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研究综述

2020-05-28张雪彦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摘 要: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是职业院校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学者关于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概念、价值、出现的问题、解决对策方面,笔者提出今后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需进一步加强实践研究、研究方法需进一步多样化、研究内容需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职业院校 混合所有制 产业学院

一、引言

2012年,我国开始进行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从此,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开始进入研究者的研究视野。

2015年,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办学,鼓励企业和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合作举办适用公办学校政策、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该政策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改革指明了方向。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明确职责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学者结合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实践探索,主要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概念、价值、出现的问题、解决对策进行研究,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整理,并为下一步研究作铺垫。

二、国内外文献

我国“产业学院”的概念起源于英国的“产业大学”,其于2000年由政府和私营经济主体联合创办,是通过现代化网络和通信技术,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产品及服务的开放式远程教育组织,类似于现在的网络学习平台。而我国产业学院的概念与英国的“产业大学”的内涵完全不同。

(一)产业学院的概念

截至目前,学者对产业学院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李潭(2017)认为产业学院是校企合作共建共管,具有独立化运作的二级学院办学机构。杨应慧、杨怡涵(2018)认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模式是通过国有资本与其他所有制资本的共同加入,服务产业及其集群发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开展市场化治理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办理主体。黄文伟、郭建英、王博(2019)认为,产业学院是指产业集群所在地政府、行业协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及职业院校的优势专业(群)合作兴办的集学历教育、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生产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联合体。张艳芳、雷世平(2018)认为,产业学院是指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和产业服务功能,建立现代法人治理模式,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高职二级学院或类似于二级学院机制运作的办学机构。朱跃东(2019)提出,产业学院是由不同所有制属性资本混合注入的实行市场化独立运作的高职二级学院,其具有服务明确产业的综合性功能和混合所有制属性,它具有出资主体混合化、服务产业定向化、服务功能综合化的特征。吕红刚(2019)基于浙经院与物产元通合作组建的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后服务连锁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指出混合所有制產业学院的关键节点是,全链条运作,全方位混合,即股份合作激发混合所有制动力、需求对接,校企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资源整合,校企共同服务行业与社会、人才共享,校企双向互聘双职。笔者认为产业学院是指由不同所有制属性资本混合注入的实行市场化独立运作的高职二级学院,集学历教育、技术研发、技能培训、生产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体化运行的产教融合联合体。

(二)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价值

大部分学者一致认可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价值,他们均认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是目前职业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的一大创举。赵章彬(2019)认为,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通过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可以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优化治理结构。吕红刚(2019)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探索为例,提出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成功体现了“共建学院、共用资源、共同管理、共育人才、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共谋发展”的校企合作共赢机制,有效推进了高职院校模拟实训与实战化训练紧密结合的教学改革。黄文伟、郭建英、王博(2019)认为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从诞生之日起,便主动契合地方产业、学习者、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等四个层面的需求,是企业办学的重要载体、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融合的重要平台、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平台、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中的困境

尽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提升了高职教育的办学效益,推动了区域产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但是部分学者也指出了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探索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赵东明、赵景辉(2016)指出,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二级产业学院的法律地位难以确定、行政色彩浓厚,缺乏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和治理结构、运行成本大,缺乏市场化运行机制、校企各层次的合作不平衡、双方合作能力有待提升。赵东明、赵景辉(2016)、张艳芳(2017)、杨应慧、杨怡涵(2018)对此也持相同观点。杨应慧、杨怡涵(2018)认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存在以下问题: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职责不清、治理方式不够健全,利益共赢难以达成、产业学院运行成本高、校企合作层次不平衡。朱跃东(2019)认为,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面临的问题是:高职二级产业学院的独立性不足,尚未确立法律地位、行政色彩浓厚,尚未建立现代化的治理机构和治理方式、运作成本高昂,办学效益难以得到实质性提升、观念认识不足,校企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四)解决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问题的对策

针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赵景辉(2016)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建议。他认为,在宏观层面,构建完善的法律及制度体系;在中观层面,积极引导、创造环境,坚持通过市场机制促进合作;在微观层面,建立现代治理方式与治理结构,创新市场化运行机制。

杨应慧、杨怡涵(2018)认为应明晰产业学院定位、均衡各方利益关系、有效降低成本、强化产业学院的协同功能、构建健全的自组织机制。朱跃东(2019)认为,应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赋予二级学院独立的法人地位、建立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创新市场化运行模式、破解观念禁锢,营造有利于二级产业学院发展的外部环境、多措并举,削减二级产业学院的办学成本、加强能力建设,构建多层次的能力提升机制,对此,赵东明、赵景晖(2016)也持相同观点。张艳芳(2017)认为,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未来发展,需要在国家法律层面健全相关法规、在社会环境层面营造有利环境、在政府政策层面配套激励政策,在学院运作层面建立权利、管理、资本、师资互认、专业共建等“共同体”机制。张艳芳(2019)认为,未来产业学院发展将借鉴独立学院的發展经验,走上从“二级学院”到“独立法人”的发展之路,产业学院的办学宗旨也将由“营利性”诉求向“非营利性”坚守回归。

杨应慧、杨怡涵(2018)针对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发展中存在职责不清、治理方式不够健全,利益共赢难以达成的问题。他们提出,应明确产业学院定位、均衡各方利益关系、有效降低成本、强化产业学院的协同功能、构建健全的自组织机制等。黄文伟、郭建英、王博(2019)认为,未来应围绕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开展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包括从制度层面确立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健康推进国家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建设、将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融入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框架、完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收益分配机制等。

徐伟、蔡瑞林(2018)运用威廉姆森的教育成本理论,梳理了产业学院运行的事前成本和事后成本,指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契约不完全和敲竹杠等因素是教育成本产生的诱因,他提出,需要通过增加产业学院运行的透明度、降低校企合作的协调难度、建立适当让渡企业利益的退出机制、降低企业投入资产的专用性、减少培养产权纠纷等途径开展针对性治理。

三、研究述评

学者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研究为笔者下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笔者发现学者的研究成果还有进一步研究空间。

(一)需进一步加强实践研

部分学者关于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研究是理论研究,研究重点集中在开展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意义和其概念界定,针对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但是这些对策建议的可行性有些值得商榷,建议能否落地仍需实践检验,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实践研究。

(二)研究方法需进一步多样化

部分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法,仅两位学者开展的是实践研究,但也仅仅是对开展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这使得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内容略显不丰富,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多种方法的运用。

(三)研究内容需进一步深化

部分学者主要是从整体上对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进行研究,未对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混合的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今后需要在研究内容上进一步深化,研究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混合什么、怎么混合等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

[1]张艳芳,雷世平.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内涵、地位及属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4).

[2]朱跃东.高职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之惑与应对之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

[3]张艳芳.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7(10).

[4]张艳芳.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历史源起、现实困境与未来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19(13).

[5]黄文伟,郭建英,王博.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与制度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9(13).

[6]徐伟,蔡瑞林.交易成本:校企共同体产业学院治理的关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9).

[7]吕红刚.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8]段明,黄镇.公办高职院校经营性资产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03).

[9]凌丁.公办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思考[J].高教论坛,2018(02).

[10]韩喜梅,王世斌,潘海生,余慧华.高等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基于文献分析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

[11]陈丽婷.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01).

[12]王俊杰.高等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定位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7(06).

[13]谢笑天,王坤.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产权保护研究[J].职教论坛,2016(22).

(张雪彦,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国资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发展混合所有制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