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0-05-27高小雄

青年时代 2020年7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档案管理

摘 要: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是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成效。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深入推进,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本文针对目前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进行思考分析,并从思想认识、完善机制、人员素质、开发利用、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有效途径

一、引言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赵乐际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努力实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对高校而言,实现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是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成效。实现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形势,着力解决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为高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服务。

二、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的范畴

高校纪检监察档案是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在开展监督执纪问责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它真实记录了高校纪检监察事业的发展过程,客观反映了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开展职能活动和推进工作的成果,包括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会议、执纪审查、执纪审理、信访、巡视巡察、案件管理、党务、组织人事等方面具有保存价值的材料,按照类别可分为案件档案、信访档案、巡视巡察档案、廉政档案、谈话函询等第一种形态档案、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

三、当前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坚持挺纪在前,持续深化“三转”,聚焦主责主业,监督执纪工作取得新成效。但面对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新形势,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站位不高。一些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高校纪检监察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往往只注重纪检监察常规性、前期性工作,而对纪检监察档案工作常常重视不够,不能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布局中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及时解决档案管理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的责任不落实,学校纪检监察班子成员没有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有的资金投入不足,档案设备陈旧落后,没有独立的档案室,没配备扫描仪、刻录机等硬件设备;有的只注重案件档案,忽略文书档案、信访档案及谈话函询等第一种形态档案;有的只注重案件文字案卷,忽略音像、图片归档;有的受人员编制限制,不能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人员多数是兼职,档案工作实际处于“管理盲区”。

二是在档案管理上机制不全。目前,多数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缺少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收、管、用”脱节,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低、随意性较大。档案材料收集不及时、不全面、不完整,没有应收尽收,如文书档案缺少文件签发稿、信访档案缺少信访处置呈批表、谈话函询档案缺少领导审批表、案件档案缺少涉案款物清单;档案分类混乱,不准确;立卷归档不规范,不严格执行“谁承办,谁归档”“谁办案,谁立卷,案结卷成”的原则;档案编目排列不合逻辑,不科学;借阅档案不登记、不严格等。

三是在开发利用上挖掘不足。由于多数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缺乏全面、系统的档案管理、信息技术、纪检监察等方面专业知识,对档案材料价值缺乏鉴别能力,开发利用意识淡薄,档案管理流于形式,停留在简单保管、借阅查询的低水平阶段,导致有利用价值的案卷材料被束之高阁,沉睡在档案室内,不能实现档案的优化管理,发挥其真正价值。

四是在信息化建设上步伐不快。当前,高校纪检监察档案信息化建设滞后,制约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因素有:对纪检监察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认为可有可无;对纪检监察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有限,一些设备没有及时更新,不能适应纪检监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许多还是半路出家,纪检监察、档案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和业务没有完全掌握,不能采用现代化信息系统管理手段对档案进行管理,较多的是采用传统手工立卷模式进行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四、推动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在思想认识上要有新转变

思想决定行动。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充分认识到,纪检监察档案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真实记录,是促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推动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纵深推进,高校纪检监察档案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一要增强档案意识。认真学习《档案法》《纪检监察机关案件档案管理办法》《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克服重业务、轻档案的思想,增强重视档案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对纪检监察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档案工作分工,定期研究档案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題;配备专职档案工作人员,即使学校人员编制有限,也要明确兼职档案员的责任,构建完善的纪检监察档案工作组织网络。三要营造良好氛围。着力营造纪检监察干部人人重视档案工作、参与档案工作的氛围,让“谁经手的资料谁负责归档”理念深入人心。

(二)规范管理,在完善机制上要有新举措

为使高校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合理,避免出现随意毁坏丢失现象,要聚焦“收、管、用”各个阶段,结合档案管理的流程,从收集、归档、装订、保管、借阅、保密、鉴定销毁等环节建章立制,细化要求,推进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材料收集完整、档案归档及时、档案整理规范、档案保管安全、档案利用便捷。在案件档案方面,要按照“谁承办,谁归档”“谁办案,谁立卷,案结卷成”“一案一卷或一案数卷”的原则,把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包括音像、图片等收集完整,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颗粒归仓”,为提高案件档案质量打好基础。在廉政档案方面,要随着形势的发展,科学建档,准确录入领导干部个人基本信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受到组织处理及纪律处分等情况,全面动态记录干部个人廉政勤政信息,把好干部廉洁从政关口。

(三)加强培训,在人员素质上要有新提升

高校纪检监察档案工作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档案人员纪检监察、档案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综合知识和业务素质的高低。要针对高校纪检监察档案人员多是兼职的情况,着力加强业务培训,采取档案知识讲座、请专家上门指导、以会代训、外出参观学习和举办档案、信息技术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有效解决高校纪检监察档案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意识不强、纪检监察业务不熟、信息技术不精等问题。

(四)注重挖掘,在开发利用上要有新作为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要针对高校纪检监察档案利用率低的现状,加大开发利用力度,充分挖掘档案中潜在的价值,发挥档案资料在起草公文、开展廉政教育、服务领导决策、编制纪检监察年鉴等方面的作用,将“死档案”变为“活信息”“活资源”。例如,梳理、借鉴文书档案,有利于提高办文、办会、办事效率;梳理高校在选人用人、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招生考试、科研经费、教育收费、学术道德、意识形态等方面典型案例,编辑警示教育读本、拍摄警示教育片,有利于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让档案成为开展警示教育的有效载体;编制案發原因分析,帮助寻找案发原因,有利于预防或避免类似腐败案件的发生;结合档案中的调查报告、审理报告,编制案例分析,有助于查处同类案件,有利于办案人员对违纪案件的准确定性;编制案件数据分析,剖析案件多发高发种类或变化情况,能为领导研究对策提供参考。

(五)探索创新,在信息化建设上有新突破

逐步推行高校纪检监察档案信息化,是推动新时代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纪检监察档案事业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必然选择。要加大高校档案信息化投入力度,完善档案设施建设,及时更新信息化设备,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为档案管理插上科技的翅膀。要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完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技术规范、安全保密等方面措施,为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同时,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要强化自我学习,增强信息化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化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工作技能,为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锦月.浅议基层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工作[J].新西部(理论版),2017(12):39,58.

[2]宋佳.基层纪检监察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思考[J].兰台纵横,2014(3):74.

作者简介:高小雄(1966—),男,广西岑溪人,本科,中级职称,梧州学院纪委副书记,研究方向:纪检监察工作。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档案管理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论科研项目档案管理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电子档案管理的一些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