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大流感生死实录
2020-05-27李雨潇
李雨潇
凯瑟琳·阿诺德
疫情期间,“1918年大流感幸存者的提醒”上了微博热搜。面对当下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一位105岁的流感亲历者在采访中说:“我不想看到悲剧重演,人人都要当心。”
100多年前,一场可怕的流感席卷全球,至少5000万人倒在它的魔爪之下。在《1918年之疫》中,英国学者凯瑟琳·阿诺德在充分研究原始档案的基础上,为我们勾勒出一场“从欧洲到非洲,从太平洋到大西洋”的世界级流感。
阿诺德毕业于剑桥大学格顿学院,主业是记者,平时喜欢写通俗历史。在《1918年之疫》中,底层士兵、实习护士、战地医生、贵族、儿童……成为一个个线索人物。透过这些普通人的眼睛,阿诺德串联起家庭、城市和国家的生死实录。
疫情流行时正值一战,作为中立国的西班牙只因允许公开报道,加上国王也不幸感染,就莫名其妙地为流感冠了名。那时的人们很难想象,早期被当作普通感冒处理的病症,最终带来的伤亡比战争还要多,“全世界有1/3的人口感染了这种病毒,其中10%—20%的感染者死亡”。
今天的防疫措施,百年前也发挥过作用。华盛顿的一个社区里流传着这样的防疫宣传语:“遵纪守法,佩戴口罩。管住嘴巴,远离病爪。”人与人之间的监督热情不输现在,没来由的打喷嚏和咳嗽让人如临大敌,不戴口罩会被罚款,款项将送到红十字会。曼彻斯特的一位首席医务官创造性地建议,所有感染者需自觉隔离3周,这种做法卓有成效地抑制了当地疫情,让这座有10万人感染的城市,仅有322例死亡,只可惜隔离法并未被全面推广。
“西班牙流感”被认为对青壮年更有攻击性,但驰援疫情重灾区的年轻人依旧踊跃。“米老鼠之父”沃尔特·迪士尼不顾家人反对,成为一名救护车司机,也因此感染流感,所幸最终痊愈。奥地利年轻的天才画家埃贡·席勒却在这场疫情中殒命。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死亡和恐惧的强烈感知,也许正是最终与流感博弈的日子,让他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军营、军舰是流感重灾区。1918年9月,时任美国海军部副部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在一艘返航軍舰上感染流感,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康复。英国首相的命运也相隔百年遥相呼应——因为害怕影响军队士气,当时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迟迟没有公布他患病一事,好在最后他痊愈了。
一战在1918年11月结束,疫情却并未按下暂停键。人们在街上庆祝战争结束,回家后仍要面对亲友逝去的悲痛。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尽管流感最严重的传播期已经过去,英国外交官马克爵士还是被感染了。他的尸体在2008年被解剖,分析结果认为,西班牙流感中的致病源很可能是H1N1,跟后来的禽流感是“族亲”。
发端于1918年春季的流感,最终在两年后的春天销声匿迹。凯瑟琳在《1918年之疫》一书的导论里写道:“我也尝试窥探未来,思虑这位‘西班牙女郎会不会披上不同的戏服,再度登上舞台。”回顾百年前的疫情现场,似曾相识的场景交叠上演。好在历史的车辙也告诉我们,悲剧虽难以避免,但春天终会到来。
《1918年之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