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音乐课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

2020-05-28乔璐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知审美想象

乔璐

摘    要: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审美教学贯穿于音乐课堂的始终,有利于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更能让学生的情趣得以开发。重视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加大音乐课堂创新力度。积极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找到多样化的审美方式,才能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学习体验。

关键词:音乐;审美;创新;感知;想象

前言:

在思想发展与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接收到科学合理的审美指導,能够让学生对音乐艺术有全新的认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关注学生音乐知识的丰富与音乐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审美能力在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作用。正视问题,积极实践,才能解了音乐教学的困局。

一、利用音乐审美,加强美好事物感知力

让学生感知身边的美好事物,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更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质量,改变心理状态。音乐艺术,是一个开放化的审美艺术。不同的聆听者,对音乐作品有不同的理解,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在音乐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就要让学生有感知美与欣赏美的能力。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教师要调动学生的耳朵,在课堂中让学生先用耳朵去发现音乐作品之美。再关注音乐作品的内容,关注其内涵美。将音乐课堂中的审美,从音乐作品过渡到身边的多种事物中,发现身边的美好。

像在学习《正月十五那一天》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辨别藏族歌舞音乐,了解“堆谢”,感受藏族民歌中的音乐情绪。在课堂中,教师利用音频的播放与图片的配合,将学生带入到藏族歌曲所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喜欢上这种风格,喜欢上这种旋律。先了解,后辨析,再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以音乐为前提,让学生从音乐作品本身的欣赏,过渡到音乐作品所描述内容的欣赏。正月十五,藏族姑娘们穿着亮丽的衣裳尽情跳舞,教师可以从音乐审美过渡到服装审美,让学生发现音乐作品来源的藏族,其服装与汉族服装的不同。接受不同的审美观念,同时发现汉族服装的独特之处。舞蹈,是音乐作品的主要指向。让学生利用视频,去欣赏“堆谢”这种藏族民间舞蹈,了解拉萨踢踏舞。无论是音乐作品的风格,还是舞蹈的风格,都与学生日常接触的音乐、舞蹈不尽相同。在课堂中加大审美力度,让学生欣赏与鉴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学会审视不同的美,接受不同的美。而不是惊讶于差异,而产生“好奇怪”的念头。这样的改变,有利于学生更积极地接受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

二、利用音乐审美,开发学生想象力

音乐审美教育,不得缺少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学生眼中,音乐作品是抽象的。每一首歌曲,都用了音乐符号在传达情感。只有对其进行想象,进入情境,才能将这些符号与声波转变成为具有实质意义的艺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想象,从而获得审美体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审美异常重视,想象力的发挥是审美的重要工具。单纯的音乐作品聆听与讲解,并不能满足当代学生想象力发展与发挥的需求。让欣赏变得更加准确,更加个性化,还需要教师调整课堂教学方法,给学生想象力发挥的空间。

像在讲解《唱脸谱》这一课时,教师要带着学生欣赏京剧中的脸谱,了解脸谱是我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通过课堂中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在中国的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整合,培养起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中国的国粹-京剧,在绝大多数学生来看是自己无法欣赏的艺术类型。在课堂中,让学生们从京剧的脸谱开始认起,对比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不同的颜色、不同类型的脸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猜想脸谱上颜色与表情的具体指代。鼓励学生与自己的同桌讨论自己的想法,更维护学生的发言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在课堂中畅所欲言。最终给学生呈现答案时,无论学生想象得是对是错,他们都能获得音乐课堂参与感,都通过真正的审美与想象融入到了音乐学习活动中。在课堂结束环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大家都知识的人物形象,像“曹操”。让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课堂中学习的脸谱知识,为曹操画一个脸谱。也鼓励学生创新,赋予脸谱构成要素新的意义。让学生心中的京剧理念,在自己的画笔下展示出来,在想象中丰富起来。

三、利用音乐审美,丰富学生音乐知识

审美,不只是有眼睛看,更要用脑袋思考。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的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越丰富,他们的审美思路越多,能够获得的审美成果越多。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趣味的引导下,积极融入到音乐作品的分析中来。在课堂教学中,将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与不同难度的音乐作品尝试一遍,让学生在审美中发现音乐流派之间的不同,有利于学生音乐知识的丰富。发现音乐作品之间的差异,是审美思路拓展一种方式。

像在学习《五指山歌》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黎族民歌,乐于对黎族相关音乐进行探索。《五指山歌》的演唱十分优美,让学生听一听海南方言版本与普通话版本,发现其中不同的审美元素,有助于学生感受黎族音乐的特点。通过同一内容不同版本的欣赏,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感受语言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音乐创造力的实践。根据《五指山歌》的民族性,教师可以将另一个民族的民歌引入到课堂中。通过民族类型中不同民族特色音乐的对比,让多民族特点在音乐中的体现呈现在学生眼前,突出音乐艺术的广阔性,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尝试。在尝试中丰富体验,在体验中丰富知识,让音乐知识支撑更多的音乐审美活动。

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正向审美能力培养方向发展,关注当代学生的审美发展需求。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找到不同的培养点,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在全新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高效的引导下,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审美观念。用艺术课堂中获得的审美情趣,换个角度看待自己所在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孙莉.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J].北方音乐,2019,39(23):180-181.

[2]史建忠,姜利.初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J].教育,2020,(4):73.

[3]李继娟,李春伟.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分析[J].考试周刊,2020,(11):157-158.

[4]李俏俏.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J].儿童大世界(上半月),2019,(12):223.

猜你喜欢

感知审美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