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20-05-27韩春花
韩春花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问题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同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又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探索过程,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联想思维、比较思维等的锻炼。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入手,主要依据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让学生初步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低学段的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数学意识,让学生体会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需要教师明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规律,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来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笔者针对“数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如何设计出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如何促进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等等,现将教学经验分享如下。
一、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自己设计好数学问题并向学生展示,要求学生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是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也很难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那么怎样才能促进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展并提出问题呢?
首先,教師要允许学生发表意见,鼓励学生提问,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并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设计丰富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件或事物入手,采取再现情境的方式让学生产生自发提问的欲望。其次,教师需要尊重每位学生的认知起点,尊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措施。比如,在学生提出看似荒诞无稽的问题时,教师不应该就问题本身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提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帮助学生了解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保证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只是数学教学的开始,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学生得出了怎样的结果,而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具体经历,包括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和感知,采取的方式方法,应用的数学理论等等,能否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入手进行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解决例题“张丽红的妈妈带领她去游泳馆游泳,其中成人的门票为15元,儿童票为8元,张妈妈拿出50元给了售货员。问:售货员应该找回张妈妈多少钱?”时,教师需要明确该例题考查的内容为混合运算,学生在解决该问题时需要开动脑筋,首先读懂题干,明确已知内容与未知内容,并尝试着解决问题。有的学生采取的方式是直接用“50-15-8”,有的学生列出的算式为“50-(15+8)”,还有同学直接将问题变为两个减法的算式。在课上学生采取的方式不一,但得出的结果却相同,教师要认可学生的解题思路,鼓励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从而拓展全体学生的思维深度。
三、拓展知识,发展应用意识
小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较差,尤其是低学段的小学生,虽然不强求学生在低学段就具备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应用意识的渗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或数学规律时要广泛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蕴含着的数学信息,使得学生在面对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时能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在面对数学学习时能够意识到该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并明确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高分,掌握数学知识或技能,而是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来认识现实世界,并处理有关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自觉做到数学学习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对于现实生活的帮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例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常见的五角星来引入。教师:“参照这个五角星,大家通过观察能够得出哪些特征?”在学生说出“角”时,就可以开始讲解本节课的知识。其次,在讲解完授课内容后,可以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课后问题。课后问题可以设计为: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了角,还动手制作了角,除了老师举例的五角星,同学们在课下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观察它们有没有角。
总之,学生问题意思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环境,引导学生经历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最后利用知识的拓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174+176.
[2]王幼算.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7):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