且这种挫败感随着内容的推进愈加强烈。对于学生而言,克服这种困难除了依靠自律以及课程考核压力之外,更多的还应该是对课程知识的好奇心而激发的强大的兴趣力。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强烈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一直承担起主动,主动学习并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但是在实践中,对“国际经济学”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时,很多时候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本意并不清楚,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定位也并不是那么清晰,没有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面对需要大量自学的具有难度的知识,产生的不是战胜困难的勇气而是逆反情绪。
教学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去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种种变化,学生也同样需要去适用这种变化。尤其这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需要学生大量参与的教学模式,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于在课堂上等着教师讲解的学生而言,在其内心深处很可能是不喜欢的。
(二)容易忽视对完整知识体系的构建
知识只有经过学习者的内化才能够真正被记住和掌握。首先是对新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过程,即对新的知识点的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构建;其次要能够将新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联系,厘清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这两个步骤,一门新的知识才能够成为人们的长久记忆,并在未来成为人们思考问题、作出判斷的依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一方面是通过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对课程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归纳提出问题,以便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讨论。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对于“国际经济学”课程而言,因内容的繁杂与抽象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课前自学时只能是一个浅显的理解,甚至是简单的背诵记忆,难以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关联思考并提出问题,也就无法完成前面所说的内化过程。学生不仅无法厘清众多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且很难与之前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建立联系,进行深入思考。另一个方面是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国际经济学”课程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事性的特点。例如在国际贸易政策部分中,关于贸易保护,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贸易政策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梳理以往贸易政策,并结合新的经济形势分析新的贸易政策变化将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深入思考。在目前的翻转课堂模式下,完全依赖学生对现实事件进行分辨和整理,已经超出了初次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学生的能力范围,如果勉为其难地去做,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疲于应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小组学习方式难以因材施教
为了更好地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课下学习负担和对新的教育模式的抵触,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和讨论,并完成作业。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面对课程内容较多且有难度的情况下,借助学习小组学生间的互相帮助与讨论,能够比独自学习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且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的互相鼓励与监督,克服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
但是这种学习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主要的问题在于不论课堂讨论还是作业,教师看到的都是小组的工作成果,甚至可能只是小组里某一个学生或者有限的几个学生的工作成果,不排除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这种情况会对积极主动完成课程要求的学生带来某种负面影响,即自己个人的成果被当做小组全体的成果,自己的努力付出被其他学生搭了便车。长而久之,面对得过且过的小组成员,那些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也可能受“羊群效应”的影响而随波逐流。一门课程失去了“最铁杆的粉丝”,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以上问题,课程导学作为一种配合翻转课堂使用的教学工具应运而生,它包括微视频、教学资料、课程工作纸、资本习题等多种形式,其中课前教学资料、课程工作纸和课程时事延伸阅读资料为主要构成。根据“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性质的不同,将整个课程分为理论性内容和政策性内容两个部分,再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课程导学形式和内容。
二、“国际经济学”理论性内容的课程导学设计
理论性内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理论知识点多而杂,逻辑性强且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和记忆。但是理论性内容是后续学习和理解该门课程中政策性内容的基础,是分析政策的工具,只有充分地理解理论内容才能够更好地体会实际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内涵。
(一)课前导学设计
针对理论内容知识点多的问题,课前导学部分侧重通过思维导图和文字的形式将课程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梳理归纳,说明其中的逻辑关系。在刚开设课程的时候思维导图的形式会更多一点。随着课程的进行,学生在更加熟悉课程形式和特点之后,课程导学将会用关键词的形式列出重要知识点,方便学生能够在课前学习的时候不会遗漏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在完成知识点学习之后,独立完成思维导图,敦促学生厘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部分的内容需要每位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学生提交的思维导图等作业,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理解的情况。需要注意把握学生课下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模仿抄袭问题,教师应该注意作业的数量及难度,以及通过思想动员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通过网络等方式随时向教师请教。
(二)课上导学设计
考虑到理论部分存在理论模型证明内容,较为抽象,这一部分的课上阶段可能没有太多的讨论,更偏向于“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的模式。但是,教师的回答应建立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课前自学阶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解答。
为了让学生的提问更有代表性,让课堂教学时间更加富有效率,这个阶段的提问采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先用20—30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填写表1所示的工作纸。通过工作纸的填写,帮助学习小组学生间互相鼓励督促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梳理审视学习效果,并提出课前内容中的问题。对内容和问题原则上要求学生标注姓名,以便于教师可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份工作纸上的内容决定了教师剩下的时间需要完成的工作。因此,一定要确保学生能够认真讨论,并尽可能详细填写。
(三)课后导学设计
课后阶段是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课程导学的设计首先要完成对前一部分内容的复习和巩固,其次再开启下一部分内容的课前阶段。复习和巩固的部分要求学生就课上内容完成或完善思维导图,并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借助习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例如借助完成对选择题干扰项的排除更加明晰理论的确切含义。完成或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可视化”的过程,并且随着课程的推进,不断延伸思维导图,逐渐形成整个课程的内容体系。
三、“国际经济学”政策性内容的课程导学设计
“国际经济学”政策部分的内容是对理论内容的延伸和应用。通过对政策部分的学习,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内容的价值。在设计这部分的课程导学时,需要注意将政策与理论相联系,在推进的同时不断回顾,从而更好地加深对政策制定依据的理解。政策部分的学习还包括要能够对正在发生的国际政治经济事件进行一定解读,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课前、课上和课后的课程导学的设计要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以上两个目标。
(一)课前导学设计
在课前的课程导学部分,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以相应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事件为脉络,帮助学生了解已有政策的具体情况及制定的依据。学习小组在阅读、讨论教师发放的资料的过程中,要各自独立完成表2所示的工作纸,厘清思路,逐步构建出对整个事件的思维体系,将思考过程可视化。
如果学生学习时间较为充裕,学习能力较好,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世界经济史相关书籍作为延伸阅读,帮助学生对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形成全面、系统的了解,也是对有效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有益尝试。
(二)课上导学设计
相比于理论部分的课上阶段,政策部分的课上阶段将更能体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师承担类似辩论赛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一个团队就国际经济事件进行讨论。首先,任课教师就课前完成的经典案例进行总结,学生就各自完成的课前工作纸上的内容自由发言讨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工作纸上最后两个栏目的内容,引导学生将实际事件与政策、相关理论之间构建联系,完成对这一部分的基本学习要求。学生对经典案例的其他解决方法这一部分内容,应该成为大家讨论的重点。在这一部分可以发掘学生对政策的深层次思考,理解已有政策的历史局限性、各个利益集团的互相博弈和对未来经济走势、国家关系的影响。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研究性能力。其次,教师筛选出适宜的时事政策和事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各自完成表3的工作纸。再通过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小组间讨论,修正完善个人想法。表3工作纸的第一行内容帮助学生厘清思路,与原有知识体系构建联系,第二行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政策目的与理论依据的理解。这个过程能够很好地达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大学课堂高阶性和创新性的目的。
(三)课后导学设计
政策部分的课后导学设计也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对“国际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不断练习用“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现实世界。因此,课程导学的内容包括要求学生课后要画出政策部分各个知识点逻辑关系的思维导图,以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搜索查找出一个与所学章节相关性最强的时政事件,进行小组讨论,完成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分析报告。
课程导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目的。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本文的设想进行实施,以检验这种方式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学习型社会要求人们有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大学教师应该适应这种趋势,并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冯颂妹.构建《国际经济学》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路与对策[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7,(4).
[2]罗琳,李丽,何婕.“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改革——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实践[J].文教资料,2016,(30).
[3]许其高.大学本科“国际经济学”课程微课制作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9).
[4]韓喜艳,刘伟.国际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改革的探讨——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潍坊学院学报,2018,(5).
[5]张剑光.《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创新探索试验[J].教育教学论坛,20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