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与音乐的亲和性

2020-05-26付品晶季芷卿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学音乐

付品晶 季芷卿

摘  要:文学与音乐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别,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领域。同时,她们又有某种亲和关系,这为文学树上结出有声果提供了“物资”基础。本论文试图以比较文学的宏阔视野和胸怀,对文学与音乐的亲和性进行一次探析。

关键词:文学;音乐;亲和性

在文学与众多的文艺类别中,文学与音乐的关系最近,不但是因为文学与音乐都属于时间艺术,还因为她们具有同源性。当两种艺术类别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相对成熟后,这种同源性的表现形态发生了变化,表现为亲和性。这种亲和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文学与音乐之根——时间

一般把艺术分作两类: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文学与音乐属于时间艺术,都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艺术。一部文学作品、一份音乐总谱虽然有一个空间性存在,但是这种空间性的存在其实并不是它们生命的真实律动,此时它们沉睡在空间中,等待着它们的知音——无数演奏者或阅读者来给它们新的生命。但是,文学与音乐并非由于阅读或演奏需要时间而被称为时间艺术,“把各种艺术分成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基本根据在于:‘阅读绘画或建筑所获得的结果最终可以作为空间性整体同时呈现于人的意识,于是历时过程转化为共时整体,时间凝结为空间。但是,一部音乐或文学作品却永远无法达到这种‘境界。”文学和音乐作品的生命价值实现需要在读者或听者的时间流动中完成。

文学与音乐都是时间艺术,过程的灿烂与精彩方可成就它们的永恒。因此,它们也可称得上是过程艺术,是对生命过程的表达与诠释,饱含了人类多彩的情绪和动人的体悟。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文学是生命和着大自然的音符在有灵性的心中起舞,这舞是在诠释生命和张扬性灵!

二、架起文学与音乐的桥梁——声音

除了具有共同的存在方式,文学与音乐还有一样共同的元素——声音。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都是诉诸听觉的艺术。从表现媒介看,小说需要语言,音乐需要声音,二者相差很大。但是,进一步分析发现,语言与声音的联系极其密切,语言由三部分构成:语音、语汇和语法。语音是语言的自然物质本体,是语言的体现者,语言因为语音才被人感知,可以说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声音的表达。“词语——声音”是文学作品重要的构成成份,声音是文学与音乐共同的表达元素。因此,很多大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非常讲究语言的音乐效果。他们利用语言的这个特点,把各种情绪思想与在场的人、物、景、事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系列很美的听觉形象。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的存在更离不开声音。音乐给人的是情感的旋律,由于这旋律是一种无言的倾诉,所以留给人的想象空间更大,人们可以用自己的心语来赋予它各种事。“由于声音是流动的,生命形态也是动态的,因而声音中直接洋溢着生命气息。音乐虽长于抒情却拙于描述,音乐的短处却正是文学的长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声音之于音乐,可以说是‘于无声处的延伸。”

三、文学与音乐的原动力——情感

艺术的本质目的是抒发人的情感,激发人的情绪。“音乐与文学作为艺术其本质目的是相同的,但两者这一目的的实现途径却是相反的:音乐通过乐音的运动引发情绪做‘共振式运动”[6] 文学是由于某种情感的触动,作者通过叙事、描写等,使读者进入文学天地,然后再由读者根據各自的心理需要对文本作态度的反应,从而进入情感变化的过程。可以说,感情是文学与音乐创作的原动力。

文学的抒情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表达感情、描写感情和借景抒情。文学抒情有具体的对象,语言表达明晰、晓畅。音乐的抒情是主客观的隐性结合。比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楼台相会中的一段音乐,从小提琴、大提琴的对奏中感觉到梁、祝依依惜别时的感情交流,其中深含内心情愫,却没有语言表述中的直接、确切。音乐的抒情是借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来表达人的感情,作曲家想演绎梁、祝互诉衷情的画面和情愫,却只能通过对客观情绪气氛的描述,来象征主观感情的交流。所以,音乐的抒情只能是‘借情抒情,第一个情是客观的情,是对气氛的描述;第二个情是主观的情,是对感情内容的表达。

四、文学树上的有声果

时间、声音和情感是文学与音乐生命形态中支柱性的三大元素,是它们共同的根。自从这根中生发出文学和音乐两个相对独立的艺术形态后,它们就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发展,形成了迥异的个性特征,拥有了不同的表现领域。然而,它们生命中共有的潜在基因,一直随着文学和音乐生命的律动在运动。偶尔的接触,一方就会渗入另一方,最后在此结出一种新果实。文学树上的有声果便是这种果实。文学具有很大的容阔性、开放性,在它与音乐的对话中,发现了和音乐的同根同源的关系,并看出了音乐的优点、长处,主动向音乐学习、借鉴。从而文学树上结出了悦耳的有声果,为艺术园林的丰饶开辟新途。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是这方面的典范。中国文学的发端之作《诗经》三百篇,几乎每篇都可以合乐歌唱。屈原的《离骚》直接来源于楚声巫歌的曲式之体。汉代乐府诗也是可歌可唱的佳句。宋词是倚声填词的产物。从我国文学发展史可以看出“一条共同规律是:歌法的转变对于每一种诗体之兴衰,都曾产生过巨大的促进作用。”

当代文坛中也不乏文学向音乐亲和的作品,作家王蒙通过借鉴音乐的结构原则和创作方法,在《活动变人形》中就弹奏出了一曲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交响乐,也奏出了处在中西文化碰撞、融合中人们飘忽不定、迷惘多变的心绪。作家刘索拉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通篇几乎都是短句子,造成一种飞动的节奏,轻快但有力,简短而不间断。音乐家的天赋使她的语言特别富有节奏感,烦躁有烦躁的节奏,痛苦又痛苦的旋律。”

在西方文学里,音乐的足迹也遍布文坛。莎士比亚的剧作就是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典范。“在莎翁的戏剧作品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渗透性因素,它不仅是莎剧灵魂的调节器,而且还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象征符号。所以,莎士比亚的许多戏剧作品都被作曲家们纷纷搬上歌剧舞台和交响乐坛。”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誉为“音乐小说”。米兰·昆德拉是用音乐思维革新小说的杰出代表。他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创造了独特的叙事节奏。

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优秀文学家要有音乐素养。这利于他们从音乐中获取灵感,从生活中寻找乐思,使音乐不仅进入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而且融入语言。今天,科际整合越发广泛,艺术样式也在不断综合渗透。文学应吸纳别的学科的可资优点,为文学输入新的营养,使文坛上更加生机盎然,杰作倍出。

参考文献

[1]乐黛云,王宁.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95.

[2]陈涛.漫话文学中的“声景”[J].文史杂志,2004(04).

[3]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7.

[4]方婉先、孔繁志.震红文坛的新时期女作家.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5(03).

作者简介

付品晶,女,河南汝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季芷卿,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在读学生。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成都  611756

猜你喜欢

文学音乐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之国”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音乐
文学小说
音乐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