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桂萍:稻田守望者

2020-05-28雷晶晶

莫愁·智慧女性 2020年6期
关键词:农垦稻田水稻

雷晶晶

郑桂萍(左二)

她与丈夫潜心钻研35年,带领团队研发的水稻保护性栽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多项殊荣;丈夫因公殉职后,她投入到丈夫未竟的事业中;她在黑龙江垦区引进和示范推广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5亿元。

她,就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黑龍江农垦总局水稻耕作学科带头人郑桂萍。

从助手到队友,她与水稻结缘

上世纪80年代初,郑桂萍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成为农垦大学附中的一名生物教师。

郑桂萍的丈夫李金峰从事水稻栽培模式研究。为了准确把握水稻群体的生长特性,他常常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实验室忙到试验田,再忙到广大稻农的口粮地……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让年轻的郑桂萍对水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6年年初,郑桂萍成为李金峰的助手。她从植物生理学及基础生物化学的专业角度出发,对水稻的生长机理进行精细化探寻,尝试解锁水稻高产的秘密。

郑桂萍与李金峰两人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李金峰负责垦区试验基地的建设以及科技成果在基层的转化与推广;郑桂萍则带领着同事和学生们着手校区试验基地建设和实验室的课题研究。夫妻二人分工有序,被大家称为“最佳拍档”。不过,在女儿李凌寒的记忆里,郑桂萍更像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迷彩服、大草帽、黑雨靴,插秧、拔草、打药……

夫妻俩共同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水稻研究课题,其中“水稻保护性耕作节水栽培技术体系及配套机具的开发与研究”一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化悲痛为力量,她继续丈夫的未竟事业

2004年7月,郑桂萍取得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的博士学位,用强大知识武装的水稻科研之路愈加顺畅。

2006年8月,“垦鉴稻10号”丰收在即。它的培育者李金峰却不幸在从农场科研基地返回学校的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过去的一百多天,从出芽到拔节,从抽穗到开花,每天凌晨3点,李金峰就已前往稻田查看苗情。郑桂萍知道,“垦鉴稻10号”凝聚了丈夫太多的心血。不久,国家北方超级稻专家组的抽检结果显示:“垦鉴稻10号”平均亩产达到680公斤,超出北方地区超级稻亩产650公斤的国家标准。出米率达到80%,相对其他品种的水稻每亩能增加近120元的收入。

抹去泪水,郑桂萍主动接手李金峰生前的全部工作。郑桂萍决心把丈夫未竟的水稻科研事业继续下去。她每天早起到校内各个实验点,了解相关实验课题的进展情况;整个水稻生育期,每天用大把时间盯靠在垦区的试验基地与基层的水稻田间。调查、试验、推广……此后,黑龙江每一个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问世几乎都由郑桂萍牵头参与。

2008年,郑桂萍在肇源农场调研时发现当地稻田返碱情况严重,导致传统的给土拌酸方法根本无法大面积实施,倒是当地农民自创的“土面铺沙”的招数效果不错。她兴奋地把这个方法第一时间带回水稻研究中心,与同事们一起普及应用。郑桂萍由此发明了“盐碱地改良剂”,并最终选育出两个耐盐碱水稻品种,从而开辟了一条盐碱地水稻开发与种植的崭新途径。

郑桂萍通过技术推广与生产指导促进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来,她先后举办水稻农技培训1000多场次,累计培训水稻种植户8万余人次,更有九个水稻新品种和五项水稻新技术先后在垦区推广,种植面积一度突破600万亩,累计创造经济效益高达5亿元。曾经,“垄作摆栽技术”“水田带状旋耕节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她与丈夫并肩研究的课题,但囿于气候不利、配套插秧机具缺乏等因素限制,未能及时用于实践。直到2014年年初,郑桂萍与 859 农场合作,建成了“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水稻种植技术新体系。这项技术颠覆了传统稻作的起垄、灌溉、施肥等固有模式,切实提高了农产品效益,破除了无效供给和过剩产能,有效保护了脚下的这片黑土地。

郑桂萍一直认为,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远远胜于科技本身。在相关企业出资帮扶下,她与农场人员共同研发了配套新技术的农机具,推动高标准的稻田建设。

教书育人,她对水稻热爱如初

郑桂萍在科研之外还承担着一份“教书育人”的责任。“做学问先做人”,这是郑桂萍时常念叨的一句话。每到大三年级,八一农垦大学的优秀学子将有机会进入学校水稻研究中心的“水稻组”。不过,要想进入得满足郑桂萍的选拔标准:对水稻事业热爱,对水稻科研敬畏。

一到农忙季节,郑桂萍就带领学生们下田劳作。2012年的一天,郑桂萍在稻田指导学生种植。身材瘦弱的她被大风吹得失去平衡,不慎滑倒在稻田边,冰凉的泥水直接从鞋子湿到了裤腿。长年劳作的郑桂萍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与关节炎,学生们纷纷劝她回家休息。可郑桂萍拧一下裤脚上的泥水,坚持把所有地号一一看完。

教学上,郑桂萍严肃认真,以身作则。每节课她都是“导航员”。学生们提交的毕业论文,她挤出时间仔细研读、反复审查,每一篇参考文献、每一处专业术语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从不马虎了事。学生们进行实验,她总是检查每一个步骤,把关每一个环节。郑桂萍带出的学生毕业成绩名列前茅,无论科研理论还是动手能力都很强。在人才招聘会上,但凡有郑桂萍课题组锻炼经历的学生,必然引得各大农场争抢。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北大荒”向着丰满的“北大仓”华丽跃进,几代拓荒人的激情与汗水、恪守与进取是蜕变之路上明亮的音符。如今,扎根稻田的郑桂萍已经年近花甲,眼角眉梢间多了由时光镌刻的故事。“年轻时青春旖旎,年老时青春无悔”,这是郑桂萍的行动准则。但凭沧海桑田,她对水稻科研事业的热爱日久弥新,对北大仓的敬畏始终如一。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猜你喜欢

农垦稻田水稻
水稻种子
巨幅稻田畫亮相瀋陽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稻田里的写真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稻田里的稻草人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农垦国有土地直接纳入不动产登记明年底将基本完成确权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