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IgA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水平的影响

2020-05-29阳雨颀廖家贤张再宝

广西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蛋白尿肌酐尿蛋白

阳雨颀 廖家贤 张再宝 韦 浩

(广西河池市中医院肾病/风湿病科,河池市 547000,电子邮箱:yuqiyang2012@163.com)

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而IgA肾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1],其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5%。虽然慢性肾脏病被认为具有可逆性,但部分患者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2-4]。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变,可伴或不伴有IgG、IgM、C3等免疫沉积,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运动后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伴或不伴有蛋白尿,或无症状持续性镜下血尿[1,5]。IgA肾病的发生率为22%~70%,预后较差[6-8]。目前,IgA肾病的诊断仍依赖于病史、伴随疾病、病理检查等的综合判定,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肌酐水平是分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寻求IgA肾病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预警指标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FGF23)是近来发现的一种与钙磷代谢调节密切相关的重要细胞因子,主要由骨细胞产生和分泌,与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9]。本研究观察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改善以及FGF23水平变化情况,并探讨FGF23在IgA肾病患者肾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IgA肾病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均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2)年龄18~80岁;(3)随访时间≥6个月;(4)24 h尿蛋白>3.5 g/24 h。排除标准:(1)肾小球数目<10个/标本;(2)肾活检估计eGFR<15 mL/(min·1.73 m2);(3)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急性肾损伤、合并肿瘤、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肝硬化、伴有脏器衰竭、各型休克、继发性IgA肾病以及资料缺失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55例,年龄(47.44±10.96)岁,体质指数(23.21±1.74)kg/m2。

1.2 治疗方法 102例IgA肾病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第1、3、5个月的月初给予静滴甲泼尼龙(辉瑞制药,批号:H20150245)1.0 g/d,连续3 d后改为泼尼松(上海信谊制药,批号:H31020675)0.5 mg/(kg·d)隔日口服维持,每日泼尼松服用量分成3次服用;疗程至少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生化指标及血清FGF23水平。空腹抽取肘部静脉血2 mL,在4℃下,2 500 r/min,离心8 min后,取上清液置于-20℃环境内保存,并于3周内检测。采用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测定血清钙、磷、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并根据血钙、磷水平计算钙磷乘积,按照2009年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方法估算eGFR[10]。测定24 h尿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FGF23水平,FGF23试剂盒购自Cusabio公司,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步骤操作,测定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血清FGF23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患者各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后患者的24 h尿蛋白以及血清肌酐、尿素氮及FGF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而钙、e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水平(均P<0.05),见表1。

表1 102例患者治疗前后各实验室指标比较(x±s)

2.2 相关性分析 血清FGF23水平与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磷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eGFR、血清白蛋白及钙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血压及钙磷乘积无相关性(均P>0.05)。见表2。

表2 FGF23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讨 论

由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其治疗方案呈多元化,尽管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指南[11]推荐糖皮质激素可以治疗IgA肾病患者,但是尚未明确针对具体病理类型等因素做出明确指导意见,也并未对治疗过程中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做出描述。Tesar等[12]对1 147例IgA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当患者蛋白尿≥1 g/d,且eGFR>50 mL/(min·1.73 m2)时,应用3~6个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更加有效地减少蛋白尿,并延缓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但关于糖皮质激素的疗效是否因蛋白尿水平、eGFR水平或病理分型的差异而不同尚不明确。Robert等[13]报告,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IgA肾病患者,其蛋白尿降低的效果好于仅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但两组对eGFR的改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本文结果显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者24 h尿蛋白以及血清肌酐、尿素氮及FGF23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而钙、eGF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组(均P<0.05),说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地减少患者蛋白尿,改善肾功能,调节钙磷代谢水平,降低FGF23水平。有研究显示,年龄、性别、血压、24 h尿蛋白、肾功能等指标是影响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因素,其中蛋白尿对预后的影响尤为明显[14];当患者24 h尿蛋白≥1 g时,肾脏终点事件的风险比上升约23.7倍,高血压时,风险上升约8.13倍;24 h尿蛋白控制在0.5~1 g时,可降低eGFR下降的风险[15-16]。因此,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可改善IgA肾病患者的预后。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FGF23水平与24 h尿蛋白以及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磷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eGFR、白蛋白及钙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而血FGF23水平与肾脏纤维化性有关[17],提示FGF23或可作为早期预测肾功能的指标。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地改善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并降低血清FGF23水平。血清FGF23水平或可成为早期预测肾功能的指标。

猜你喜欢

蛋白尿肌酐尿蛋白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尿蛋白(+),警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肌酐-胱抑素C公式在糖尿病肾病超滤过检出中的作用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