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理念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2020-05-28王潇君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高远的历史眼光、深邃的辩证思维、开放的国际视野,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和世界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学说在当代的新发展,其世界意义主要体现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指明了人类文明未来演进方向;绿色发展观从发展观上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理念;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推动形成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全球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为治理生态污染、实现绿色发展进行了伟大实践,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形成了内涵十分丰富、极具哲学思维和辩证方法的生态文明思想,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顾仲阳: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这一系列崭新科学论断,传承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既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又始终关注世界生态环境和人类整体的未来发展。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也为国际社会共同化解全球生态危机、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积极认同和支持,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一、生态文明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学说在当代的新发展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等生态资源瓶颈制约日益严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甚至认为,生态危机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危机,中国和世界都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科学学说、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指导、预见、迎接和拥抱生态社会文明形态的到来。恰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所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5页.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是否具有世界意义,关键就取决于它能否为人类文明应对挑战、解决日益尖锐的矛盾做出应有的贡献,能否为人类文明未来演进指明方向。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并没有视而不见,而是提出了摆脱危机的各种方案。有些人试图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非物质化化解所有环境问题,即实行“低碳经济”。有些人试图通过科学技术化解所有环境问题。他们向人们灌输这样一种观点:只要技术改进能够提高效率,尤其是能源利用效率,并利用更加良性的生产过程去除最严重的污染物,那么所有环境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有些人试图通过市场化和资本化解决所有环境问题。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坚持认为,“生态退化是市场化不彻底带来的”,必须“在市场中内化外部成本”,因此,他们主张通过市场化手段改善生态环境。有些人试图通过道德改革和构建生态伦理解决所有环境问题。他们呼吁开展一场关于生态伦理道德的革命,试图寄希望于思想观念的变革达到拯救地球和消除生态危机的目的。
上述消除生态危机的尝试具有其合理性,但这些理论要么过于偏颇,要么与现实脱节,要么存在无法实现的方法论上的困境,因而难以指导实践。迄今为止,西方工业文明的根本性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理论、方法和实践仍面临许多困惑和困境。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遗憾落幕和环境日益恶化的事实表明,寄希望于以上途径解决环境问题效果甚微。西方最著名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把上面这些方案都视作“幻想”是有道理的。那么,物质化、科学技术、非市场化、道德到底是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生态危机是否是现代文明的宿命呢?可以说,面对这些问题,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真正能够摆脱这场危机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观明确回答了以下几个问题,即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理想人类社会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马克思阐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实质,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本质,并指出,人类是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才真正面临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自其一产生,就显示出它与过去所有时代不同的特征,即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揭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相应地,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带来的还要多,还要大。诚如马克思所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一方面神奇地发展了社会的生产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它同自己所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本身是不相容的。它的历史今后只是对抗、危机、冲突和灾难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443页.从这个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从根本上离开了人类社会自然历史进程,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如果不加以重视并解决,人类文明将在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中难以为继。福斯特就曾在他的著作《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一书中指出,当今威胁地球上所有生命的生态问题是资本获利的逻辑造成的。资本唯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個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除了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外,也给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破坏。参见[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5-33页.
正如刘思华教授所言,马克思、恩格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历史考查出发,最后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完全合理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全面发展的这个科学预测中,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这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和谐协调发展文明观的生态文明理论。”方时姣: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9期.从这个意义上说,“两个和解”就是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取向,换言之,共产主义就是生态文明高度成熟的社会。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命运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因此,要了解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世界意义,就必须研究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中国生态文明理念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理论、思想,以及对大自然持续的热爱、渊博的生态学说和极大的创作热情,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新的理论境界,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学说在当代的新发展,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陈学明:中国道路对马克思主义的“证实”——论中国道路的马克思主义意义之一,《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指明人类文明未来演进方向
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与文明的关系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生态与文明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论断在不同场合被反复强调,在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总体原则,也是世界各国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生态与文明关系的基本准则。这一论述,深刻反思了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明确界定了生态文明的历史阶段,回答了人类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充分体现了一种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担当意识。
(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
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根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世界里,人类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它们相互制约、不可分割。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纵观古今,放眼世界,人类文明都没有摆脱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这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回顾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四大文明,均发源于水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地区。在“生态兴”的基础上,世界闻名的灿烂文化才得以创造,即“文明兴”。但四大文明历史的演进也揭示出一个真理:生态可载文明之舟,亦可覆舟。发源地生态环境的转衰,近乎毁灭了几大古文明。恩格斯在他的著作中写道,“美素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98页.对此,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98页.根据中国史料记载,现在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一带,曾经也是植被丰厚,由于滥砍滥伐等人为因素,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则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蔓延而湮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既是对文明变迁的历史反思,也是对当今世界的现实写照。这样的思考,在当下,显得尤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恩格斯的以上论述并结合我国实际,指出:“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就是说,顺自然规律者兴、逆自然规律者亡。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邃历史观立足于人类文明兴衰的高度审视生态环境问题,简洁而严谨地论述了生态环境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重要作用。纵观人类文明演进史,无论是石器时代在朴素自然观影响下的渔猎文明、农业文明,还是机械时代在科技发展观作用下的工业文明,都没有真正实现生态和文明的有机结合,生态和文明被片面地孤立起来。中国视角的“生态文明兴衰论”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为理论指导,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论述了生态和文明在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中的交互作用,揭示了生态和文明的共生关系,指出只有在对象化过程中将生态的人类文明注入到自然中,自然才是生态的,而只有自然环境达到了生态标准,人类才是文明的。这一论断系统地阐释了生态和文明双重维度建设的重要性,其思想实质要求达到生态和文明有机融合,有助于世界把握好以何种态度与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变革的深邃历史观明确界定生态文明的历史阶段
中国视角下生态与文明关系的观点,所要揭示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特殊运行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3年5月24日),载《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页.。科学认知这一科学论断,需要与科学认知中国视角下“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相统筹,需要与科学认知“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的科学论断相统筹。现代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而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表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更高阶段的文明。
这一深邃的“历史观”,既是对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负责,更是对人类文明整体进步负责。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属性的内在要求,但这绝不等于说,生态文明只是中国的,只是社会主义的。相反,生态文明本身就是工业文明发展理念的科学扬弃,资本主义部分发达国家今天在绿色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和绿色产业方面的大范围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正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接近和符合中国视角下“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的科学论断。这为世界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科学论断是否预示着一個以生态技术和生态产业变革为基础的生态社会及其文明形态的到来,尚不能完全下结论。但是,纵观人类社会不同文明发展阶段之生产力发展状况、产业特征,不同社会文明形态发展后一阶段与前一阶段乃至是更前阶段发展内容与表征存在很大程度的竞合。一种社会及其文明形态的形成,是人类社会文明形态不断地从较低层次走向更高层次、较低层次与较高层次交融并存、扬弃发展的“自然历史”的过程。因此,中国视角下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一提法,是在宣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地位,从而推动全世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历史地位科学认知的深刻变化。中国致力于在2030年初步实现生态文明的社会转型,到2050年正式迈入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将是对全球范式转型的巨大贡献和有效引领生态思想的时代。与此同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也在历史地、积极地审视工业文明自身固有的顽疾,《巴黎协定》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则启动了全球层面用生态文明理念改造和提升工业文明的进程。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从发展观上为世界提供中国理念
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下兴衰论为人类文明未来演进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则不仅揭示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破坏自然的危害性,而且认识到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可能性,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辩证法,是对机械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为人类走向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社会指明方向,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两山”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法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归根到底就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受到国家发展阶段、环境污染指标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人说,发展要宁慢勿快,因为发展必然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否则,欲速则不达;也有人说,加快发展是改变落后面貌的必要途径,付出一些生态和环境成本也是不可避免的。这两种观点都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了。反映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间变化关系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假说关系,即“倒U形”关系。然而,该曲线刻画的只是一种客观现象,而非必然规律。纵观世界各国,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都曾经历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失衡。但中国的发展并非亦步亦趋,而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因此,中国具有不同于任何时期和任何国家的自我反思能力。
中国视角下强调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不仅不是对立关系,而且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两座山之间是有矛盾的,但是又是可以辩证统一的”。中国视角下指出,我国在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对两者关系的认识经历了3个阶段。即从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承受能力,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第一阶段;到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开始意识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保住绿水青山的第二阶段;再到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第三阶段。“两山”重要思想,不仅揭示了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和破坏自然的危害性,而且认识到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两山”重要思想才具有特殊的生命力。在反对“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和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就说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不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而且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只要把握好自然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就能够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
“两山”重要思想科学揭示生态文明建设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范畴新的生态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始终认为,所有社会形态之中都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其中,生产力是决定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马克思指出,自然界不仅是劳动者的生命力、劳动力和创造力的最终源泉,而且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57页.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生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人民日报》,2015年9月22日.这奠定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自然价值理论基石。因此,“两山”重要思想始終牢牢把握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根本范畴,在生产力范畴中加入自然因素,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本质的深度挖掘。这已经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两山”重要思想犹如拨云见日,找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具体路径。
“两山”重要思想向世界传递了绿色发展观念。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首次面向全世界系统阐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矛盾对立却又辩证统一的内在关系,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5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门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充分肯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和成就。2017年6月5日,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确定为环境日主题。这一系列举措皆表明,我国正逐步将这一理念向世界传递。
(二)“两山”重要思想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现代化跨越发展提供积极的示范效应
“两山”重要思想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实现绿色现代化跨越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应对类似的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经验借鉴。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是一个全球现代化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上这些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是人类十分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这些发展理论还是不系统的、不完善的,有许多是基于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提出的,并没有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中共中央党校版社,2006年版,第20页.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大大晚于发达国家,一般起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性问题是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欠发达;共同愿望是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就决定了加快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绿色跨越发展新思路,不仅为发展中国家避免重蹈先发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道路提供理论指导,也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现代化跨越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
当然,应当反对发展中国家简单模仿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主张绿色发展,化解后发劣势,创造和发挥后发优势。“人类社会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少数发达国家的西方式现代化,但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生物的延续。西方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少数人富裕、多数人贫穷的基础上的;当大多数人都要像少数富裕人那样生活,人类文明就将崩溃。当今世界都在追求的西方式现代化是不能实现的,它是人类的一个陷阱。所以,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欠发达地区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保优先政策,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贏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发展”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223页.。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重要思想是中国视角下发展中国家化解后发劣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现代化绿色跨越发展的科学思想。
四、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推动形成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不仅重视国内生态环境治理,还强调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这一部分内容中指出,中国引导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一)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始终以中国立场、世界眼光和人类胸怀积极探索促进全球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气候变化治理机制,这构成了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和重大生态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年9月28日),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697-698页.。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断构建“共同体”的历程。而生态环境在人类构建共同体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类,因维护人类赖以生存传承繁衍所需要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及生态功能的完好性,而具有了共同的利益需求和目标,它是人类各主体行为的前提条件,并构成基础性约束。这一共同利益和需求的追求主体和维护主体就是“人类整体”,亦即“人类命运共同体”。钟茂初:“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生态文明,《河北学刊》,2017年第5期.正是处于各个阶段的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不同认知,形成了特定的“共同体”模式。
马克思主义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描述为由“天然的共同体”转化为“虚幻的共同体”,进而再发展为“真正的共同体”的过程。原始时期,人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在与自然的交互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所以个体联合起来共同抗衡自然力量、自然灾害,形成了“天然的共同体”。工业革命以来,生态环境与人类同处“共同体”之中,但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欲望导致“真正的共同体”构建只能沦为虚幻。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人类社会的发展陷入困境,“人类整体”的命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一种世界现代性发展的新思维、新战略,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走出生态困境,是实现“真正的共同体”的必经之路。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从理论与实践上使“生态命运共同体”理论深深嵌入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之中,成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拓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反映了人类文明形态亟待转型,是关系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也就是说,保障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任何一种形式“发展”的约束性存在。在我国刚刚加快推进工业化的背景下,西方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按照《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阐述,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两个特点是需要和限制,但是,它的“需要”往往是强调西方国家的“需要”,它的“限制”往往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这样显然没有可持续发展理论本身所要强调的“公平”。因此,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维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包括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人类整体”的共同利益出发,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推行“可持续发展”行动。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表达。
(二)建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话语体系推动形成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与关键。鉴于当代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如何实施全球生态治理,成为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争论的热点问题。历年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充分表明,减排问题面临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生态治理中各自应当的责任和义务分歧,由于国际社会尚未能解決不一致责权问题,推进控制气候变化进程不断受到遏制或停滞,环境正义已成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焦点。
不同国家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往往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不同国家的生态环境资源、工业文明发展水平、制度文化背景、传统思想文化以及其所承受的国际环境压力等不尽相同。发达国家现在已经经历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掠夺的工业化时代,进入了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和“后现代化时代”。一方面,他们开始治理国内生态环境,把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由本国转移至发展中国家,缓解本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卫·哈维曾在他的《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一书中尖锐地指出了这一点,发达国家“对于污染问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把它们移来移去”。也就是说,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将大量污染企业进行了转移,极大地破坏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现在以环保卫士自居,忽视本国经济发展以及消费主义对生态系统的强度破坏和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而将全球污染归咎于众多发展中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恶化了地球生态,要求发展中国家应当对此承担责任,试图达到推卸责任的目的。他们提出所谓的“零发展理论”,企图达到通过限制甚至剥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在促进人类进步,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中国认为各国在享受资源的权利上是平等的,在创建“绿色”地球村的贡献上,各国是对等的,对等就代表有能力的国家或者从全球环境中获利多的国家要多贡献一些,对此,中国认为,在当前的全球生态治理中,各国应该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所谓共同的责任原则,就是作为人类共同体的一员,所有成员都有责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所谓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指发达国家不仅是当前生态危机的主要制造者,而且还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技术,理应承担全球环境治理的主要责任,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以协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共同保护人类的绿色家园,只有这样才符合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国际正义原则。
习近平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讲话时指出,一方面,大会形成的协议应该能够引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与治理的双赢;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这种双赢,就必须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以此为纽带形成全球生态治理的团结合力。“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如果抱着功利主义思维,希望多占点便宜、少承担点责任,最终将是损人不利己。巴黎大会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在此基础上,各国应在全球生态治理中遵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形成法治、公平、正义的国际规则。由此可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共赢全球观,系统阐述了从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将推动形成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作为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为共赢的全球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是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情怀与全球担当。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国家,已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高度赞许,譬如有机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菲利普·克莱顿就对中国寄予厚望,他曾提出:“在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当中,中国最有可能引领其他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联合国千年目标执行效果最好且对世界贡献最大的国家就是中国,赢得了全球范围的关注与认同。以上4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方面揭示了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世界意义,这样做有助于进一步给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定性”与“定位”,在世界的大坐标系上找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方位。只要真正了解了这一思想对世界的深远意义,我们就一定会增强坚持和丰富中国生态文明理念的自觉性,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的历史担当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7.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5]黄承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6]李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M].杭州: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王潇君,广西鸿芙轩教育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