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策略

2020-05-28李霞

读天下 2020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作为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

阅读教学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理论。新课程改革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将知识以成品的方式教给学生的过程,而使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的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现代教学论认为,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怎样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意识和能力呢?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有如下一些做法。

一、 根据语文课文内容与学习兴趣的相关点,循循善诱引导探究

阅读教学,首先的是应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任何外在强制性的或是功利性的阅读,一定是片面的、肤浅的,不可能在阅读中实现心智的启迪。课堂阅读探究能否进行,首先取决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无学习兴趣的相关点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诱发学生课堂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诱导学生深入自主阅读。

该策略能否有效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要在“准”字上下功夫。平常要下功夫了解全班每个学生的不同兴趣,摸准学生兴趣点,这样,课文内容与学生兴趣的相关点便成为学生课堂阅读探究的动力源和有效的活动载体;二是要在“诱”字上下功夫使力气。不仅要不断诱发兴趣,而且以兴趣诱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读书、乐于探究。

二、 准阅读已知与未知的联结点,创设问题情景引导探究

探究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提出来均可,但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应结合课文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性、富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有了阅读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及时发现学生课堂阅读过程的认知冲突,并创设相应的阅读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阅读中已知与未知的连接点进行探究,可以促进学生在积极情感的帮助下自主地、能动地阅读、实现阅读的再创造。

三、 抓住阅读争论的焦点,鼓励大家大胆求异引导探究

同一阅读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理解,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争论有助于阅读理解的深入,有益于探究的进行。培养学生大胆求异、质疑、争论的意识品质,是发展学生阅读探究能力的前提。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进行积极引导,为每一个孩子营造争论的氛围,提供争论后及时交流、平等对话的平台,努力让阅读争论成为学生乐此不疲的生命活动。

四、 寻觅课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入时代活水引导探究

课堂阅读教学不是把老师的理解与获得强加给学生,更不是将知识原封不动“塞”给学生,而是要设计导致学生产生某种理解、感受与体验的“碰撞”,让“碰撞”产生本身必然会有的效果。如果设计是教学,那么碰撞就是一种生活的教育,我们的阅读教学需要用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充实,使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体悟课文,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学得语言,陶冶情操。

五、 抓住表演与评论的分歧点,通过角色表演引导探究

角色表演,是阅读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当学生按所担当的角色需要去讀书、去思考、去体验,进行独白、表演时,学生就会带着情感去学,而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坐视。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成就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时,教材中原有的逻辑、抽象的文字符号不得远离学生,而是化为了学生具体生活的内容和生动可感的生活形象。学生由习惯上等待接纳的被动的角色变为积极尝试的主动角色,与认识的对象融为一体。

例如,在《登山》第14~18自然段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表演的活动方式,利用角色效应步步推进,再现情境,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挑战”的方式激起学生阅读兴趣,再以赛读的方式使学生在一次一次争强好胜的比赛中,主动去读、去感知教材,把文字读正确,读流利,培养语感的自觉。接着可以提问:“读着读着,我仿佛真的看到了巴果茨基小心翼翼地走在小路上,你看到了吗?能把当时巴果茨基走险路的情境表演出来吗?”

这样就会有学生资源模拟表现,而其他同学则可以参与评价讨论。

当然,课堂表演不同于文艺演出,它不是排演成熟后的成果展示,课堂表演的过程就是琢磨课文、推敲语言,体验情感,并“形之于外”的自能读书的过程。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群体合作互动的过程,是语言与精神共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积极感知、理解、迁移、运用,进行着紧张的思维活动,不仅使学生的语实践活动成为一种动态生成过程,也使学生语言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塑造自我。

六、 鼓励学生拓宽思维

阅读教学中,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学生对课文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而在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上,应强化读者的“自主”意识,即阅读主体独立领受和驾驭文本的主人意识。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阅读思维有广阔的四维空间,即“解文、知文、论世、察己”。所谓开发阅读的智力潜能,就是要在作品(文)、作者(人)、社会(世)、读者(己)四者之间彼此往返,自由驰骋,发挥读者的聪明才智。因此,课堂上,我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坚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发展求异思维。

作者简介:

李霞,河北省廊坊市,河北省文安县左各庄镇西环路小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