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抄”来的理学先驱?
2020-05-27李开周
李开周
宋朝中后期,江湖上流传着一个传说。
有两个年轻人,一起在泰山读书,连续10年都没下过山,真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中一个年轻人,学习尤其刻苦,不但不下山,连老家寄来的信都不拆开,每每收到家信,瞧见信封上写着“平安”二字,就随手扔掉,唯恐勾起思乡之苦,分了学习的心。他们读书如此精进,学业当然大成,后来学成出山,各自创派收徒,都成了宋朝有名的教育家。
这两个人,一个叫孙复,一个叫胡瑗。孙复字明复,山西人,生于公元992年,刚过而立就在泰山办学,被弟子尊称“泰山先生”;胡瑗,也就是收到家书不拆的那个年轻人,字翼之,陕西人,生于公元993年,祖上好几代都住在陕西安定堡,被弟子尊称“安定先生”。
比二人稍晚几年,在山东泰安徂徕山附近又出了一个名叫石介的“徂徠先生”。孙复、胡瑗、石介,三人学问大、名声响、门徒多,最后都成为一代儒学大师,对宋朝乃至元、明两朝的儒学发展有极大影响,因都生在北宋初年,所以并称“宋初三先生”。这三人均为理学先驱人物,学问成就自不言说。这里就讲讲孙复和胡瑗之间的故事。
这两人的故事,散布于正史和野史,真假参半,并不全是史实。比如本文开头的传说,就是宋元时期一些读书人编造出来的,无非为了励志,让更多人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挡得住一切诱惑,哪怕是亲情的诱惑。
实际上,孙复确实在泰山住过,并且不只10年,而是20年。但那20年不是求学,而是办学——孙复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一直没中进士,于是退隐山林,办起泰山书院,掌教大约20年。至于胡瑗,根据最近30多年来黄富荣、徐洪兴、刘文仲、陈植锷等学者的各自考证,他在中年以前或许跟孙复通过信,但却没有见过面,更没有机会同住10年,一起在泰山苦读。
还有一种说法,出自《宋史·范纯仁传》,大意是孙复和胡瑗没在泰山成为同窗,却在河南商丘成了同窗——宋朝政治家兼文学家范仲淹在商丘执掌应天书院时,胡瑗和孙复都在该书院读书,都是范仲淹的学生,都与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相来往,几个好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共同探讨学业。
这种说法载于正史,但也未必属实。公元1039年,胡瑗曾在苏州府学教书,范仲淹命令另一个儿子范纯祐拜胡瑗为师。宋朝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讲究师道尊严,注重学术辈分,若胡瑗确是范仲淹的学生,那么他就得与范仲淹的儿子平辈论交,不太可能又去当范仲淹某个儿子的老师。
同为北宋初期理学先驱,同在太学教书,孙复(右)和胡瑗两人的关系却一直不睦。(戴红倩 / 绘)
现在我们能读到的古代文献,对胡瑗和孙复年轻时求学经历的记载既不详细,又互相矛盾。推想起来,这些记载要么出自传闻,要么是为了励志而故意杜撰。胡瑗和孙复的名气越大,崇拜者越多,附会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越多。
真实的情况往往并不励志。比如说,《宋史》为孙复立传,写到他晚年名气更大,被朝廷聘请到太学教书;与此同时,胡瑗也被聘请到太学教书。当两个赫赫声名的大教育家成了同事,彼此之间的关系却很差。《宋史·孙复传》原文是这么写的:“复与胡瑗不合,在太学常相避。”孙教授厌恶胡教授,不想见到胡教授,胡教授一来,他就躲,瞧见了也假装没瞧见。
野史上对两个人的关系也有描写,司马光的世侄邵博著有《邵氏闻见后录》一书,说“先生恶胡瑗之为人”。这里的“先生”,指的就是孙复,意思是说孙复看不惯胡瑗的为人。
到了南宋,大儒朱熹给学生讲课,学生问:“胡瑗是大学者,孙复也是大学者,两个大学者为何不合呢?”朱熹答道:“安定较和易,明复却刚劲。”(《朱子语类》)胡瑗比较随和,孙复比较倔强,二人关系不好,是因为性格不合。
这个解释可能正确,但还不够透彻。孙复厌恶胡瑗,原因出在胡瑗身上:胡瑗著书立说和编写讲义的时候,抄袭了孙复的文章。
胡瑗给学生授课,可以借鉴孙复的研究成果,但应征求人家的同意,或者至少也要说明一下;让孙复更难接受的是,胡瑗的课堂反馈更好,教出来的学生更多、更优秀。
有例为证。
胡瑗给学生讲《春秋》:“齐以郎之战,未得志于鲁,今因宋、郑之仇,故帅卫、燕与宋来伐鲁。鲁亲纪而比郑,故会纪侯、郑伯,以败四国之师。不地者,战于鲁也。”这段话与孙复《春秋尊王发微》里的文字几乎一模一样:“齐以郎之战,未得志于鲁,因宋、郑之仇,故帅卫、燕与宋伐鲁。鲁亲纪而比郑也,故会纪侯、郑伯,及齐师、卫师、宋师、燕师战,以败四国之师。不地者,战于鲁也。”
胡瑗给学生讲《礼记》:“大夫宗妇者,同宗大夫之妇,非谓大夫与宗妇也。觌者,见夫人也。”再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大夫宗妇者,同宗大夫妇也。觌者,见也。”两段文字意思完全相同,只是在细微表达上有详略差别。孙复撰写《春秋尊王发微》在前,胡瑗太学授课在后,所以分明是胡瑗引用了孙复的书。引用而不注明出处,那自然就是抄袭了。
孙复治学,专精《春秋》。胡瑗则是博览广收,对经学、史学、音律、军事、农书、历法都有浓厚兴趣,单论训诂之严谨,注经之功底,确实比不上孙复。他给学生授课,可以借鉴孙复的研究成果,但应征求人家的同意,或者至少也要说明一下,否则既不符合学术规范,也不符合道德规范。
让孙复更难接受的是,胡瑗的门徒更多,课堂反馈更好,比他的影响力更大,教出来的学生更优秀。像欧阳修的儿子欧阳发,还有黄庭坚的岳父孙觉,都出自胡瑗门下。《宋史·孙复传》概括得简略而精当:“瑗治经不如复,而教养诸生过之。”意思是说:胡瑗搞学术研究比不上孙复,但是教学方法却比孙复强得多。
在整个古代中国,胡瑗都称得上是相当前卫的教育大师。第一,他性格幽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刚开始瞧不起他,越到后来越喜欢他;第二,他兼重文武,让学生走出书斋,关注时局,读书之余还要练习骑射;第三,他开创了一个空前先进的教学方法:分斋治学。在他之前,所有的官学和书院都要求学生专攻诗书(官办武学除外),而他则倡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专长,在诗书之外兼修一门实际学问,例如天文历法、三角测量、工程建筑、攻城守城……他在湖州府学教出来的门生刘彝,后来就成为一位水利专家,给城墙设计能自动开合的“水窗”,需要泄洪时水窗开启,洪水退去水窗闭合。
胡瑗抄袭孙复学问,自然为后人所不齿。只是,一个道德上有污点的大师,到底还算不算大师呢?笔者觉得单从教育上来说,胡瑗称得上大师——学问抄袭并不能抹杀他的教育成绩。
朱熹曾把古代圣贤名流的“嘉言善行”汇集起来,编成《小学》一书,作為儿童读本,其中就详细记录了胡瑗一生的教学活动和事迹,认为可作“百世之法”。当年,胡瑗在苏、湖地区执教时,学生遍及东南一带,北宋学者、陆游的祖父陆佃在《陶山集》卷十五《傅府君墓志》中记载:“淮之南,学士大夫宗安定先生之学。”后来,胡瑗入主太学,社会影响更广,他最为得意的门生、北宋理学大师程颐在《回礼部取问状》中说道:“胡太常瑗,……所居之乡,学者不远千里而至,愿一识其面,一闻其言,以为楷模。……往年胡博士瑗讲《易》,常有外来请听者,多或至千数人。”
再说胡瑗的分斋治学之法,不仅改变了当时士大夫中存在的片面崇尚辞赋的浮华风气,而且还影响到后世。清朝后期,泰州一位热衷教育的大家刘熙载,晚年主讲龙门书院之后,推行胡瑗的分斋教学法,根据学生的程度、志趣、特长进行因材施教,时人誉之为“以正学教弟子,有胡安定风”。
由此看来,道德和社会贡献,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儿。胡瑗这样一位教学楷模、教育先驱,被称为大师也不为过吧。
孙复(992年—1057年)
字明复,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北宋理学家、教育家。4次参加科举皆不中,之后退居泰山,专心讲学授徒。1042年,被举荐为国事监直讲(主讲教授),从此踏入仕途,宋仁宗对之多为礼敬。1057年病逝,欧阳修为之撰写墓志铭。
胡瑗(993年—1059年)
字翼之,生于泰州如皋县(今属江苏省如皋市),祖籍陕西,北宋理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7次参加科举不中,之后在家乡泰州创办书院,讲授儒家经术。1036年,经范仲淹举荐,步入仕途,历任校书郎官、国子监直讲、太子中舍(太子的导师)等。1059年病逝,被朝廷追谥“文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