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墙

2020-05-28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20年5期

荐读人:远 子

青年作家,已出版短篇小说集《十七个远方》《夜晚属于恋人》《白日漫游》。作品入围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决选名单,获评《亚洲周刊》2019年度“中文十大好书”。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

作者: [美] 彼得·海斯勒

译者: 李雪顺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纽约客》记者彼得·海斯勒驾车环游捕捉现代中国,写下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之尾曲。书中探讨经济,追踪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来展现中国变革的实质。

推荐理由

当下许多年轻人很容易将“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生活投射到全国各地,误以为那就是全体中国人的生活。而《寻路中国》借由一个外来者充满惊奇的目光有力地破除了这一“时代偏见”。

這本书记述了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驾车沿长城漫游、在北方传统村庄居住和在南方工厂游历的经历与感想。该书出版后,得到外国读者的盛赞,被认为是认识当代中国的必读书;中文版上市之后,在国内也获得广泛好评,甚至带动了非虚构写作的热潮。

我们都知道中国很大,对于这种“大”却缺少感性认识。当下许多年轻人很容易将“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生活投射到全国各地,误以为那就是全体中国人的生活。而《寻路中国》借由一个外来者充满惊奇的目光有力地破除了这一“时代偏见”。例如,书中讲到,作者在内蒙古游历时,不少当地人都不会把他当“老外”,因为他长得有点像维吾尔族人。这一细节便超出了许多读者的认知,我们一般很难想象一个白种人会在中国受到这种“待遇”。作者通过大量鲜活的细节,使我们意识到,也许我们中国人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样了解中国,我们很可能是自己国家里的陌生人。

此外,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寻路中国》写得并不枯燥,许多章节都带有“历险记”一般的小说质感。作者在表达观点时总是很冷静,不偏不倚,在这种克制的背后又透出温柔的悲悯情怀,堪称非虚构写作的典范。

一路向西,我开着车逐渐拔高。到山西北部,海拔高度已经超过一千二百多米。这一带十分干燥,地表呈现出一片灰色,点缀其间的小山包呈棕红色,绕山而行的溪谷把这些小山包切割得坑坑洼洼。一座座山峦的亮色仿佛被溪流带走了,顺着山坡流淌,再汇聚到农民们正在收割燕麦的田地里。只有这样的山谷里才透着生机:绿油油的禾苗,黑黢黢的灌溉水管,和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依旧常穿的浅蓝色棉布衣服。然而,这样的地方有一种质朴而简单的美感。呈现出这样开阔的景象,竟是头一次,它在预示,再过去就是中亚地区的茫茫大草原。

走进任何一个沟谷地带,烽火台的遗址随处可见。这些烽火台用夯土筑成,夯土的颜色跟小山包的颜色一样是灰暗的棕红色,有六米多高。有些村庄甚至四周都围着这样古老的防御工事。往北大约三十多公里,就是内蒙古,在我的地图册上,这一带的省界用我非常熟悉的符号标出。

在穿过省界前的最后一个村子里,我把车停了下来。这个地方叫作宁鲁堡,这一带很多城镇的名字均含有“堡垒”的“堡”这个字,因为这些地方曾经是明代的卫戍要地。在宁鲁的场镇中心位置,依旧矗立着一座古代堡垒,村子周围围着一段段夯土墙。村子里仅有一百二十口人,在古代军事要塞的映衬下,现代村民简陋的住房显得十分矮小。

在有文物古迹的村子里停留时,我总会问有没有人了解当地的历史。在宁鲁,村子广场上一群上了年纪的人立马接过话头。“找老陈说说看。”一个人回答说,另一个人则蹒跚着要去找他。五分钟后,陈振(音译)来了。

老陈五十三岁,常年的日晒给他留下满脸皱纹,头上留着剪得极短的花白头发。身上穿着一条深色的警裤,草绿色的衬衫上钉着几颗军装上常见的黄色纽扣,外面套一件军人常穿的蓝色制服,肩部缀着肩章带,袖口绣了几道条纹。

老陈笔直地站在那里,我向他做了自我介绍。我说我从北京来,对长城感兴趣,我问他对这个村子的历史是否了解。老陈听得很认真,过了一会,他清了清嗓子。“跟我来吧,”他说,“我这儿有些资料。”

我跟着他走过一段土路,来到一排土坯房前。走到最大的一幢房子前,老陈打开了大门,用砖石搭建的北方传统土炕占了屋子里一多半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在炕的下面烧柴禾可以取暖。不过,在宁鲁,当时还是秋天,老陈对于燃料也很节省。房间里很冷,他给我倒了一杯茶,正好用来暖手。他打开了柜子上的一个抽屉,取出用薄薄的宣纸订成的一个簿子。带着些许自豪,他把这个簿子递到我的手里。簿子的封面是手写的标题:

宁鲁堡年鉴

研究形成于1992年1月22日

我翻到第一页,上面是老陈工整的笔迹:“城墙建于嘉靖22年(公元1543年),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铺贴窑制土砖。”随后我把整部书大致翻了翻,有几十个页码,几百个表示日期的数据。里面也有地图,其中一页的标题是“长城”,蓝色的粗线条和蓝色的圆圈交织在一起。

“这一带有三十三个烽火台,”老陈指着这些圆圈解释道,“这些是明朝留下来的,明代的城墙沿着内蒙古的边界修建。从这里经过的,也有其他朝代修建的城墙。”

他打开另外一个抽屉,拿出一些灰色的陶器残片。他递给我的时候,我的手心里感觉到那硬硬的陶器残片凉丝丝的。“你觉得这是什么朝代留下来的?”他问道。

我告诉他,我不知道,他的脸上有点失望的样子。

“哎,如果你还回来,也许可以带个考古学家来,”他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东西,可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朝代的。”

所谓研究,其实是他的业余爱好——他曾是个农民,过去当过党支部书记。现在他退休在家,不过种了两亩地,种植土豆。他还养了五头羊。他告诉我,他的年收入大概是一千多块钱。他只读到六年级,不过完全通过自学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退休后,老陈经常跑到二十多公里远的左云县档案馆去。他查到了一些关于当地防御工事的资料,然后对那一带做了些调查,试图把历史遗迹和历史记载联系起来。他也走访过宁鲁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有些人还记得跟日本人打过的那场仗,那正是明代要塞上面的灰砖被大家取回家修房子的那个年代。我问他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因为没有人做过,”他说,“如果没有人做这样的研究,今后就没有人了解这些历史。”

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老陈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他告诉我,他终究想给他的书找一家省级出版社。在给我看过他写的东西和他收藏的文物之后,他提出要带我去参观一下当地的城墙。

我们坐上City Special(注:作者的车),顺着一条土路往北行驶。离开村子几公里后,我们停下车来,他带着我穿过一条杂草丛生的沟谷。他走得很慢,带着乡下人常有的那种若有所思的姿态:埋着头,双手反背到身后,攥在一起。在一处明显杂草覆盖的山梁前,他停下脚步。

“这是北魏修建的。”他说。北魏统治从公元386年延续到534年,一千多年以来,这个建筑结构已经被风雨侵蚀,到现在仅存半米多高的残墙,往东北方向延伸在山峦之间。另一道山梁把它隔断开来,那道山梁若隐若现,不经他的指点,我差点没有看出来。“那是一段汉墙。”他说。

汉墙更古老了,汉朝始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220年。在高高的山峦上,还有第三道墙,日期可追溯到明朝。明朝修建的防御工事有一点八米高,呈东西向,向两边的地平线延伸过去,清晰可见。在这个地方,明朝防御工事相对算是后来者——只有四百年历史。

“多年来,我无数次看见过这样的东西,后来终于产生了好奇心,”老陈解释说,“它们来自何处?背后的体系是什么?这是我开始研究这个东西的主要原因。”

我跟他开车回到家里,又喝了一杯茶。他解释说,这个村子的全名是“宁息胡虏”,意即“平定胡人”。古时候,“胡”是汉人用来指称北方游牧民族的字眼。它并不专门指称某个部落或某个民族,但却带有贬义——那个词语可以涵盖所有的外来者。后面那个“虏”字,更是生硬,意指“蛮人”。

“大体上说,我们这个村子的名字是‘杀死蛮人,”老陈笑着说,“看这个。”他打开我的《中国地图》,指着东边一个十五公里开外的村子:威鲁。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威震蠻人”。旁边有一个镇叫作“破胡”:粉碎胡人。别的村庄叫作“威胡”“镇蛮”“杀胡”等等。当今印制的地图上用表示老虎的“虎”字代替“胡”。这样的替换首次在清朝出现,当时的满族统治者对于把关外人做如此描述非常敏感。但这种用词上的改变仅仅是一种粉饰,它的原意,跟村子周围那些高高耸立的古老城墙一样,仍旧显而易见。

傍晚时分,太阳快要从田野落到山后的时候,我离开了宁鲁。老陈把我送到City Special上。在北边,高高的山峦沿着省界耸立着——那是我的下一个目的地,一座座干燥的山峦仿佛被抽掉了色彩。老陈跟我握了握手,并祝我好运。“下次来的时候,”他提醒我,“一定带个考古学家来。”

(节选自《寻路中国》第一章,有删减)

有评论家认为作者写出了我们“习焉不察”之处。作者笔下的“老陈”形象,

有哪些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特点?

● 朱彦颖

老陈具有传统农民节俭、热情的特点。即使房间里很冷,他也不会烧柴取暖,对于燃料的使用十分节省。给客人倒热茶,认真听取作者的询问,详细解答关于城墙的疑问,并且亲自陪同作者前往实地查证,表现了他热情、朴实的一面。

● 王书奕

在很多外国人甚至很多中国人心中,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民应该是只懂得种地耕田、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的。而文中的老陈却对历史颇感兴趣,有强烈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意识,并且认真钻研,走访上了年纪的老人,查证档案,甚至做了笔记想要出书,希望作者下次带一个考古学家来。这种钻研的精神颠覆了很多国人对农民的看法。

● 李 杨

老陈受教育程度不高,却对当地历史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体现了一个普通农民对历史传承的责任感。尽管他只有小学的学历,却熟知每段城墙的位置,仅凭一座山梁,便可以指出城墙的所在。他自学历史知识,费心研究古城墙的历史,只是因为没人做过这件事。在他看来,如果他也不去做,那么这一段历史终究会被遗忘,所以他以不懈的探究精神努力记录、传承这段历史。

● 孙乐洋

老陈是淳朴的农民,埋头背手走路体现了典型的农民特征,同时他也是退休的党支部书记,从衣着上看,警裤、军装上常见的黄色纽扣、军人常穿的蓝色制服和肩章带体现了退伍军人的特点,短发、笔直的站姿、干净利索的语言都表现出他不是一般的农民,所以他对民族文化传承有着一种敏感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 顾文年老师

老陈是《城墙》里的主要人物,作者对宁鲁堡长城的考察是通过老陈完成的——跟随老陈的脚步实地察看长城遗址,行文大量引用老陈整理的历史年鉴。老陈身上有中国农民朴实、热情的典型特点,同时也有普通民众未体现出的对待民族历史文化的自豪感、使命感以及整理历史年鉴的文化自觉性,这与他党支部书记的身份密切相关。作为外国人眼中笔下的农民代表,老陈是特殊的一员:既体现农民的典型性格,又迥异于我们熟悉的农民形象。

朱彦颖同学强调老陈“节俭”“热情”的性格特征,王书奕同学概括了老陈“有强烈的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意识”,分别回答了“熟悉”与“陌生”的一面,如果结合起来就能比较全面地回答问题了。李杨同学能够看到老陈形象的两面性,主要突出了老陈“对历史传承的责任感”。

孙乐洋同学对老陈形象的两面性概括得较准确,扣合文本也较紧密。最后一句在答题方向上有所偏离,更倾向于回答“为什么会给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印象”,如果重心能够放在形象两面性的概括上更切合题目要求。

文学即人学,对人物的认识是探讨文本的重要途径。在人物形象的认知上同学们要避免肯定或批判的单维思想,优秀的文本总是试图呈现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同时,在审题时要抓住重心,答题要强化针对性,提升答题有效性。

非虚构文学强调客观、真实,

本文在叙述上有哪些方面让你感觉真实?

● 沈哲豪

细节真实:如作者对城墙的描写非常具体,详细介绍其年份、高度、作用,真实可感;对村庄名称讲解详细,诸如“宁息胡虏”“威鲁”等名称契合时代背景,合情合理。

描写真实:如开篇描写山西北部的环境,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对老陈形象的描写,体现了朴实而热情的农民形象。

● 潘奕羽

人物真实:作者笔下的老陈形象是有一些文化的党支部书记,退休在家研究当地历史,顺理成章,没有刻意塑造形象。

事件真实:作者前往山西北部探访古遗迹,一路行程明确,地名详尽,给人真实之感。

时间真实:详细介绍汉、北魏、明城墙的建造时间,符合历史真实。

● 孙静怡

用词简洁,没有过多修饰的语言和描写成分。作者力图通过客观叙述如实地描述事物,没有用过多的形容词、副词来修饰。例如:“这个建筑结构已经被风雨侵蚀,到现在仅存半米多高的残墙,往东北方向延伸在山峦之间。另一道山梁把它隔断开来,那道山梁若隐若现……”作者用名词和动词将城墙的样子展现给读者,这样既不会强加太多个人色彩,又能给读者空间来构想城墙的样子。

● 付与乐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来呈现自己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但作者并没有做过多评论,而是从老陈这样的普通中国人视角出发呈现中国社会,用直白的描述忠实地再现他在中国大地上的见闻,客观、真实地展现事件和人物。

● 顾文年老师

非虚构文学采取与小说对立的写作方法,尽量客观、真实地呈现与再现事件和人物。可以说客观、真实是非虚构文学的典型特点。海斯勒以一个外国记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并将其以客观的笔触表达出来,真人真事的设定也极大地满足了读者对现实真相的感知欲望。

沈哲豪同学从内容角度归纳出细节真实与描写真实两个方面,回答扣合文本,较有说服力。严格意义上说,描写真实应该属于细节真实,若能从其他角度思考,答案会更丰富。潘奕羽同学归纳为人物真实、事件真實、时间真实,角度比较独特,思路也比较清晰。这些角度实际上都属于“生活真实”,不过作为高一学生,能够从以上角度理解,还是体现了较好的答题思维。孙静怡同学从用词特点上分析,尤其是对名词、动词作用的细化,体现了细腻的语言敏感度。付与乐同学视野较为开阔,从叙述人称、叙述视角上分析行文的真实感,也较符合文本的整体创作特色。

台州市第一中学   陆之滢

《一问一世界》

作 者: 杨  澜/朱  冰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读个片段解解馋

我采访杰克·韦尔奇是在2001年年初,那时他还担任着世界最大的公司通用电气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采访的场所就是公司纽约总部的董事会会议厅,墙上挂着包括发明家兼第一任董事长托马斯·爱迪生在内的历届董事的照片。这些照片就像一部无言的历史,提醒着继任者好自为之。在前辈们或慈祥或严厉的目光注视下,韦尔奇在过去的20年使公司的市值从1981年的120亿美元增长了40多倍,成为名副其实的“经营之神”。而他的“六个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国也备受尊崇。他从一名工程师成长为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CEO(上任时只有45岁),看透了大公司的官僚拖沓,决定再也不要看那些死气沉沉的计划书,而是要提供计划的人坐在自己的面前。“我要看着你的眼睛,看到你的激情!”于是他把管理层次从9个减少到4个,称之为扁平化管理。他还给自己的经理们定下了标准,那就是每年都要淘汰10%的员工,而且一家分公司要么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第一或第二的位置,要么就会被卖掉。“这不是有意为难他们,没有什么比在一个名列第四、第五的公司里任职更糟糕的了,因为他们会非常沮丧。我认为我们必须有一种求胜的氛围。”甚至有一次他去百货商店买衣服时,还被商场经理拉到角落里问:“韦尔奇先生,您认为我有必要每年更换10%的员工吗,即使他们没犯什么错?”“没错,你必须这么做。”顾客韦尔奇不吝赐教。“这是不是有点太没人情味了?”我问,“你难道在所有的竞争中都必须胜利吗?”“没错!高尔夫、桥牌,凡是我做的事我都要赢。”他坚定地回答。顿了顿,他又带点挑衅地反问我一句:“难道你不想赢吗?”

该书记录了杨澜入行30年的媒体人生涯。

30年间,她向老布什、基辛格、克林顿、李光耀、王石、稻盛和夫、金庸、李敖等各行各业的名人发问,不仅展示了“问”之学问,更发掘了问题背后的真实和人性。

书里还详细记录了《杨澜访谈录》这一节目的发展历程。在娱乐至上的时代大潮面前,一个面临经费、收视率等种种方面问题的访谈节目如何站稳脚跟?杨澜与她的团队告诉我真正的“坚守”——追求高质量、深内涵,不用娱乐化的内容取悦观众,而是通过深度的人物访谈记录一个时代和一段历史,永远守护“问出的那个世界”。

知性——我会用这个词来形容杨澜。

不仅因为她外表优雅,更因为她在每一次采访中所展现出的专业态度和对历史的真相、心灵的真实的不懈追求。为了采访李显龙,她将在飞机上的几小时全部用于阅读资料和人物传记。每一次采访,她一定会一丝不苟地写下三到四页经过反复思考、筛选的提问纲要。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性去挖掘真相,永远不媚俗、不煽情。因此,她所记录下的人物和故事,常常能给读者带来巨大的震撼和深刻的思考。

杨澜的“问”,也在向我发问。

看新闻时,你是否关注过记者如何发问?

“你真的那么有远见吗?”“你不想赢吗?”“谁能在石头上睡觉?”这些是书的章节名,也是杨澜的提问。我在读这些问题,同时也随着作者对他人和世界发问。我在读那些名人的回答,同时也在回答对自己心灵的拷问。细细品味杨澜问出的每一个问题,看似平常又简单,却蕴含了太多对个体成长、生存困境的关注和对真相、真理的探寻,充满了智慧、温暖和勇气。

在这个世界上,对话和沟通是明智的选择,这需要真诚,更需要思想。“一问一世界”不只是记者采访经历,更是在提醒每一个人:我们应该具备“问”的能力。发问,思考,会激励我们向生活与思想的更深处漫溯。

我的书架上还有

另一位媒体人的自述——

《懂得》

作 者: 董 倩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书架主人·

桐庐中学   陈安然

《最后一个匈奴》

作 者: 高建群

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匈奴,这个崇拜狼的草原游牧民族,曾经游荡在西北坦荡的土地上。他们像狼一样充满野性、勇猛剽悍、骁勇善战,他们从草原上崛起,与强大的秦汉对峙,称雄数百年。但这个震撼了东西方世界的马背民族,却在最辉煌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神秘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在《最后一个匈奴》中,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文字,一同在残存在陕北高原的三个家族两代人身上,探寻来自这个神秘民族的独特印记。

率真、不羁是他们的性格,也是小说的性格。

传统的儒家文化,其思想核心是“仁”,是克己复礼。而混合着汉族和匈奴血脉的后裔们,承载着农耕与游牧文明的碰撞,鲜少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剽悍、不驯,承载着独特的文化之美。唱着一首首直白、质朴的民歌的少女,吐一口唾沫诅咒一句黄土却又眷恋土地的农民,没有践行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礼”,与各安其分、文质彬彬的文化迥然相异。但正是这样的文化气息,孕育了他们率真、不羁的个性,也塑造了小说独一无二的气质。

在这块匈奴民族曾留下深深足迹的土地上,坦率动人的民谣、古老神秘的风俗,都被作者勾勒成一幅壮美的民俗风情图。

杨蛾子唱的那首信天游《大女子要汉》,承载了女性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杨老太太挂的红布条,贴的“抓髻娃娃”,是陕北农民在贫瘠的生活中祈祷幸福的形式;与黑大头命运密切相关的“押明宝”,是他们朴素本色的娱乐活动。

不羁的外表下,有着坚定的理想信仰。

流淌着“胡羯之血”的陕北汉子杨作新,自由洒脱、桀骜不驯,又心怀天下渴望不凡。作为一个受新思想启蒙的读书人,他为了革命四处奔波,艰难逃亡,最后英勇牺牲。他血液里的桀骜不驯燃起了革命的火把,他对革命的执着追求,传承了文人侠客的理想信仰。在他身上,我看见了对理想信仰的执着追求,看到了不畏艰难、舍身取义的“大爱”。

读个片段解解馋

山峁的背面更为陡峭的山坡上,是一群零零星星吃草的羊只。山坡太陡,不能用作耕地,因此它荒芜着,长着蒿草和狼牙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草,而靠崖畔的地方,开着几束秋菊,黄蜡蜡地十分耀眼。“春放一条鞭,秋放满天星”,按照父亲的教诲,秋天,羊只赶到山上以后,你只须站在高处,眺着它们,让它们安安静静、自由自在地吃草,不乱跑,不跌进天窖,不让野物作践,就行了。秋天各种草都已经结籽,羊吃了上膘。这个季节是拦羊娃的好日子,满山的野果都可以吃了;也是羊的好日子,它们每天都能吃个肚子圆。

这个半大孩子,一边在树上摘着野果吃,一边叼空照看羊只,他不知道,此刻,在吴儿堡的家里,他的父亲和母亲,正在进行着关于他的前途的谈话。

巨掌一样的杜梨树,将这孩子高高地托起。因此这孩子的眼界十分开阔。山头一个一个,像牛头一样,挤挤拥拥,从他的脚下开始,一直排列到遥远的天边。天十分高,十分蓝,十分洁净,那遥远的天边,停驻着一层层一列列云彩。云彩迎着阳光的一面,洁白得好像绵羊毛,背着阳光的一面,则是褐色,或者瓦灰色,好像山羊的颜色。在这空旷的高原上,在这自由自在的生活中,在饱餐了一顿甜甜的杜梨果以后,这孩子突然觉得自己幸福极了,滋润极了。他想唱歌,可是他年纪还小,还不会唱歌,不论是那些曲调悠扬的信天游,或者那些趣味无穷的酸曲,都与他无缘。于是,他按捺不住,扬起脖子,大呐二喊起来。

随着孩子的呐喊,四面八方的“崖娃娃”,也随之应和。“我想吃肉———”孩子大声地喊,喊声刚落,喊声碰到四面的山崖上,折射回来,于是,“我想吃肉———”“我想吃肉———”,一声接一声,重重叠叠,前呼后应,此起彼伏,惊着野雀子盲无目标地乱飞,震得崖壁上的土块簌簌地往下掉。

孩子在这一刻觉得自己伟大极了。于是他又撕开嗓子,喊道:“我想尿尿———”忠于职守的“崖娃娃”,立即回应:“我想尿尿———”“我想尿尿———”

我的书架上还有这些

《狼图腾》

作 者: 姜 戎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白鹿原》

作 者: 陈忠实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阅读指津、命题及解析: 海亮实验中学 姜志超

材料一

清代学者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造园与作诗文无异,从诗文中可悟造园法,而园林又能兴游以成诗文。诗文与造园同样要通过构思,所以我说,造园一名构园,这其中还是要能表达意境。中国美学,首重意境,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艺术手法出之,而造园之高明者,能以文学、绘画、音乐等诸境,而以山水花木、池馆亭台组合出之,人临其境,有诗有画,各臻其妙。故“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实以诗文造园也。

造园言“得体”,此二字假借于文学,文贵有体,园亦如是。“得体”二字,行文与构园消息相通,因此我曾以宋词喻苏州诸园:网师园如晏小山词,清新不落套;留园如吴梦窗词,七宝楼台,拆下不成片段。设造园者无诗文基础,则人之灵感又自何来?文体不能混杂,诗词歌赋各据不同情感而成之,决不能以小令引慢为长歌,何种感情,何种内容,成何種文体,皆有其独立性。故郊园、市园、平地园、山麓园,各有其体。亭台楼阁,安排布局,皆须恰如其分,能做到这一点,起码如做文章一样,不会被讥为“不成体统”了。

(摘编自陈从周

《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

材料二

在与拙政园①相关的史料中,文征明在《拙政园图咏》中所绘制的31幅册页可能最具分析价值,它们大致可以反映出一位文人对于一座正在成形的园林所进行的构想。譬如《来禽囿》,文征明配诗“清阴十亩夏扶疏,正是长林果熟初。珎重筠笼分赠处,小窗亲拓右军书”,点出本处景观通过种植沙果树林,诱鸟来鸣,为园林带来勃发生机。文征明与王献臣很可能曾经在此处的一间小屋里,临摹过王羲之的《来禽帖》,因此种植树林以作纪念;通过“珎重筠笼分赠处”复现《来禽帖》中所记述的“青李、来禽、樱桃、日给藤子,皆囊盛为佳,函封多不生”的情形,揣摩王羲之在书写这样一段语句时所心怀的景象,追寻着庄周“观鱼之乐”“濠濮间想”的那样一种物我合一的心境。在词语与物态的循环叠加的过程中,无论是画面中的寓意,还是诗句中的情景,都获得了呈现,并得以升华。由此,园林的情景也获得了一种精确性。在这样一种貌似清淡的情境中,画面与诗句却包含着一种极其缜密的思维过程,它需要在其依托的语境中,才能得以描述。如此而言,文征明作为拙政园的一位重要的思想构造者,他所起的作用既在于将文化含义赋予自然事物,也在于使得园林要素按照某种构想进行组织,成为具体可见的园林景点。

【注】 ①拙政园: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为明王献臣私家宅院。文征明曾参与拙政园的设计,并将园内三十一处景点绘制成图,是为《拙政园图咏》。

(摘编自童明

《建筑学视角下的江南园林构成》)

材料三

近年来,我提出“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主张,宁波博物馆的设计就是这种主张的探索和具体实践。它以自然之道为约束的人文地理和以“山”“水”为沉思对象的景观诗学为背景,重新审视熟悉的建筑学体系。博物馆从设计语言上看,重点表达了“介于自然与人类之间”的观念,平面是简洁的长方形集中式布置,但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这种形体的变化使建筑整体呈微微向南滑动的态势,场地北部为一片水域,建筑因而具有刚从水中上岸的意向。传统中国关于“山”“水”与建筑关系的美学被有深度地重新转化了。我曾经说这栋建筑的意思出自宋代画家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但我更在意的是,不只是这么说,而是如何让人直接在现场体会到。

如果说,这种深度的诗意表达多少还是抽象的,博物馆在外墙材料上的探索就使抽象的诗意有了具体的物性和质感。外墙由“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混合构成。使用“瓦爿墙”,除了它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质感和色彩能完全融入自然,它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对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使得博物馆一建成,就凝聚了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的时间。

可以想象,就像中国园林的建造,宁波博物馆特殊的材料做法使它已经变成了有生命的环境,需要滋养,于是我们可以把建筑当作植物对待。它刚建成的时候肯定不是它状态最好的时刻,10年后,当“瓦爿墙”布满青苔甚至长出几簇灌木,它就真正融入了时间和历史。

(摘编自王澍

《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

阅读指津

第一则材料中,作者陈从周提出古典园林的建造与中国诗文之间有共通之处,都讲究“意境”与“得体”。

第二则材料中,作者童明以文征明所绘制并配诗的《来禽囿》为例,认为文征明很可能是受到王羲之《来禽帖》的影响,而在设计拙政园时,将诗句中的画面和意境融入其中,以此组织园林的各个要素。

第三则材料中,作者王澍提出他所主张的“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的观点,并以宁波博物馆为例,展现了其中所蕴含的自然之道和传统中国关于“山”“水”与建筑关系的美学。

三篇选文所涉及的内容,有中国古代园林,也有中国当代建筑,有普遍性的认识,也有具体的案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建筑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关系。

小试身手

1. 下列对材料中“造园”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钱泳认为造园就是构园,需要像诗文表达意境一样,按照一定的法度,让建筑和布置之间形成一定的呼应,但又不能过度,造成堆砌感。

B. 造园讲究“得体”,需要根据园林的位置、地形等来综合考量,仔细安排,否则便有“不成体统”之嫌。

C. 文征明在《来禽囿》中,叙述了他和王献臣临摹王羲之的《来禽帖》的往事,追寻一种物我合一的心境,体现了园林造景的精确性。

D. 在中国当代建筑的营造上,王澍认为需要以自然之道为约束的人文地理和以“山”“水”为沉思对象的景观诗学为背景,重新审视中国本土建筑。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中国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者,是因为它以诗文造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给人如诗如画的奇妙感受。

B. 文征明的《拙政园图咏》,体现出他作为拙政园的一位重要的思想构造者,让园林多了文化含义,让景点具体可见。

C. 宁波博物馆以李唐的《万壑松风图》为建筑蓝本,有深度地重新转化了传统中国有关“山”“水”与建筑关系的美学。

D. 宁波博物馆特殊的材料做法使它已经变成了有生命的环境,让它有机会在岁月的滋养里真正融入时间和历史。

3. 下图是苏州博物馆馆内一景,请结合材料指出它所体现出的建筑特色。(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

A项,张冠李戴,认为“造园就是构园”和“需要像诗文表达意境一样”的是陈从周先生,不是钱泳先生。 B项,材料一第二段具体论述了造园的“得体说”,结合“故郊园、市园、平地园、山麓园,各有其体”可以判断,位置、地形等都是造园需考虑之“体”。 C项,将或然变成必然,原文中对文征明和王献臣临摹《来禽帖》一事只是猜测。 D项,以偏概全,“以自然之道为约束的人文地理和以‘山‘水为沉思对象的景观诗学为背景”只是宁波博物馆的表现,并不代表“中国本土建筑”都需要参照这一逻辑建造。

2. C

A项,结合材料一第一段的结尾可以推知。 B项,结合材料二的首尾两句可以推知。C项,宁波博物馆的建造只是取意于《万壑松风图》,并不是以它为蓝本。 D项,根据材料三最后一段可以推知。

3. (1) 用假山、白墙、水池等元素让景观拥有了绘画的意境。

(2) 园林式的建筑设计,符合苏州的地域文化特征,显得“得体”。

(3) 假山隨着围墙和水池的视线逐渐拉远,给人“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江南韵味,赋予了景观文化内涵。

(4) 体现出“以自然之道为约束的人文地理和以‘山‘水为沉思对象的景观诗学”的建筑思考。

(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