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逃生,这些动物“剑走偏锋”
2020-05-28
为了迷惑对方,负鼠还会排出一种有着腐肉味道的绿色物质,使自己闻上去就像一块腐肉。由于大多数捕食者都喜欢新鲜的肉,这时,捕食者就会离去。等到食肉动物走远,负鼠便立刻复活,一溜烟儿地跑了。
逃生是动物的一种防御策略,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动物们进化出了五花八门的逃生技巧。
“炸药工厂”随身带
投弹手甲虫看起来娇小可爱,没有多大威胁性,但是当感到危险时,它喷出的几乎就是100℃的开水。这滚烫的刺激性液体会在瞬间干扰敌手,从而为投弹手甲虫获得宝贵的逃跑时间。投弹手甲虫是在其分泌腺中调制这100℃的防身喷雾的,那里就是它的“炸药工厂”。只是科学家到目前为止还不明白,为何这种高温液体不会对投弹手甲虫自身造成伤害。要知道,发起攻击后的投弹手甲虫体表滚烫无比,根本无法触碰。
更奇妙的是,投弹手甲虫可以向任何方向发射“炮弹”。在“开炮”时,“炮口”发出“咝咝”或“噼啪”的声音,而发射出的热乎乎的液体一遇到空气便散成烟雾,攻击者被烟雾搞得昏头昏脑的,自然就失去了攻击能力。投弹手甲虫的“武器”非常高效,瞄准目标后能连续发射。一只投弹手甲虫如果之前几天都没有“放炮”,那它就能在4分钟内连发29颗“化学弹”。不只是投弹手甲虫能“放炮”,有一种臂尾轮虫也能像机枪那样连续喷射,“劈啪”作响,声音间隔时间仅为0.01秒,十分高效。
“装死”伎俩太高超
负鼠属于有袋类哺乳动物,也是夜行杂食性动物。小负鼠长大后,离开育儿袋,爬到妈妈的背上,母子的尾巴相互缠绕。母负鼠背负着孩子一起爬树觅食,形影不离,“负鼠”便由此而得名。在受到野狗或土狼等食肉动物威胁时,行走缓慢的负鼠如何逃生呢?它要么立刻冲向离自己最近的树,要么玩“装死”游戏。负鼠装死时,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肚皮鼓胀,四脚朝天,眼和口半张着,口水从嘴角滴流出来,舌头外伸,斜向一边,呼吸和心跳停止,这样的“死亡”姿势可以保持几个小时。
为了迷惑对方,负鼠还会排出一种有着腐肉味道的绿色物质,使自己闻上去就像一块腐肉。由于大多数捕食者都喜欢新鲜的肉,一旦死了,身体就会腐烂并且全身布满病菌,这时,捕食者就会离去。等到食肉动物走远,负鼠便立刻复活,一溜烟儿地跑了。
那么,为什么负鼠具有“装死”的绝招呢?原来,负鼠在遭到敌害威胁时,体内会很快分泌出一种麻醉物质,这种物质进入大脑后会使它立即失去知觉,躺倒在地,造成一种死亡假象。负鼠“装死”的本领是其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长期适应进化的结果,并非它有多么高的智商。
钢铁铠甲能“自锁”
说起犰狳,大概许多人脑袋里呈现出一个圆滚滚的球状形象。其实,犰狳家族中能够卷成完美球状的成员不多,巴西三带犰狳算一个。三带犰狳是巴西的特有物种,成年个体平均1.5千克,体长大概半米,给人一种小巧玲珑的感觉。三带犰狳外壳上生有三个关节索,使得它们能够灵活自如地卷曲自己,将自己卷成圆球状,并完全密封起来。由于肩部和腰部的骨片无法与皮肤连接在一起,因此,壳内有很大空间能让其头、尾和腿縮进去。同时,三带犰狳硬如钢铁的铠甲还具有良好的保暖作用,能让身体在冬季活动自如。
如果食肉动物靠近其洞穴,三带犰狳通常会用以下两种防御技巧保护自己。第一种防御技巧是蜷缩成一团,将盔甲边缘部分插进泥土里,四肢完全缩进去,只将爪子留在外面,这种办法足以吓退小型食肉动物。如果是在洞外,犰狳就将自己卷成一个圆球,只留下一个小孔观察对方。
这时,如果你稍微碰它一下,它就会立即将自己完全锁闭起来。面对这样一个硬邦邦的“球”,许多食肉动物都不知道该从哪里下口。犰狳的第二种防御技巧是蹦跳,即快速地蹦向空中。如果突然来这么一下,大部分食肉动物都会被吓得不知所措,待它们清醒过来时,犰狳早已逃之夭夭了。
眼角“喷血”吓劲敌
最为奇特的是墨西哥短角蜥,它们竟能用眼射血退敌!短角蜥因为其肥厚的外表长得很像蟾蜍,有时也叫“有角蟾蜍”。
这种外形丑陋的短角蜥主要生活在从加拿大南部到危地马拉之间的沙漠或半干旱地带。它全身长有又尖又硬的鳞片,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这是它们重要的防御武器。当凶猛的响尾蛇向角蜥冲过来,咬住它的头部,企图一口将其吞下肚里的时候,常被角蜥脖子上的鳞片刺穿喉部,响尾蛇会由于流血过多而死。在遭遇强敌无法逃脱时,角蜥体内的一束闭孔肌会压迫主血管,使脑血管的血压升高并压迫眼睛,直到眼睛周围的微小血管都破裂,鲜血便从眼睛喷出,射向敌人。角蜥眼睛喷血最远能达1米,可以连喷6次,足以吓退喜食蜥蝎的狗。当然,对人类来说就太可怕了,因为血管破裂意味着脑溢血,会有生命危险。但对角蜥来说,这只是吓唬敌人的“危险游戏”。
自残变身“金刚狼”
这种青蛙叫多毛蛙,出现在喀麦隆,体内富含蛋白质,味道鲜美,当地人捕捉它们作为食物。蛙的“毛”不是别的,而是皮肤的补充增生物,它们会制造皮肤黏液,后者是保持身体湿度所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那些生活在炎热气候中的两栖动物。多毛蛙具有奇特的防御方法,当它们遭受巨大的威胁时,会将腿骨折断,从断裂处生长出像猫爪一样的锋利爪子。 多毛蛙是一种可怕的反常的青蛙。科学家也无法解释它们的爪子刺破皮肤之后如何能够再收回去。虽然多毛蛙身上长有很多毛,但也无法阻挡喀麦隆本地人喜欢吃它们的热情。不过,厨师们在做之前,需要处理掉每个脚趾上突出的尖刺。这些刺平常是不会在它们身上看见的,直到它们感受到威胁时才会这么长出来。
发出怪叫的“刺球”
刺鲀主要生活于世界各地的热带珊瑚礁地区。刺鲀浑身披满棘刺,棘刺由鱗片演化而来,是刺鲀的防卫武器。通常情况下,刺鲀的棘刺就像鱼身上的鳞片平平地贴在身上,看上去滑溜溜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刺鲀长得圆乎乎的,显得又肥又胖,但它的鳍却非常小,明显比例失调。刺鲀的这种身体结构使得它的游速很慢,看上去就像谁都可以上去咬一口的一道“美餐”。
每当遭遇天敌攻击时,刺鲀就大口吞咽海水和空气,让身体胀得圆鼓鼓的,棘刺也随着皮肤的鼓胀而竖立起来,使它看上去就像一个长满刺的圆球。然后它翻转身体,肚皮朝天地漂浮在水面上,同时嘴里还不断发出“咕、咕”的怪叫声。
刺鲀的这种防卫战术能起到有效的吓阻作用,无论多么凶猛的食肉动物,遇上这么一个无从下口的“刺球”也只能悻悻而去。当危险过去后,刺鲀就将吞进胃里的水和空气吐出来,恢复原状。当然,刺鲀的胀身术并不能保它万无一失,如果遇到大个头的鲨鱼,即使胀得再大,也会被其一口吞下。不过,贪吃者很快就会后悔不迭,因为胀成圆球的刺鲀会卡在捕食者的食道里,将其活活憋死或饿死。
(水云间荐自《江苏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