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践探索的思考
2020-05-28张淑俊
张淑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分析了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和时代价值。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践探索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09-0009-03 中國图书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为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国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主要可归纳为发展实体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健全人才培养、提高走出去能力、优化政府和市场关系等5个部分。建设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前提,是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保障。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践探索中,总结成功经验,反思失败教训,明确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丰富其内涵并探索有效的实践途径,对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新概念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围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盾开展的。该体系旨在通过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解决新时代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由政府宏观调控主导,基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以发展健康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整合、智能产业经济体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后,融合“经济现代化”和“产业现代化”等范畴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战略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中国经济发展也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社会发展以经济为基础,因此要想根本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必要途径。
早前,中国经济发展多以“粗放式”经济为主,获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弊端。现阶段,中国经济模式转向“集约化发展”,经济工作主要着力点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正在迈向经济强国。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要求中国重视和解决结构性问题、经济发展中的机制问题、发展不平衡和短板问题,最终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
为实现经济始终向好发展,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规划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为主要目标。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中国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调动经济发展活力。
2 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想抓住这一攻关期,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就必须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可归为发展实体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健全人才培养、提高走出去能力、优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5个部分。
2.1 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动制造业、基础设施产业升级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受到经济结构失衡的严重制约。如果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不从根本上解决实体经济发展问题,那么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将是不可避免的,必然导致经济泡沫产生。
鉴于此,必须始终坚持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明确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解决扩大就业和提升就业质量的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具体创新措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要把实体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建设等相互结合、同步推进;二是要根据人民群众需要,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对经济发展表现形式进行调整创新。
其一,实体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民生为导向。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符合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和有利于改善人民生存发展环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及现代服务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转变。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生产成本高、研发投入和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企业要加速抢占技术资源、创新投资模式、打造“世界品牌”战略。政府要引导境外合作,构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教育结构,引进高端人才。两者协同发力,共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二,实体经济要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由于社会矛盾转化,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物质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决定了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实体经济的制造业生产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资料需求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提出了多元化的生活需求,例如体育、休闲、旅游业、教育培训业、家政服务和养老护理等成为人们追求更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实现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2.2 完善区域发展机制,促进东西部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为了调和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的发展矛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支持。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农村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經营体系。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资源等相互流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
政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思路至关重要。就短期而言,主要是整改激励和约束机制。评估辖区内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的综合发展水平,增加与其他区域合作和协同发展的考核内容。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制定不同的绩效评价体系。
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吸引力度,适当放宽限制,吸引企业在西部及农村落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要鼓励当地人才根据地方特色自主创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产品,释放地方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
2.3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增强竞争软实力
其一,扩大人才引进渠道。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除本土人才外,随着“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逐步推进,中国应以国际人才管理机构为抓手,进一步落实国际人才的引进工作。
其二,发挥体制机制对人才培养和管理的支撑作用。改革人才管理与培养体制,提升人才素质与能力。以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吸引人才,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切入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竞争力引才、用才体系。
其三,统筹整合外事部门力量,及时关注留学生状况。加强信息交流,密切联系,为回国创业就业的留学人员提供机会,为人才回流提供切实保障。
其四,城市软实力建设是关键。城市软实力建设是全方位的,要以外部和内部建设为契机,打造多种人才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合作组织建设,创设人才建设的优质环境。在公平竞争中促进人才发展,培养素质与能力并进的人才队伍,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人才团队。
其五,强化基础研究,提升核心技术研发水平,获取技术优势,以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技术研发是基础,关键在于技术成果的转化。要在鼓励技术创新和保护科研成果的同时,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真正使科研成果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增强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2.4 转变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3]。中国对外开放40年,在学习与竞争中寻求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推动了各领域全面进步,取得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当前,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各国休戚与共,命运相连。中国必然要全面开放,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实现共享共建新局面,增强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展现大国担当。
面对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走出去”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思维,转变发展模式,把握经济发展规律,获取最大利润。以创新为手段,注重科技、人才、信息及知识型资本的投入,发挥现代化生产要素在扩大生产力中的作用,取得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在“走出去”过程中,中国企业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应对激烈竞争。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提升自身,推动创新。大力引进人才,夯实发展基础。以创新机制为基础,为员工创设积极的创新空间,激发创新积极性,提升创新能力。构建良好平台,推动产品研发和技术更新。二是在交流合作的外部环境中提升创新能力。中国企业要善于学习,积极合作,取长补短,推动自身发展。中国企业要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为主,以引进学习为辅,为企业注入持续的发展动力。
为更好地发挥中国经济大国的优势,加大中国的经济影响力,要参照现行国际准则,设立双边经济合作区。消除经营风险与投资贸易壁垒,为企业打造合作共赢的发展环境。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产业走出去,为各国供应公共产品,带动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合作区多产业投资,为开辟海外投资市场奠定良好基础。借助合作区集聚效应,鼓励企业开展集群式产能合作,有目标地拓展海外市场。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2.5 优化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和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两只手,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市场进行自由竞争。二者共同作用,释放经济活力,促进良性发展。政府有完备的信息统计渠道和良好的信息获取能力,市场具有更强的信息敏感度和更快的动态反应能力。
政府通过合理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措施,调整产业布局;通过科学编制各项经济计划,合理配置资源;通过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政府的一系列措施,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市场在整个经济运行中作为动力源,能够促进社会良性竞争。充分顺应经济规律,尊重市场机制和主体作用,让市场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3 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时代价值
3.1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思想,是对中国过去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立足现实对未来经济形势的洞察,充分反映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基本规律。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立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2位,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中国要积极应对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前中国经济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总目标,立足现实,调整政策,积极探索增长新空间,大力培育发展创新动力,对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好发展起着重要作用[4]。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提出,顺应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是推动经济有序发展的新动力,为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经济理论支撑。
3.2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应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举措
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基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针对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开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实施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收入不平衡的问题,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依然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激发市场活力,统筹国内国外两大市场,使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和发展。为适应需求侧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改善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以适应需求侧的变化。
3.3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根本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能够充分集中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才智,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一优势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有明显体现。
其一,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发展为了谁”这一核心命题[5]。
其二,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反映了中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能力的优越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聚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带领人民走向共同富裕。
其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保持经济体系和经济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脉相承、一以贯之。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转换增长动力和振兴实体经济长期作为重大课题,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本质。
4 结束语
中国已经走过70年光辉历程,中国经济发展既有前30年的探索及经验教训,也有后40年的创新及宝贵经验。在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新问题时,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發展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新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推动实体经济不断发展,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企业走出去的能力,优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完善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
参考文献:
[1]高建昆,程恩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J].学术研究,2018(12):73-82.
[2]刘尧飞,韩正涛,华帅.变轨超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使命[J].北方经济,2019(3):74-76.
[3]习近平.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4]刘戒骄.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关键点[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47-53.
[5]张煜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剖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