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
2020-05-28刘伟琼
摘 要:德育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格与人格素养方面发挥着无法比拟的作用,为了能更好地实现中小学德育课程工作,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中小学的德育教育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
关键词:教师;学生;德育
一、 引言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给现在的中国社会注入了许多活力。这不但让人们经济水平得到了变化,也使得人们精神面貌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是积极观念,另一方面是消极观念,这两者相互冲撞着人们的传统道德观念,比如奉献精神、集体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这些现象使得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身心健康严重受到影响,导致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出现了下降趋势,要如何才能在学校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接受比较全面教育发展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二、 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目前中小学生在德育教学课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学校与教师对学生深刻关注。他们做出的举动令人无法现想象,这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以及思考,学校与家庭都应该对学生的德育教学展开注重教育,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价值观,全面让正确认知自我,社会以及他人,进而在全面发展德育课程阶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 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手段过于单一
在中小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德育教学手段都是灌输以及说教模式,这使得德育教学的内容跟现实生活产生了分割,学生对德育教学没有兴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强制性将德育教学初衷用错了地方,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且使得学生在这种观念下转变道德理念,对学生不停进行说教方式,不可违背教师的说教。一旦脱离了教师与学校的管理,学生自己就会忘记之前曾经受到过的教育,不会再次注重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
(二)德育主体缺失
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两者间是相对的,若是条件不适合,可以将两者进行相互转换。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只是注重了传授道德规范,而不是注重学生的德育教学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以及意志都忽视了,以批评、说服、榜样和奖罚等方式,来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德育教学方式太过于强调德育的一律性,忽视了德育的个体性,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和主体发展带来了不便,使得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效果下滑。
(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未形成合力
德育教学的开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力量、更多的是依靠家庭以及社会上的力量,但是学校与家庭,还有社会的德育教学没有合力形成。比如,学校只是注重对学生实施德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家庭的教育就会缺失,父母因为在家庭中起不到教育学生德育的道德行为,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学校取得的德育教学好习惯大打折扣。当学生在家庭以及学校取得德育教学好的效果时,对社会德育教学没有充分认知,则物质化以及利益化就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做好中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工作,就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社会教学合理进行同时对学生做好德育工作。
四、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德育教学课堂中,要树立起要的形象,以学识渊博、科学育人的教学理念影响学生、感染以及教育学生。教师自身的良好品德修养,是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德育教学工作中,要对课本、教材进行研究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社会、品德、语文课中也可以渗透德育,而且数学、自然等学科结合课本内容特点,挖掘德育强化渗透。
(二)学校要紧密联合家庭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学校需要建立起与家长的联系,访谈制度,对家长做好家庭教育指明方向。家长与学校建立起来的联系方式,可以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以及德育素养,帮助家长形成属于自身的教育理念,学校要将开展德育教学活动时,要将德育活动的具体内容状况告知家长。将德育教学的重要性讲解清楚,跟家长相互配合,共同对学生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三)优化社会环境,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创造条件
德育教学在社会上受到的制约很多,影响方面也很大,若是德育离开了社会环境的依赖以及支持,中小学生的德育教学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所以,要对社会环境做好全面优化措施,引导学生在社会环境中以正确的价值观去看待事物,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与思想品德为重点,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引导学生做好教育工作。
(四)强化认知教育
德育教育的工作需要进行强化措施,关键还是在于学生对道德认知的深浅程度,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和热情。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将说教方式进行改变,将德育编绘成歌谣,或是传唱的形式教导学生,这种新鲜的教导模式会引起学生好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趣认知到德育,还可以敲开学生德育工作的心灵大门。从而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健康准備,这是十分重要。在青春期的中小学生情绪不稳定、意志力不坚强,性格不够定型,会容易遭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要对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德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对稳定情绪、自制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
(五)提高学生思想认知,规范学生行为
学生自身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最为重要的,学校以课堂为主要教学阵地,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寓教于乐、对学生正面灌输、正确引导、扎实有效的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学校德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多方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学生如何做人与做事,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抓起,从学生的作息时间、卫生以及饮食等方面要求学生,并且持之以恒,使得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增强自我管理。
五、 结语
综合上述,教师要想对学生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对学生充分认知到中小学德育课程现存的问题,采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要做好努力工作,为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以及修养提供好的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段光茂.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J].江西教育,2018(12):29.
[2]刘林生.浅析如何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J].现代交际,2019(12):122-123.
[3]覃锦玉.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应如何做好德育教学工作[J].学周刊,2015(4):90-91.
作者简介:
刘伟琼,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黄埠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