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某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

2020-05-29雷金梦

广西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疾病谱生期住院日

雷金梦 刘 冲 张 玉 杨 磊

(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管理科,柳州市 545001,电子邮箱:649920635@qq.com)

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资源利用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缩短平均住院日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扩大医院收容量,提高医院的资源使用率和社会效益,因此,平均住院日一直是医院和卫生行政部门严格管理的质控指标之一[1-3]。长期住院会造成患者占用大量医疗资源,不仅影响医院平均住院日,也降低了医院的效益[4]。《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2016年版)》[5]明确要求对住院时间超过30d的患者进行管理,并将住院时间纳入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考核。但在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住院时间受医疗技术和患者病情影响,允许有部分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存在,但必须严格控制其数量。本研究通过分析某三级甲等(以下简称“三甲”)妇幼保健院超长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为医院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提供参考[6]。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某三甲妇幼保健院病案管理信息系统,从系统中调取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全院共计88 268条出院患者信息;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为502 690 d,平均住院日为5.7 d。

1.2 研究方法 依据住院日长短将88 268人次出院患者非等距分为10个组,并将出院患者住院日的99%分位数(≥28 d)定义为超长住院日患者[7-8]。提取超长住院日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日、住院科室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分析 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清理和汇总分析。

2 结 果

2.1 总体情况 88 268人次出院患者的住院日以3~6 d最多,占总出院人次数的55.35%,其次是<3 d,占总出院人次数的19.51%;住院天数≥28 d的患者共890人次,占总出院人次数的1.01%。超长住院日患者中,住院时间最长139 d,最短28 d,中位住院时间35 d。超长住院患者占用床日数为36 683 d,占出院患者占用总床日数(502 690 d)的7.3%;若剔除这些超长住院患者,理论上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为5.33 d[(502 690-36 683)]/[(88 268-890)],可缩短平均住院日0.37 d。见表1。

表1 88 268人次出院患者住院日频数

2.2 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

2.2.1 性别与年龄特征:890人次超长住院日患者中,男性396人次,占44.49%,女性494人次,占55.51%;主要分布在1岁及以下,占76.18%,其中新生儿患者540人次,占1岁及以下超长住院患者人次数的79.65%,占全部超长住院日患者的60.67%。见表2。

表2 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年龄分布

2.2.2 科室分布特征:超长住院日患者住院科室排名前5位依次为新生儿科、妇科、小儿外科、成人外科、儿内科。排名前5位科室超长住院日患者共817人次,占全部超长住院日患者的91.80%,其中新生儿科平均住院日最高,为44.55 d,妇科平均住院日最低,为30.90 d。见表3。

表3 超长住院日患者住院科室排名前5名

2.3 疾病分布特征 超长住院日患者疾病谱排名前5位依次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肿瘤,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疾病谱排名前5位的超长住院日患者共计753人次,占全部超长住院日患者的84.61%。其中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最高,为45.16 d,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最低,为29.63 d。见表4。超长住院日患者病种排名前10位患者共599人次,占所有超长住院日患者的67.30%,其中4个病种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疾病谱,2个为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疾病谱,1个为肿瘤,1个为呼吸系统疾病,1个为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谱,1个为神经系统疾病。见表5。

表4 超长住院日患者排名前5位疾病谱分布

表5 超长住院日患者排名前10位病种分布

3 讨 论

3.1 低龄患者是超长住院产生的重要原因 研究显示,年龄是住院日的重要影响因素,超长住院日患者多为低龄或高龄患者[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超长住院日患者主要集中在1岁及以下人群,占比达76.18%,其中新生儿患者540名,占1岁及以下超长住院日人次数的79.65%,占全部超长住院日患者的60.67%。出现这一现象与该三甲妇幼保健院是该市新生儿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相关。新生儿患者多为早产低体重儿,由于早产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发育不完善,免疫力低下,对疾病的抵抗力弱,需要进行呼吸支持、营养支持、保护性隔离等,导致其住院天数高于其他患者[11]。

3.2 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是导致超长住院的重要因素 患者的病种是住院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12]。在89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中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患者位居首位,占55.96%,平均住院日45.16 d,其中出生即入院的患者380例(占76.31%),主要为早产极低体重儿(331例)、超未成熟儿(37例)和其他疾病患儿(12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全身器官发育不成熟,生存能力低下,救治不及时或护理不当极易危及生命。此外,随着新生儿胎龄或出生体重的降低,早产儿疾病的发生率及预后不良的风险呈上升趋势[11],因而患儿住院日也呈增长趋势。本研究中位于疾病谱第二位的是肿瘤,共81人次,占超长住院日患者人次数的9.10%,其中手术患者57人次(占70.37%),术前平均住院日10.57 d。手术患者的术前检查、手术预约等环节均可导致住院日延长。此外,肿瘤患者经过化疗后抵抗力弱,家属为预防病情变化常要求尽量延长在院时间。上述情况符合该院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性质[13]。

4 建 议

住院日由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期间的住院时间3部分组成。影响住院日长短的因素可分为不可控因素(患者因素、社会因素)和可控因素(医院内部因素),医院常难以控制不可控因素,更无法在短时间内改进,因此控制住院日,减少超长住院日患者比例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可控的医院内部因素上[14]。

4.1 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5]中的标准严格界定住院日,强化医务人员业务培训,规范诊疗操作;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积极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住院过程中低效或无效等待时间[15]。

4.2 对重点病种进行重点管理 该妇幼保健院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疾病谱排名前三位分别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肿瘤与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因此,针对此类疾病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诊疗操作流程和出院标准,加强对以上疾病的重点管理,对所在科室进行重点监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严格控制院内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制定特殊病种住院日评估标准。

4.3 加强医联体建设 开通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渠道,能使康复期或普通疾病患者及时转到二级及以下医院诊治,一方面可以缓解三级医院的压力,使三级医院能够集中更多医疗资源救治危急重症患者,一方面可以缩短治疗后的住院时间,节省患者的就医时间、解决错位就医问题[16]。

综上所述,妇幼保健院超长住院日患者的分布特征符合妇女儿童专科医院性质。医院应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病种的管理,并利用医联体资源疏通转诊流程,以合理方式尽可能减少超长住院情况的出现。

猜你喜欢

疾病谱生期住院日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多举措缩短平均住院日效果分析
某院超长住院日患者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
某院1740例超长住院日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探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
互动式孕晚期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认知、围生期指标与分娩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