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流河中梦幻
2020-05-26黄燕强
黄燕强
巨流河,即辽河,因哺养故乡、日夜奔腾于人生长河中,被齐邦媛女士引为自传的书名。齐教授于八十多高龄时,以极大的毅力,费数年艰辛,深入剖析,呕心沥血,终于成书。书既成,人生无悔!齐邦媛与叶嘉莹先生都生于一九二四年,今年九十七岁了,可喜身体健朗,在此,真心祝福!
读一本书,了解一个人,体悟不一样的人生。掩上《巨流河》最后一页时,我的生命里也流淌着巨流河。佛祖一念动,就有分身,去人间经历一生,所有遭遇感受,加持本体,一样无二。我辈凡人,当然没有分身,却也可以通过阅读、深悟他人的经历,在意念层面修炼自己,拓宽生命的边界和纬度,一生如永生,一世即万世。科学上似乎也可以解释的通,量子力学揭示了宇宙的不确定性,薛定谔的猫既是死的也是活的,很可能有无数个平行宇宙。在每一个平行宇宙中,也许就是每一个意念下,不同的你我在演繹着不一样的悲欢离合。某个午间,我行走在庐山小道,不经意间,陡然见这么一块石头,上面刻有一首古希腊哲学家、诗人普洛提诺的小诗《上帝》,“在石头中沉睡,在植物中呼吸,在动物中梦幻,唤醒混沌的人们”。当时,若有所失,若有所思。浸入《巨流河》时,体悟甚多,在河中流浪,在河中沉浮,在河中梦幻。因有此文。
在此,采撷其中几点思维碎片,与众人分享和交流。
一、郭松龄之殇
1925年,雄姿英发的郭松龄将军帅奉军精锐起兵反对张作霖,起初攻城拨寨,势如破竹,兵锋极盛。可惜前进至巨流河畔时,积累的各方矛盾爆发,尤其是日本人被郭松龄拒绝后派兵干涉,终至功败垂成。“渡不过的巨流河啊”!兵败时,郭将军本可乘快马出逃,因舍不得丢下曾从刑场上救下自己的夫人韩淑秀,选择同坐马车而行。结果,被追上,就地枪决,曝尸三日……其状悲惨,令人唏嘘。
这场景,却让人想起这么一段,《史记.项羽本纪》:“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记录了楚汉相争时,刘邦兵败彭城,仓皇逃跑,路上为了加速,数次推儿女下车,幸得夏侯婴不怕死,每次都抱上车来,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才得以逃生。而吕后和刘太公被俘。
刘邦终成帝业,而郭松龄横死。人的一生,什么最重要?情感,道义,事业,还是其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未及生死时,起码不能成天浑浑噩噩虚掷光阴。修缮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一个,每天自强不息的人!
二、朱光潜的英诗课
知道朱光潜,源自《美学散步》。未承想,一代美学大师的英诗课,竟也如此的令人神往。追随齐邦媛教授细腻的笔触,仿佛亲临战时的武大课堂,受益良多。欣赏外国文学,好翻译,最难得。外语课,英国诗歌,美学大师朱光潜,这几个元素组装在一起,魔幻的存在啊!今生无缘亲自聆听,幸有齐教授的生花妙笔,使大师风采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抗战时期迁至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物资紧缺,用作外文教材的《英诗金库》(The Golden Treasury)整个图书馆才六本。齐邦媛买了三大本最好的嘉乐纸笔记本,在梦幻般浅蓝色的纸上,就着昏暗的灯光,抄满了诗句和大师的指引。齐教授特别珍视这笔记,让其追随自己一生。
朱光潜先生讲雪莱的《西风颂》时,全诗共五段十四行诗,七十行一气呵成读完,他口中念着诗句,手大力地挥拂、横扫……天象的四季循环,人心的内在悸动,节节相扣宏伟感人,西风怒吼的意象,狂野的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朱先生教华兹华斯的《玛格丽特的悲苦》,动情处,语带哽咽,最后竟然取下了眼镜,眼泪流下双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
课堂之上,大师清泪,至情至性,天地动容
三、专注之力,纯粹之美
齐邦媛教授一生钟情文学,尤其专注于外国文学教学,苦心孤诣,桃李满天下。此外,在政治大行其道的时候编写人性化有时代气息的中学国文教科书,还有将台湾文学作品译编、介绍到世界,这两件事也很有意义而载誉无数。
齐邦媛教授一生著述颇丰,学术造诣精深,文学作品却极少,小说仅一部《巨流河》。然而,助其战胜苦难的,主要是文学。她自己也提到,华兹华斯的《露西组诗》“是我六十年来疗伤止痛最好的良药之一”。
一生做好一件事,一生凝聚一本书,虽只有《巨流河》,可无憾!“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文化的传承,如是。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平山中学 51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