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与自由:蒙台梭利快乐教育的秘密

2020-05-26但柳松

教育文化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快乐教育自由尊重

但柳松

摘 要: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其发展存在敏感期,在全神贯注的活动中利用吸收性心智满足敏感期能够给儿童带来快乐;儿童的幸福快乐是教育目标之一,只有在尊重儿童人格、给予儿童自由的基础上,创建适宜的环境,采取不干预的技巧,才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让儿童快乐。尊重与自由是蒙台梭利快乐教育的秘密。蒙台梭利快乐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是:抛弃“苦学思想”,接纳快乐教育理念;摒弃控制与放纵,倡导尊重和自由。

关键词:尊重;自由;蒙台梭利;快乐教育;苦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0)03-0019-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0.03.003

Abstract:In Montessoris opinion, children have absorbent mind and there are sensitive periods during their growing ̄up. Through their concentrated activities with absorbent mind, their sensitive periods can be satisfied, bringing great happiness to them. Childrens happiness is one of the education aims. Based on the respect for childrens personality, giving freedom to them, only by creating a proper environment, with the skill of non ̄interference, can children grow up happily and healthily. Respect and freedom are the secrets of Montessoris happy education. The revelations are to abandon tough learning thought and accept the ideal of happy education, to abandon controlling or indulging and to advocate respect and freedom.

Key words:respect; freedom; Montessori; happy education; tough learning thought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发达国家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在此背景下,改革传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历史使命。为此,欧美发达国家兴起了以新教育运动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为代表的教育变革,并为所在国家建设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儿童学习兴趣依然是艰巨任务。由于我国教育资源曾经长期匮乏,过度的教育竞争早已成为常态,苦学的思想与实践源远流长,人们对快乐教育仍然存在诸多误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借鉴蒙台梭利对快乐教育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快乐教育,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

一、儿童的快乐所在

1.儿童的快乐在于利用吸收性心智

什么是吸收性心智?它是儿童一种自我教育的能力,“儿童具有善于吸收知识的心智和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1]7。吸收性心智还是儿童应用环境中的事物构建心智的能力,“儿童经历改造:印象不仅渗透到心智中,而且就此构建心智。印象在儿童那里具体化。儿童应用其环境中的事物,创造自己的‘心智血肉。我们把这种心智称作吸收性心智。”[1]24吸收性心智是儿童“警觉的内在教师”,有利于儿童的学习。蒙台梭利以儿童学习语言为例,阐明了吸收性心智在儿童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她指出,人们在幼年掌握的语言才是唯一完美地学会的语言,但这种语言并不是成人教会的,而是儿童利用吸收性心智自行掌握的。不仅如此,后来由教师教的语言无法达到那种准确度[1]7。

利用吸收性心智,儿童能够获得快乐。“我们发现面对的儿童不再被视为软弱无力的生命,仿佛一个有待用智慧去填充的空容器;而是让我们亲眼目睹,他们具有自己的尊严,是我们智慧的建构者,是受内在导师指导并按精确程序,在愉快与幸福中,为建构人(自然的奇迹)而孜孜不倦的工作者。”[1]9蒙台梭利认为,遵照吸收性心智这个内在导师的指导,儿童把自己构建成为人的过程是愉快与幸福的。如果儿童能够充分利用吸收性心智,那么他们的生活是愉快的。“我们很难想象幼儿的这种心智能力,但无疑它是一种优越的心智形态。如果我们能够保留儿童的惊人能力,想象一下多么神奇。儿童总是愉快地生活,欢蹦乱跳,擅长学习语法复杂的语言。”[1]24

2.儿童的快乐在于满足敏感期

与吸收性心智联系密切的是儿童的敏感期,“儿童对其环境中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吸收性敏感,只有通過观察和吸收环境,才能适应环境。这种活动形式揭示一种潜意识能力,这种能力恰恰属于儿童。”[1]53这里所说的“吸收性敏感”即是指儿童具有敏感期这一现象。在敏感期,儿童利用吸收性心智能够迅速地发展出各种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只能在相应的敏感期内才能发展。“一个敏感期跟一种特殊的敏感性有关,这种敏感性是生物在其早期仍处于个体发育的过程中获得的。它是一种暂时的倾向,限于获得一种特殊的品质。一旦这种品质或特性获得之后,这种特殊的敏感就消失。”[2]50 敏感期与吸收性心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敏感期是从时间的角度来讲,吸收性心智是从心理发展动因的角度来讲;吸收性心智是敏感期的特有现象,敏感期内应通过吸收性心智发展相应能力。

敏感期得到正常满足,儿童就会快乐。蒙台梭利特别描述了说话和秩序敏感期得到满足时儿童的快乐:“说话的技能是所有他要掌握的东西中最难一种。儿童的这种敏感期也不被人注意,因为他被人们包围着,人们通过说话为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因素。唯一可以使我们了解儿童的这种敏感期的东西是他的微笑,这是他对人们清晰地用简短的词语对他说话所表现出来的快乐,所以他能区别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某种声音标志着教堂塔楼的钟鸣。”[2]55-56“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即使在他出生后的第一个月里就可以感觉到。儿童看到一些东西置于恰当的地方时显露出高兴和激情,从中可以看出儿童对秩序敏感性的积极表现。”[2]61“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快乐。”“秩序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快乐,这可以从幼小的儿童所做的游戏上看出来。这些游戏由于缺乏逻辑而使我们吃惊。它们所能提供的唯一乐趣是在适宜的地方找到一些物品。”[2]64-65蒙台梭利特别指出了两三岁幼儿玩“捉迷藏”游戏的特别之处:大家都“藏”在同一地方,大家都在同一个地方找到“藏”起来的人。两三岁幼儿玩这一游戏的目的不在于“藏”与“找”,而在于满足其对秩序的敏感性。

3.儿童的快乐在于全神贯注地工作

在蒙台梭利看来,儿童的吸收性敏感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满足和发展,她把这种活动称为儿童的工作:“儿童通过环境经验才能发展,我们把这种经验称作‘工作。”[1]71儿童的工作能够给他们带来快乐,“儿童生活特征是,工作、履行自己职责会给他们带来欢乐和幸福。”[1]28“全神贯注的儿童感到非常幸福,对邻近同学和参观者浑然不知。在一瞬间,其精神如同沙漠中隐士的精神,一种新意识、自己个性意识在自身产生。”[1]210

“工作”之所以能够给儿童带来快乐,就在于它能够让儿童全神贯注地沉浸在利用自己的吸收性心智之中,从而满足自己的敏感期。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导致儿童进入独处的状态,对周围的事物与人都不关心。从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之中,儿童发展出诸多优良的品质,并给他们带来快乐。“儿童单纯地效法独处的习惯,并且在其身上也形成坚强、平静、钟爱周围人和物的品格。从这种态度产生自我牺牲、认真工作、服从命令,同时就像从岩缝间涌出的清泉,生活的欢乐油然而生,帮助周围所有人,并为他们感到快乐。”[1]210儿童全神贯注地工作必然导致独立性的发展,从而培养其尊严,这能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快乐:“每个孩子都能独立做事,他们会自己穿鞋、穿衣脱衣,在满心喜悦中感受人的尊严。”“孩子们连续不断地重复相同活动,同时感到无比幸福,这让他们显现真正才能。”[3]30“儿童的首要本能是独自活动、无须他人帮助,获取独立后第一个有意识行动是抗拒他人的帮助。为了独自行动,儿童总要作出巨大努力。儿童通过工作获取独立——身体和心智的独立。他人了解的东西对他们并不重要,他们想要自己掌握知识,想要获取对世界的经验,靠自己个人努力来感知世界。”[1]73

二、教育如何让儿童快乐

1.尊重儿童的人格

儿童需要利用其吸收性心智,满足其敏感期,就需要能够全神贯注地进行工作的外在条件,这就要求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独立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尊重儿童的人格成为蒙台梭利快乐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者的首要职责,无论对新生儿还是对幼童,都是承认新生命的人格,并且尊重其人格。”[3]2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成人没有意识到尊重儿童人格的重要性,完全忽视了儿童的独立性,随意安排儿童的活动。蒙台梭利指出了此类现象并对这些成人进行了批评:“儿童还必须形成他的行为习惯,但是他从来也没有得到许可去展现连续的行为过程。如果儿童正在游戏,成人就会打断他,认为该是散步的时间了。这小孩就被打扮一番带出去了。或者,儿童正在从事一项工作,例如把石块装到桶里,这时他母亲的一位朋友来拜访了。于是,这小孩的工作被打断了,被带来见这位客人。成人会不断地打扰儿童和突然闯进他的环境中去。”“一个由于未能成功地唤起儿子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而感到悲伤的父亲,恰恰就是毁坏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连续感和自尊感的人。”[2]169-170

2.给予儿童自由

只有给予儿童自由,儿童才能独立地、全神贯注地进行自己的工作,从而利用其吸收性心智,满足其敏感期,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应当清晰地认识到,当我们给予儿童自由和独立时,我们就给予积极活跃劳动者自由,他们不进行工作和从事活动就不能生存。”[1]73给予儿童自由意味着教育不需要奖惩等传统方法。“儿童应当自由选择自己的工作,正如不应当中断其自发活动。说教、威胁、奖励、惩罚,都不允许。教师应该静静地、被动地耐心等待,几乎退居幕后让个性消逝,以保障儿童精神自由发展。”[1]203儿童独立地完成其自由选择的任务之后,其敏感期得到满足,内心必然充满着快乐。“某个孩子‘自我掌握某个教具,全神贯注地重复某个练习,持之以恒的练习使其能力更完善,他满心喜悦的表情,他令人满意的举止,标志他的精神获得新生。”[1]208

3.准备适宜的环境

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儿童才能自由独立地活动,充分利用其吸收性心智,满足其敏感期。“谁如果建议帮助人类精神发展,就应当从如下事实出发:儿童的吸收性心智趋向环境;尤其在生命初期,我们要特别谨慎,让環境具有魅力,让这种心智对环境产生兴趣并汲取营养,建构自身。”[1]77在适宜的环境中,儿童能够独立自由地开展活动,构建自己的心智,收获快乐。“幼儿一旦置于和自己匹配的环境中,就会成为环境的主人。社会生活和性格形成就会自发进行。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儿童幸福,我们还希望儿童成为人的建构者,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成为劳动者和自己环境的主人。”[1]134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蒙台梭利强调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而是准备适宜的环境,“这样我们发现教育不是教师讲授,而是人类个体自发地进行的自然过程。个体受到教育不是通过听讲,而是由于在环境中获取的经验。教师的任务不是讲授,而是在特设环境中准备并安排一系列文化活动动因。”[1]8-9

何为适宜的环境?简言之,就是与儿童实际生活相配套、相适应的物质环境。在蒙台梭利学校,教室里面的桌椅、玩教具等都是根据儿童的身高、搬运能力等量身定做,其目的就是便于儿童自由使用。不仅如此,蒙台梭利还特别强调,教室内应该允许易碎日用品存在,而无须担心儿童会打碎它们。在蒙台梭利看来,即使儿童不小心打碎了这些日用品,他们也能逐渐学会如何轻拿轻放,谨慎使用而不致再次打碎。这些能力既是儿童需要发展的能力,又是他们可以通过吸收性心智发展出来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蒙台梭利所说的“适宜的环境”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4.教师能够区分是否需要干预

蒙台梭利教育体系强调尊重儿童,给予儿童自由,因此,教师除了准备适宜的环境之外,还需要特别注意不干预。“教师取得成功的重大原则是:儿童一旦开始聚精会神,教师就仿佛对他们视而不见。自然,她迅速一瞥就可看到儿童在做什么,而没有让后者发觉。”[1]216教师不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能够自行更正自己的错误。“环境本身帮助儿童不断完善自己,如果每个细小错误一目了然,教师就无须进行干预。教师只需安安静静地做个看客,静观所有微小事件发生。”[1]30教师对儿童的活动不进行干预,就是为了给予儿童自由,以避免打扰儿童对环境的吸收。“人们理解在这个教育至关重要的微妙时期(随后教育更重要),成人必须被动行事,不能盲目地或不适当地干预,以避免成为一股瓦解和破坏的力量。”[3]22-23教师不干预,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集中精力准备适宜的环境。“能把注意力集中于选择的东西上,能全神贯注地反复做同一练习,这种儿童心灵在精神健康意义上获救。从这时起,只要准备满足其需要的环境,清除其完美之路上的障碍,就再也不用担心他们了。”[1]209

不干预并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儿童全神贯注地从事其自由选择的活动时,才应该不干预。在儿童进入这种状态之前,教师应该及时干预,以便引导儿童自由选择合适的活动。“当儿童致力于其‘伟大工作时,教师应当尊重他们的全神贯注,不要用赞扬,也不要用纠正破坏这种状态。……儿童生活中发生一种本质现象:即儿童具有聚精会神于一物并致力于一件工作的能力,一旦儿童的兴趣(不是好奇)被唤起,才能用‘不干预表示对儿童活动的尊重。当儿童的健康力量在混乱无序中被消耗,这种‘不干预的尊重就站不住脚。”[3]63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教师更多的任务是创建适宜的环境,而不是做儿童的榜样。因此,她认为,成人和教师无须完美:“在儿童眼中,我们绝对没有必要完美无缺;相反,我们必须承认有缺点,并耐心接受他们的正确意见。如果我们承认这一原则,当我们犯错时,就能够面对孩子请求原谅。”“为孩子做完美无缺的榜样不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在孩子眼里,我们永远有缺陷。他们往往比我们自己看得更清楚,他们能够帮助我们承认缺陷,并帮助我们改过自新。”[3]560在蒙台梭利看来:“至关重要的是,儿童为了能够模仿,应当为此做好准备。这种准备取决于每个儿童的努力。好榜样仅仅提供模仿的动因,但不是其本質所在,重要的是不断努力模仿,而不是要达到榜样高度。事实上,儿童一旦开始努力模仿,在精确和完美上,往往超过起激励作用的榜样。”[1]125-126也就是说,儿童即使模仿教师,其目的也并不是要完全成为教师的样子,而只是模仿罢了。蒙台梭利的这一观点,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不完美的教师可以成为优秀的教师,能够消除广大教师因为自己不完美而产生的不安。

三、蒙台梭利快乐教育的启示

1.抛弃“苦学思想”,接纳快乐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领域长期存在一种“苦学思想”,认为教育的过程本来就应该是苦的,可以不需要快乐,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教育的结果是令人愉快的,教育的过程再苦也没有关系,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苦学”思想有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自隋唐科举取士以来,中国教育资源一直极其匮乏,教育竞争一直十分激烈,教育内容相对狭窄,教育方法相对简单粗暴。在此背景下,“苦学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今天中国教育资源已经相对丰富,各阶段教育入学率已经基本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水平。2018年,中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1.7%,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0.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4]。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已经基本解决了教育规模和数量不足的问题,以解决入学机会为目标的教育历史使命基本完成。在入学机会相对充裕的条件下,学生已经从过去的“我要学”转变为“要我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成为重要的教育任务,“苦学思想”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土壤。一些教师和家长仍然持有“苦学思想”,导致学生与教师和家长矛盾重重,教育效果极其低下。

通过对蒙台梭利快乐教育的分析,我们知道:儿童在进行全神贯注的工作中,通过其吸收性心智满足敏感期,从而获得了幸福和快乐,最终健康成长为幸福快乐的人;蒙台梭利不仅希望达到教育结果的快乐,而且更强调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快乐。我们应该学习借鉴蒙台梭利快乐教育,回归教育常识,不仅重视教育结果的快乐,更应该重视教育过程的快乐,抛弃“苦学思想”,接纳快乐教育理念,在思想上为中国教育转型发展做好准备。

2.摒弃控制与放纵,倡导尊重和自由

自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开始了独子化、少子化的进程。子女数量减少的直接结果,就是父母对子女患得患失,过度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容易对子女产生两种较为极端的态度:一是对子女过度控制,二是对子女过于放纵。无论是过度控制还是过于放纵,父母都是打着爱的旗号,一句“都是为了你好”遮盖了太多对儿童、对教育的误解。其根本原因都在于,对儿童心理特点缺乏必要的了解。“儿童之所以是受害者,实质上是成人没有认识到儿童是创造者、观察者、工作者、探究者的必然后果。”[5]

过度控制儿童,必然忽视儿童自身的兴趣、爱好,忽视儿童的人格尊严,从而阻碍儿童的成长。因此,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儿童,给予儿童自由,他们才能快乐成长。“成人必须学会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表达对儿童的爱”[6],“真正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是给学生以自由,允许儿童按照其个性自由地表现。”[7]

过于放纵儿童,从表面看来,似乎是给儿童充分的自由,实际上却是对儿童成长规律的不尊重,是对自由的误解。很多过于放纵的儿童,并没有全神贯注地从事自己自由选择的活动,而是被动地参与一些混乱无序的事情,胡乱释放自己充沛的精力。这些儿童因此而错过了一些品质发展的敏感期,容易成长为既没有纪律也没有自由的孩子,成为学校和老师眼中的后进生。

借鉴蒙台梭利快乐教育,我们应该摒弃控制与放纵,切实尊重儿童,给予儿童自由,真正做到既能够在儿童从事正当活动时不进行干预,又能在他们迷茫时及时出手引导,促进他们真正健康快乐成长。

四、结语

尊重与自由是蒙台梭利快乐教育的秘密。当儿童得到尊重,具有选择的自由时,他们就能够在教师准备的适宜环境中,充分利用其吸收性心智,满足其敏感期,全神贯注地从事活动,实现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目标。为适应中国教育转型发展的要求,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我们应借鉴蒙台梭利快乐教育思想,抛弃“苦学思想”,接纳快乐教育理念,減少控制与放纵,倡导尊重和自由。

参考文献:

[1]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文集:第五卷[M].田时纲,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文集:第三卷 [M].田时纲,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9-07-24)[2019-12-29].http://www.moe.gov.cn/jyb_sjzl/ sjzl _fztjgb/201907/t20190724_392041.html.

[5] 单中惠.“儿童”是谁?蒙台梭利如是说——蒙台梭利对儿童身份问题回答之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1):1-5+42.

[6] 王亚娟.儿童与成人关系的人性回归——基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J].中国教育学刊,2015(7):57-60.

[7] 田景正,万鑫觖,邓艳华. 蒙台梭利教学法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课程教材教法,2014(6):91-96.

(责任编辑:钟昭会)

猜你喜欢

快乐教育自由尊重
“快乐教育”+ 技术 助力学生快乐成长
高中数学如何进行快乐教育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如何创造幸福的教育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