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网络直播教学的利弊分析

2020-05-28赵华灵宋昶逸

决策探索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利弊分析新冠肺炎疫情

赵华灵 宋昶逸

【摘要】一段时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国内各省市大中小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广泛开展网络直播教学,不仅解决了学生上课难问题,而且保障了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的实施。但网络直播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还存在着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针对性解决,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旨在对疫情期间网络直播授课的利弊进行分析,以期为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网络直播教学;利弊分析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变迁

(一)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化教学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时期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服务于贵族阶层。个别化教学组织一般针对一个或几个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教学,普遍采用个别化施教方法,教师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根据不同时代的文化、风俗内容和制度要求进行教学内容取舍;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学生与老师的直接沟通的方式。个别化教学提倡因材施教,针对学习个体制定个体化学习方法,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是这种教学方式的突出优点,对现代教育教学仍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集体化教学组织形式

集体化教学组织形式最早产生于15世纪末的德国,始于德国组建招收大量学生的人文主义学院,这些人文学院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年级”,并依年级不同而学习不同的教科书;按年级组织开展教学的方式产生之后不久,欧洲又出现了班级授课制,并在19世纪中后期的欧洲逐渐普及。班级授课制不仅对学生学习的课程科目和课时数量做了规范,并且把班級明确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这对于促进学生掌握一定时代所需的文化技术知识、完善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这种方式是集体化、大班化教学,教学上的同质性比较突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不同学生的各自特点和不同的教学需求。

(三)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

近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多样化教学形式也应运而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多样化教学形式的技术支撑。多样化教学形式旨在班级教学与个别化教学之间实现平衡,既能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能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为此,人们针对班级化教学形式进行了教学规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我国当代的多样化教学主要以网络教育和课堂面授的集体化教学方式相补充的形式。我国短期内实现的2G到5G的网络提速,全国90%以上的网络覆盖率,人均1.12部手机的通信设备拥有量,相对平价的网络通信费用,使多样化教学形式成为可能。

二、新冠肺炎疫情下网络直播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授课形式的改变

疫情之前,我国教学形式中已经广泛使用了网络信息技术,多样化教学形式已有相当的发展,但网络信息技术大多是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而不是教学方式的主体,线下课堂面授仍然是大多数课程的主要授课形式。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加深印象或使授课内容更容易理解,或在授课内容之外增加自我学习内容。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为班级授课增加了活力,而且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众化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平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大中小学延长放假时间,师生难以返校开展面授教学。在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依托我国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各个省市根据各地情况制定了教学计划,以网络直播授课为主要形式开展线上教学。网络直播授课既保障了老师和学生的健康安全,又保障了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激发了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但随着网络直播授课的进行,也逐渐暴露出来一些的问题,需要针对性地应对和解决。

(二)网络直播教学的利弊分析

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指对网络直播课或课堂面授课产生间接影响的主客观因素,主要分为心理环境、物理环境、信息环境三个主要因素。心理环境主要指学生面对网络直播课这种新型授课方式产生的心理反应。网络直播课需要借助手机、电脑和网络设备才能开展,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学生家庭经济背景不同,一些偏远地区或贫困学生缺少智能手机或无力负担网络资费是客观现实,并由此造成学习障碍和负面心理影响。物理环境主要指由于地域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学习设备的不同等影响网络直播课效果的客观因素。信息环境主要指学生经由网络直播课而接触到的信息符号。网络直播课以录好的课程进行播放为主,视频画面中文字信息较多,学生易出现视觉疲乏,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者学习行为。学生在传统班级面授教学形式中从属性较强,主要表现为服从教师的教导,按照教师要求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网络直播授课具有课程视频回放功能,较之集体化面授课程形式在学习时间选择和学习内容回顾上具有显著优势,体现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是,网络直播授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不同于传统面授开课形式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堂及时监督,在网络教学中由于是隔空对话,老师并不能及时获取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虽然在线但不能保证听课效率,对于老师所讲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多取决于个人的自律。所以,对于自律性较弱的学生来说,网络教学的效率会比较低。

3.教师教学行为。网络直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形式,年轻教师凭借电子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强的优势进行网络直播教学可能问题不大,但对年龄较大的教师而言则构成巨大的挑战。

4.师生互动行为。相对于集体化面授教学模式,网络直播教学的师生互动有所欠缺。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如眼神、动作、语言等对授课内容、授课速度加以调整,还可以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师生互动频率高,容易使教与学融为一体。但网络直播教学授课过程中虽然也可以通过课堂签到打卡、课后学生提问和教师解答等进行沟通,但上课过程中的学生直观反映不容易被教师掌握,也难以及时把握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结语

总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教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学业的正常化问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应给予足够重视,并进行解决,以便更好地完善线上授课方式,提高线上授课效果。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方法的尝试也将为抗疫胜利之后更好地把课堂授课和线上授课相结合,优化多样化教学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星.网络教学组织形式优化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吴安艳,熊才平,黄勃.网络通讯环境下的师生互动变革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03).

[3]吴艳茹,杜海燕.中外教育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范太华.网络教育与网络学习[M].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

【本文系河南大学民生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计划“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探析”(MSJG201600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列宁加强党的领导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19-ZZJH-36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分别为河南大学民生学院、英国布里斯托大学EFM学院)

猜你喜欢

利弊分析新冠肺炎疫情
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
首都都市圈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探析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技术侦查措施运用利弊及对策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双重股权结构的利弊分析与立法建议
化妆品店美容导购跟随顾客利弊分析及对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