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素养途径的研究
2020-05-27何燕清
何燕清
思政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和立德树人任务中最直接的领域,是一门铸魂育人的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深刻地阐释了目前思政课建设中面临的问题,而且还强调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并提出了新时期思政课教师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的“六点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应该以此对标对本,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乐为、敢为、有为,可敬、可信、可靠”的新时代优秀的思政课教师。
一、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重要意义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是党和国家之大计,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种子的使命,思政课上得好不好,学生是否爱听,能否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根植于学生思想认同中,与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息息相关。
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优良素质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专业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即师德等方面。[3]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职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和业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有利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我国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对象为高职高专的学生,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之一,为各行各业输送各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人才。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有利于提升他们在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操守方面的教学能力。再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高职思政课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也是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从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2019年3月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教师座谈会,再到2019年8月新出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无不凸显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对思政课教师高要求和高期待。
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从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来看,部分教师缺乏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不坚定。部分思政课教师虽然长着中国脸,却没有中国心,丧失中国情,讲的思政课自然缺乏中国味。不信马列信鬼神,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不当言论,严重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从专业素质方面来看,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理论素养有待提升。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虽然有博士毕业的又红又专的专业人才,有身经百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但也有硕士研究生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和由于人手不足被拉来充当思政课教师的其他专业的辅导员,部分教师由于本科或硕士研究生阶段学的是与思政类不相关的专业,所以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讲不透、讲不清、空洞说教。
第三,从职业道德素质方面来看,职业道德存在缺陷,对工作热情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受社会转型期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影响,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社会心理也在不断侵蚀思政课教师的心灵,部分思政课教师忙于搞副业,忽视本职工作,对学生和思政工作缺乏最起码的尊重和热情。
三、新时期提升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对思政课教师“六个方面素养”的要求体现了其对思政课教师的期待与要求。那么,思政课教师如何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项要求”,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一)政治要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思政课是一门“顶天立地”的重要课程,上接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内容,下接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需要思政课教师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定力,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对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次,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在重大问题回应上要敢于亮剑,堂堂正正地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领航人,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落地见效。
(二)情怀要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专业课和实操课,它不仅要给学生传播知识,还要传播信仰,传播理想信念,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这对于高职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在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冲击下,部分学生更多地是关注学习的课程有什么实际用处,对于自己未来就业能带来哪些实际的好处,而不是关注国家的发展,家国情怀、民族情感比较淡化。因此,要求高职思政课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知情意念行的形成过程,要用更深的人民情怀、家国情怀、时代情怀、传道情怀、仁爱情怀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来温养和滋润学生心灵。
(三)思维要新:“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思政课教师要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不断开拓思维,树立创新意识,勇于尝试新事物,践行新方法,不要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源”,是推动学生获得知识和习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思政课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动机、专业特点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真正把“水课”变成 “金课”,使学生从被迫学转化为主动学、热爱学,达到“想学、好学、乐学、爱学”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理论课堂上,严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短文章、微视频、微电影、抖音、连环画、树洞等新方式,使思政课堂更接地气,增强思政课堂的视觉化、立体化、可感化、可触化。在实践课堂上,采取富有职业院校特色的专题讲座、演讲、辩论、故事会、参观红色文化景点和革命旧址等形成,也可以把思政课堂搬到实践基地上,使教学课堂与实践课堂两者相结合起来。在网络思政方面,可以借鉴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公众号,例如青椒论坛、老夏说课、别笑我是思修课等,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微信公众号,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学生既能做到“面对面”,又能做到“键对键”。
(四)视野要广:“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
“欲明人者先自明,博学详说之功,其可不自勉乎”,教师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这要求思政课教师不断盘活知识储备,拓宽视野。高职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第一专业不是相关专业的教师更要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党和国家最新的理论成果,加强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运用,苦练教学基本功,夯实基础;认真研读中国历史的故事、中国革命的故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故事,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拓宽视野,涉猎古今中外,争取做一个在教学上能够“左右逢源”、知识渊博的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趋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并进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要时刻关注时政热点,善用时政热点,回应学生关切,提高课堂吸引力,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学生,融入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五)自律要严:“君子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自身必须严于自律,要有“君子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的精神,坚持反思自我,懂得“瞻前顾后”,严守教学纪律,遵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始终做到观点正确,导向鲜明,守住底线,不踩红线,有意识地弘扬主旋律,传播积极的能量,做到人前人后一致、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理直气壮、堂堂正正地做好学生的领航灯和引路人。
(六)人格要正:“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气质和能力的总和,由此产生的人格形象也就成为一个人整体内在性格的外在表现。政治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智能人格是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的集中表现,“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课教师作为学生在拔节孕穗期的关键引路人,自身首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自觉成为学生的表率。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亲其师,信其道。只有高尚的人格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赢得学生,方能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良好成效。
(七)职业技能要硬:提升“快”“化”“研”的职业能力
第一,“快”,是指将中央最新的精神、最重要的理论成果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渗透,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让学生了解最新前沿成果,紧跟时代步伐。
第二,“化”,是指思政课教师要思考如何将思政课内容、思想、理论通过多种形式潜移默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真正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的效果。
第三,“研”,是指思政课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善于提炼,善于出研究成果。教育科学研究对于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站得稳讲台,还要提升科研能力,善于把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08-14.
[3] 张莹.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师优良素质的思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4]李冲锋.教师如何做课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王向明.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如何体现[EB/OL].人民网,https://marx.xmu.edu.cn/2019/0409/c1877a366345/page.psp 2019-04-09.
責任编辑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