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及建议
2020-05-27曾顺良
曾顺良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了“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任务,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提出了“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近年来,国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人才的总量不足、素质及能力有待提高、结构和分布不合理,基层卫生人才短缺尤为严重”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作为医疗卫生服务内容之一的临床医学检验,亦是如此。
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的政策背景下,加快研制开发我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并着力健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补充现有中职及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使其更好地适应区域内临床医学检验岗位群人才的数量、素质、能力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广东省8所中高职院校及1家医院组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组,从调研省内开设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中高职院校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学检验岗位群、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等方面入手开展调研,获得了大量实证性資料,并依据调研资料对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后续的职业能力分析、中高职课程设置等提供参考。
一、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调研资料显示,广东省中职及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相对独立,学制均为三年。其中,中职学校通过中考、免试注册等方式招生,采用“2+1”培养模式(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参加临床实习),部分学校采用学年制,部分学校采用学年学分制,专业(技能)培养方向多为临床检验,课程设置为23~27门,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12~14门,总学时数为3000~3300学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通过普通高考3A类、3+证书类等方式招生,采用学分学年制,修满规定含必修、选修(均需修满)共计132~134学分方可毕业(部分学校另设创新学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含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25~26门,总学时数为1900学时左右(不含毕业实习学时)。通过分析,项目组将研制广东省中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衔接现状的具体表现,作如下归纳。
1.目前,中职与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分别以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为主要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及教学相对独立、缺少沟通、层次内涵具体化的差异较为模糊;该专业中职升高职的专业教育规模小,对于积累及推广中高职课程衔接经验的贡献较小;国内有关衔接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可借鉴的理论和模式乏善可陈。
2.中、高职医学检验技术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有一定重叠,但也有差别:中职毕业生以完成医学检验岗位基础技能型工作任务为主,如标本采集及处理、试剂准备、常规项目检测操作等;高职毕业生除应具有完成基础技能型工作任务的能力外,还应具有完成诸如综合性较强的检验项目、参与实验室质量控制、仪器维护和维修等层次较高工作的能力。此外,中、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准入检验士这一初级职业资格的要求无差别,但在晋升高一级职业资格的过程中,高职毕业生的年限明显少于中职毕业生(见表1)。
3.中、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既有重叠也有区别(见表2)。就相对独立的中职与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而言,职业教育的同质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的起始点无差异、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导向,决定了其主干课程的重叠与差别。同时,这种重叠与差别,也为中高职衔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研制提供了基础。此外,在该专业中高职在校生及毕业生调研资料分析结果中,其对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职业技能的评价与建言,较为集中地表达了完善课程设置、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诉求。这些,均凸显中高职课程衔接研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现行的中职与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还未能充分适应临床医学检验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与更新、标准实施等需求。
二、建议
1.依据职业岗位需求的差异及共性,建立课程衔接的有效接口
从调研结果来看,中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差异不显著,但在专业能力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获取专业前沿信息、英语应用要求及职业岗位具体工作任务等方面,对高职毕业生要求更高。
据此,在该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中,中职阶段的课程设置要定位于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基础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发挥基础性作用;高职阶段课程设置首先要突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人才的培养特点——即培养“高端技能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在其现有专业课程结构及中职阶段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调整专业课程,重点拓展延伸实验室管理、方法学评价等教学内容,发挥高职教育的主导和优化作用。同时,应该研究因招生致差异的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育,构建适应于普高招生、中职升高职对口招生预留接口等类型的课程教学模块。
2.加大中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衔接力度,完善课程衔接研制机制
本次调查显示,我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有生源基础,越来越多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有就读高职对口专业的愿望。建议加大我省该专业中高职对口专业衔接的力度,并在区域内建立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管理的联席会制度、跟踪调查动态机制,为研制、构建、完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3.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优化中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及其方法
以专业调研为依据并充分发挥后续职业能力分析的作用,优化中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使之能较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摒弃实际工作不用的技术和方法,增加医学检验新技术、新方法的教学。
增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实训仪器设备的投入,加大医学检验仪器操作实训的教学,使学生既懂得医学检验的手工操作方法,又能熟练操作、维护常用医学检验仪器,让学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目前以检验仪器操作为主的医学检验岗位工作。
此外,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学制及入学考试、教学模式、师资培训等方面,亦需进行针对性研究。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