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探讨
2020-05-28齐雪童
齐雪童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借助于音乐,可以唤醒了人身上关于周围世界和自身中崇高的、雄伟的、美好的东西的观念。音乐教学过程中培养青少年审美素养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审美心理的构建,以及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培养,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审美教育是教育的需求,也是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教育;教学
音乐,是一门艺术,是与情感有密切联系的艺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音樂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育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应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音乐教学审美教育的分析
(一)音乐的审美教育没有界限
音乐是一种特殊意义的艺术形式,它里面所蕴含的情感内容相当丰富。然而音乐不单单是一种艺术作品,它更是一种无形的言语表达方式。对于青少年来说,在进行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对音乐的韵律有一定的认知,对音乐所表达的感情也会产生初步的了解,音乐能很好地塑造青少年的审美情趣的养成。创造一个气氛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们的情感表达与认知能力的提升。
(二)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
审美教育的宗旨在于通过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让生活中的那些美好的事物充分显现出来,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积极健康的新思想,拒绝低俗思想的出现与传扬。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艺术理论发展的脚步也在逐步加快,如今,更多的艺术理论已经与日常实践紧密联系,人们逐渐意识到审美能力对社会实践的重要
影响,对教育活动中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持续加深。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大多数的艺术家都普遍认为两者结合的重要性,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没有审美教育的教育是有缺陷的,缺乏审美教育经历的人才是不完整的。
二、音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引导,发挥主体作用
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心理素质与专业技能等是贯彻与实施审美教育活动的最为基础的一个要求。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能力的需求,因此,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与实施方法,让学生们都能找到属于自身特点的参与方式,打造气氛愉悦的审美教育环境,将美育教学融入进课堂教学的整个阶段中。
(二)培养情趣,提高审美感知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它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能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才能提高审美感知力,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身实践,充分体验音乐的美感、情感和快感。选择那些具有优美旋律、富有明快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深感乐曲之美;选择形象鲜明的音乐去叩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情感得到满足;创设赏心悦目、轻松愉快的音乐学习环境与艺术氛围,使学生感到快乐。这样,让学生在听、唱、奏、律动等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获得审美愉悦的体验,提高审美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加强联想,创设审美情境
当人们听到声音的同时,脑海中往往会出现相应的图像,如:海浪声,风吹动树叶的声音,而且当人们听到不同情感的音乐时,脑海中的画面也会不同。当听到轻快的歌曲时,脑海中则会回想起家人、朋友等之间的趣事,而听到伤感的歌曲时,则会想起自己伤心的往事。歌曲中的词与曲可以让学生脑海中产生不同的画面,而学生通过联想歌曲中所展现的情境,则可更清楚、更全面的体会到歌曲中所阐述的美好事物与纯美的灵魂。在讲到与歌颂祖国类型的歌曲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歌曲中的“词”在脑海中联想出第一个初始画面,然后随着歌曲中音调与歌词的变化,让脑海中的画面灵动起来,使不同的静态图像组成一个美丽而形象的故事,从而增强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审美能力。
(四)注重欣赏,强化情感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在整个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首先要避免生硬的强调作品的历史意义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而要在生动地提供学生能够接受而又必须了解的音乐知识和有关的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语言和音乐要素的运用,进而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所有的音乐概念都应尽量用音响来体现。在安排多首作品一同欣赏时,可简单地进行一些比较和联系,区分不同作品的不同处理法及它们的审美特质。将学生触过和了解到的音乐知识及技能使用到对作品分析中来,以训练和培养学生对作品的艺术分析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
(2)充分准备教学资料。如果资料准备不足,光靠教师在前头说教、灌输,学生所能了解掌握的知识将是零散的、单纯的和不怎么完整的,课堂的效果也不活跃,学生的兴奋和兴趣也不太容易激发起来,其对教材的吸收率将是很低的。
(3)采取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讲故事的方式、讨论的方式、观看同学上台演唱(奏)等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气氛和活力。例如:欣赏音乐作品时,老师有意安排一些情境可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和联想,使学生整体参与意识增强。参与和配合将会提高欣赏效果。
总之,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罗迪.浅谈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9(11):69-69.
[2]刘菁清,李泳龙.谈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56):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